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七零后最底层农民工的故事:涡城》
第18节作者:
形驰 她没有停下,头也没抬,用手指指二楼,看也没有看我一眼。我不知道,是什么让这些为人民服务的人变得如此冷漠。
我走上二楼,几间办公室里跟本就没人。
我又回到一楼,慢慢的人变得多了起来,一辆警车里下来三个人,我看到,昨天开给我单子的那位就在,我急忙走了上去。
“同志,我来接受处理的?”说完递上了暂扣单。
警官迟疑一会,看着我,好像不相信我居然会来一样:“来接受处理,好啊,你去二楼的三车综合治理科,找王志辉。”
王警官拿起桌上的软中华,优雅抽出一支,在桌上敲打两下,点上。
“你这要接受四千元的罚款,还有就是驾驶证是必须吊销的,我给你开好单子,你去银行办理就行了。”
“四千?”我车才花了六千,我以为听错了。
没有听错,他确实说的是四千。
“能不能少点?我真的才上路不到一周时间”我还在请求。
“这里又不是菜场,你还什么价,不缴就算了。”
已经没有把车拿回来的可能了,我不可能再加四千元去把这台伤心的摩托车开回家了,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默默的离开。
王警官面带慈祥的对我说:“再去找就找点正当的事情做,这些东西不能长久。”
我若有所思的想想,点点头,表示感谢。
我抬头走出了交通大队。
我再也不用低头给他们说好话了,因为我再也不会当摩的司机了。
因为摩的,那不是一个正当的职业。
多年前,我从一个农民突然了有一个光荣的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凭着任劳任怨的农民本色,还光荣的加入了那个为人民服务的最大群体——党组织。每月有三十多块钱的津贴,我感谢人民养活着我们。
更重要的是,我退伍的时候,居然还有一千六百块钱的安家费。
退伍后,我的职业又变成了农民。
这个我没得选,自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天开始,我就是个农民了,长大就是个农民工。
因为我爹也是农民,他的户口本里户主那一栏写得清清楚楚。
三连的老乡韩杰就不一样,他又不是优秀士兵又不是党员,连队出操他就生病,连队训练他就帮厨。可他爹是县里林业局的副局长,他退伍后就进了森林派出所当丨警丨察了。
我爹种了一辈子地,从农工商学兵的角度来说,那是最好的职业了,可他老人家背也驼了,腰也弯了,还得在地里继续种,他离开地的那一天,只怕也就下到地里去了。
我老婆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四年,当年的机会都是一样的,想转正就交两万元钱,马上就办。没钱就慢慢等,等着等着政策就变了,她就变成了一个服装厂里的工人。
每天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工作,直到三更半夜才能睡觉,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很正当的工作。
反正他们没有休假,没有加班费,没有劳动法里所规定享有的一切权利也没有人去管。如果她还有力气就可以一直做下去,直到他做不动了,她还可以回家,又去做农民。然后我们一起和我爹一样,在地里慢慢的等着再也动不了,然后到地下面去。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五点半下半,也有星期天可以休息的工作,却突然发现,原来赚来的钱在这个城市里想把饭吃得饱一点都很难,于是我选择了开摩的。
这,却在七天后就结束了.
我终于知道,有一个梦想从开始到破灭,只需要七天!
我又想到了阿华,我的兄弟。
日期:2010-10-25 19:31:35
越冬
开始下雪了,这个冬天从这第一场雪开始。
这个城市好多年已没有看到过雪花了。
灰蒙蒙的城市在银装的打扮下,突然平添万种风情,人们走上街头,任飘飞的雪花洒在发间,用力的踩在已铺成白毯的路上,听着雪花因挤压发出的嚓嚓声。
孩子们穿得严严实实的,在雪地里追逐嘻戏。
郊外,更是白茫茫一片,放眼望去,天地已是浑然一体,雪花在空中跳动着轻盈的舞姿,随着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月,悄然而至。
整整二十多天了,这雪时大时小,可就是没有停过。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通向郊县的车已经停开了,人们开始抱怨这该死的老天,好多年没见过下雪的新鲜感很快过去,取之的是无尽的报怨,这是多少年的雪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部飘了下来啊?
菜场里的菜越来越贵了,每天都可以看到让雪压塌的菜场顶棚,那种老式的菜场都搬到了街上。每天都有冰裂的水管,都有让雪压坏的电线。
老婆的工厂也由于经常停电而不得不提前放假。她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放在老板那里作为开年后再去上班的抵押,如果她过完年后不能正常上班,那么她这一个月的工资就黄了。那天老婆回家后,我们算了一笔账,她说放假前以经有近一半的外地打工妹说不会再进这个厂了,据她们二百人的三分之一来算,有近七十人一个月的工资从老板画出的饼子又变成了老板荷包里发给他们家族里的压岁钱。
那是十多万啊!
狗日的资本家心咋这么黑呢,我常常跟老婆这样说。
我再也出不去了,因为去郊区的车已经停开了,办公室里每天都座满了无法去到门店拜访的业务人员,公司的货也再也没有办法发出去了,一辆从工厂发出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已停了六天。
这个月,我能看到的也只有那六百元的基本工资了。
因为我刚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说就是个灾难。我决定那个工资卡的秘密就那样一直放下去,现在谁跟我提钱是身外之物我一定不放过他,我一定让他把身上的钱全都给我。
现在,钱才能让我有饭吃。
出不去,并不代表就不用上班了,不是还拿着六百元的基本工资吗?不跑店学习培训总还是可以的吧。
让吕峰从KA换到大店系统的原来跟着孙经理的几个业务已经有全都离职了,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自从刘敏从KA调过来跑小店的时候开始起,她就很少再和原来的KA同事再联系了,我也失去了一个有渠道可以知道这些公司的内部消息。当然,我自己的事都烦不胜烦,也没有心情不了解公司的不关自己的事情了。
公司又招来二个新来的业务负责大店,据传也是从竞争品牌那里过来的。
现在不管大店小店,老人新人了,大家都坐在一起培训吧,反正天要下雪,就培个天昏地暗,培个东倒西歪。各个主管就像新闻联播里的主持人一样,轮番对着公司的培训手册,像念稿一样把公司的发迹,公司文化,销售策略,管理务实,实战技巧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式的培训。
应当来说,第一天我们大部份人还是在听的,大多数拿着笔,找重点还进行了记录。到了第四天,外面的雪花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比前两天还要欢实地舞得更起劲。
大店兼KA主管吕峰还在老和尚一样的念着,原本前天拿笔还在记的筒子们都看始拿着笔在本子上画人头了,再说能念的书就都快念完了,看样子他那本书今天最多还能念半天。
培训这个东西,那就跟念书一个样子,有的人大学读完了,数理化学得都好,可去菜场买个菜,算起账来他就是没有菜场卖菜的不识字的农民算得清楚。有的人把门店管理的九要素都会倒着背了,可他就是没有办法找人家采购要一个堆码过来。
你把天下毛片看完了,就能保证你第一次不失手?我看也不一定!那就是个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