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2-04 13:05:24
第十一章:难以捉摸的山(续)
到底西奈山在哪里?我们得重新看一下古代的证据。
我们已经知道,寻找来生的法老走的是东方。他穿过了水障之后就进入了一条山道,然后就到了杜亚特;杜亚特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椭圆形地区。“光之山”位于奥西里斯河分成支流的地方。
生动而形象的图画(参见第四章之图17)向我们展示了奥西里斯河慢慢流经一片田野的画面,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到耕作人。
我们从亚述的遗址中也发现了这样的图画。亚述国王们到西奈半岛的方向正好与埃及法老们的方向相反:亚述国王是从东北部经过迦南到达西奈半岛。他们中的一个就是以撒哈顿,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一些相当于是地图的画面(见图119)。而且上面有海枣树──暗示了西奈半岛;犁则象征了农业区;此外,还有一座“神山”。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看到了以撒哈顿置身于最高神的神庙之中,靠近生命之树。牛就在树的侧翼──这和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刻绘的完全一样(“金牛”)。
但是这些都没有提到西奈南部的山,而把重点集中在了西奈北部的干河伊尔-阿里什上面,这条河的名字的意思是“丈夫之河”。西奈山就是在伊尔-阿里什河的支流的某个地方。
在整个西奈半岛,就只有一个具有这种地貌的地方。地理、地形、历史记录和图画描绘,这一切都指向了西奈中部平原的北半部分。
即使是前面提到过的帕姆尔,他也心知道西奈山是在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而不是群山里。他说,既然西奈半岛是一个从各个方向都能到达的地方,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西奈半岛只可能在一片平地上。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圣经》而不去参考现代的考古发现的话,我们也一样能参悟出这个观点。《圣经》经常提起西奈山,就像它毫无疑问地矗立在一片平坦的沙漠中一样。
帕姆尔也承认,在西奈半岛确实有这样一个“平坦的沙漠”的存在;但它并不是纯粹的沙漠,“只是这些部分和我们头脑中沙漠的感念很相近而已,因为海洋就在不远处,只隔了一层小山的阻挡。”所以不全是沙,而是一些碎石。
他描述的是中部平原。对于他而言,缺少了沙就等于丢失了“沙漠”的形象;而对于我们而言,它的碎石地面正好符合纳菲力姆的航天港。如果马苏山就是航空港的地标的话,那么西奈山应该就在离航空港不是很远的地方。
那么,难道一代又一代的往南行进的朝圣者们是在白费力气吗?对南部山峰的崇拜是否只是从基督时代才开始的?考古学家们从南部这些山上的寺庙、祭坛和其他证据中却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果:朝圣者们在众多石碑上所刻的字和岩石上所雕刻的画都说明,对这些地方的崇拜可以推到很远很远的年代。
人们希望,要是有两座西奈山就好了,这样就可以满足传统信仰和现实崇拜;而这种想法并不新奇。学者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怀疑,《圣经》中关于神山的不同的名字是不是就是说有两座神山。
这份名单包括以下4座山:
西奈山,“立法之山”;
何烈山,“干燥之山”;
巴兰(Paran)山,“耶和华显灵的山”(见《申命记》);
“众神之山”,上帝在此第一次向摩西显现。
从那两个地方的名字来看,可以从它们和地理的联系来辨别它们。巴兰是和加低斯-巴尼亚相连的荒野,很有可能是《圣经》里中部平原的名字;所以巴兰山也应该在那里。以色列人到的山就是这座山。但是摩西遇到上帝的那座“众神之山”,应该距离米甸山不远;因为摩西正在为他岳父放牧;他将牲畜放到野外去,然后来到了众神之山。米甸人的居所在半岛南部,沿着亚喀巴湾的海岸。“众神之山”应该就在和野外相邻的某个地方──西奈南部。
在苏美尔的圆柱形印章上面,发现过一个具有神的外貌的牧羊人。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神位于两座山之间的画面(见图120),在神的背后有一个像火箭一样的树。这幅图里面,两个山峰的运用和《圣经》故事中经常提到的神伊尔•沙代(El Shaddai,意为“全能者”)──双峰之神──很吻合。所以这就区别了上帝给出神示的山和众神之山:一个是沙漠平原中孤单的山;另一个则看起来和另外两座神圣的山峰有联系。
乌加列文本也提到了在加低斯郊外的“年轻众神之山”与伊尔之山(代表大神伊尔)和阿西拉之山(代表伊尔的妻子阿西拉),而且文本说它们都在西奈半岛南部。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得这样一个结论:在位于中部平原的航空港周边,有一座神山。而在西奈半岛南部,则有两座见证了纳菲力姆人往来于天地之间的山峰。
它们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山。
日期:2010-02-08 10:22:22
第十二章:众神和国王们的金字塔
在大英博物馆的库房中保存着一个在西巴尔──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对沙马氏的“崇拜中心”──发现的陶碑。陶碑上,这位天神坐在一个御座上,御座的上方有一个由后向前延伸的顶盖,支撑这个顶盖的柱子看上去就像是一棵海枣树的主干(见图121)。在沙马氏的前方,隔着一个基座,有三个人。不过,据研究者说,他们中最前方的是一位神,他正在将一个国王和国王的儿子引荐给沙马氏。而在中间的那个基座上面,则有一个巨大且发光的星体。碑文中不仅提到了辛──沙马氏的父亲,而且还提到了沙马氏本人和他妹妹伊师塔。
这幅画面所描述的就是将国王或者祭师引荐给主神,这样的主题很曾遍,经常被采用,我们也很熟悉。但让人困惑的是,在画面的上方还有两位天神(几乎已完全重叠在一起),他们手中拉着两根绳索,绳索的下端正是那个发光的星体。单从画面上看,他们似乎并不在“引荐”的现场。
那两个拉绳者是谁?他们的功能又是什么?他们真的处在同一个位置上吗?如果的确如此,这两根绳子又为什么非得要由两位天神来分别牵拉呢?还有,下面的这个星体难道由一根绳子就拉不住吗?他们究竟在哪里?他们和沙马氏又有什么联系?
巴比伦的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因其主持制定的那部著名法典而闻名于世。不过,有一种观点却认为,他的那部法典其实是从沙马氏那里得到的。难道画面中那两个神圣的牵绳者会和法典的传授有关?除了很多的推测外,至今为止没有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许沙马氏还真就是那个时期的最高立法者,至于西巴尔神庙中的那些祭司们,不过是沙马氏高级法院里的法官而已。
我们相信所有的答案都在大英博物馆中,但不是在有关亚述文明的展区,而是在研究埃及历史的部门里。在一个房间里,有一些木乃伊及其残留物,不仅如此,你甚至还能在这里看见当年埋藏他们的坟墓。而在相邻的一些展区,则有许多用纸莎草抄写的《亡灵书》。答案就在这里,大家都可以看到。
在那些纸莎草中,我们有幸找到了那部著名的《娜吉米忒皇后纸草书》(Papyrus of Queen Nejmet)中的一页(见图122),它讲述的是法老到达杜亚特之前的最后一步。12个神在地下拖着驳船,他们将把法老带往最后一层走廊,即升天的地方。“何璐斯的红眼”在那里等着他。到了那里以后,他就要脱掉他尘世的衣服,准备升天。画面右边甲壳虫模样的象形文字所表示的,正是法老的重生。
请注意,这幅画中也有两个拉着绳子的神!
这幅来自《亡灵书》的插图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两个分开的拉绳者,他们分别位于绳子的两端,但和前面的那幅图不同,完全不重叠。他们被很清晰地描绘在了地下走廊的外面。更重要的是:两个拉绳者所在的地方都有一个半圆形的石祭坛,而祭坛则被放置在一个平台上。正如我们在图中看到的,这两个拉绳者的动作似乎表明,他们可能不是在拉动绳索,而是在测量什么。
其实,即使他们真的是在测量什么,也丝毫不足为怪,别忘了我们已经讲过的那个故事──《亡灵书》中那位寻找永生的法老在杜亚特遇到的两个神,手中拿着的绳子不正是用来搞测量的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