《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第20节

作者: 阳台一隅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待续:第23首 (下))

日期:2009-11-13 08:44:48

  第23首《七步诗》(下)
  曹丕继位后,对曹植自然进行打压,抑郁不得志的曹植更加醉酒放任,牢骚满腹,最为严重的是私自扣押曹丕派去的使者。
  曹植的《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记载曹丕抓住了曹植的一个过失,想借机惩罚处死,但如果在7步内能念出一首诗即可豁免,曹丕估计曹植再有才也无法完成。
  曹植还真的念出了这首诗,且千古名扬,如果没有曹丕的威逼,也许曹植的名头还没这么响。
  曹植念完后,曹丕感到了一丝惭愧,放了曹植一马。

  曹丕只是一个一般的皇帝,在位6年,40岁(公元226年)驾蹦,由儿子曹睿继位,继续保持对曹植的打压。
  ============================================
  这首诗完全用“比”的手法,选材精准,比喻恰当,拿豆粒和豆秸做为这首的切入点,高妙!
  搞过诗词创作的人会深有体会,如果没有若干把刷子,在七步之内能作出这么超标的诗,实在太难。
  诗人,不是谁都能当的,需要天赋。

  这首诗可以说是那个时期最好的五言诗,虽然没用韵,但读起来亲切感人。
  ============================================
  1941年“皖面事变”,周恩来在报刊发表讨蒋诗作: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
  曹植出名的大作,还有一赋《洛神赋》,描写神女:(摘录一小段)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皓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如此神笔,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说,曹植与曹丕的夫人甄氏有情,甄氏原为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打败袁熙后,曹丕纳甄氏为妻。
  后来,曹丕赐死甄氏,曹植肝肠寸断,思念之情无以倾诉,写了《洛神赋》。
  据说,甄氏死后,曹丕将甄氏用过的枕头送给曹植,以作纪念。(这个有点怀疑)
  ============================================
  在北方,曹军大旗所到之处,披荆斩棘,威风八面。

  在文学史上,曹公同样也扬起一面大旗,那就是“建安风骨”,左有曹丕,右有曹植,史称“三曹”,后面有“建安七子”紧跟其后。也是一道风景,同样威武壮观。
  “建安风骨”:指以“三曹”为代表的创作风格,注重“现实性”、“通俗性”和“阳刚性”。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
  一个诗人和政治家很难合二为一,诗人的放任和浪漫在政治上难有作为。
  曹植算一个,杨广算一个,李白算一个,苏东坡算一个,王安石算一个,宋徽宗算一个,还有很多。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只有我们的曹丞相和毛泽东。(个见)
  ========================================
  《七步诗》我所看到的有3个版本,以下是另外2个:
  《七步诗》(版二)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版三)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山水诗的鼻祖,晋代的谢灵运对曹植推崇有嘉,曾说过这样的话:“天下才有一石(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就是“才高八斗”成语的由来。谢灵运对自己的评价够狠。
  不知道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有何感想。
  ========================================
  《三国志》对曹植的评价:

  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所著,主要记载东汉至南朝时期的人物轶事,属于札记类。
  《七步诗》就记载于《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其它正史没有记载。
  它的可信度无法评价。

  正史相当于官方报导,《世说新语》就样的札记就相当于小道消息。
  亦真亦幻,自己定夺。正史就全是真实的吗?
  正史都有倾向性。
  ========================================
  如果曹植不被打压,可能会活的更久,留给我们更多的优秀作品。

  如果曹植不被打压,可能就体会不到生存的艰难,也就不会写出千古名作。
  本人最先接触的外国诗集是《飞鸟集》,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
  “上帝的左手是慈爱的,但右手却非常可怕。”
  当看到这2句时,我发呆了有一个小时,那年大概21岁。
  ========================================

  本地,兄弟2人,兄富弟贫,兄有外遇,欲杀妻,雇弟为之,弟从,事毕败露,皆捕,庭上,兄弟互诬,吾以《七步诗》笑之。

日期:2009-11-14 08:40:27

  第24首
  寡妇诗
  曹 丕
  霜露纷兮交下, 木叶落兮凄凄。
  候鴈叫兮云中, 归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怅, 白日急兮西颓。

  守长夜兮思君, 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 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 窃自怜兮孤栖。
  愿从君兮终没, 愁何可兮久怀。
  [注释]
  交:一起。

  鴈(zhui):一种候鸟。
  西颓:指夕阳西下,这一句指由于“妾”太“惆怅”,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时间过得快。
  一夕:整个晚上。
  九:指次数多。
  乖:离别。

  魂一夕兮九乖:指整晚反复“思君”。
  怅:惆怅。
  延伫:长时间伫立。
  怅延伫兮仰视, 星月随兮天回:可以理解为早晨长时间仰望天空,目送夫魂归天。(此2句的前2句描写的是整个晚上的思念)
  徒:孤独。

  引领:犹豫地退回。
  终没:寿终。
  何可:怎么可能。
  久怀:长期拥有。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愿追随夫君而去,不想这么长时间地愁思。

  [写作背景]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第3子。
  曹操夫人卞氏怀揣曹丕的时候正是曹操辞官回家,那时的曹操有充裕的时间来闲情意致,看书练剑,骑马拉弓,小桥流水,吟诗研墨,本人有理由相信曹丕后来的性情与此有关。
  《三国志》引《魏书》记载,曹丕出生时有青色云气盘旋其上,望气者断定必大福大贵,是君王之命。(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征,非人臣之气)
  曹丕8岁时,就己开始读诸子百家之书,打下了扎实的基功,然后练骑射,尤其喜欢击剑。

  赤壁大战前一年,曹丕21岁时,司徒赵温征辟曹丕,被曹操拒绝。并免了赵温官职。(曹操认为这是拍马之举)第一次为官的机会被曹操夭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