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保姆所经历的风花雪月》
第57节作者:
如鱼得 我想到大弟拿毛笔写春联的情景,去年春节是他第一次执笔,在父亲的监督下,还没动笔,在对折红纸时就出错了,老折叠不出7个字的方格来,被父亲骂得无地自容,最后还是父亲手把手又教了他几遍,才勉强叠出不规范的方格来,写出的字自然有点歪斜,不要说字体是否好看了,父亲叹气说:真弄线(方言:笨拙).因为现在已没有看门联的习俗,写上去也没什么人注意,贴上去算是个程序,所以,家里没人会写毛笔字的,都在集市上买,既好看又方便.
农村的很多过年习俗也被逐渐抛弃了,但29这天准备门联还保留着,不管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写的,程序未变.而在城市里,连程序都没有,依然跟往日一样,按部就班地过着,在这里少了点过年前的气氛,也许农村都习惯将一年的喜庆浓缩到那几天里,在传统序中渲染气氛,带来新年的吉祥,而城市习惯了每天的喜庆,而不在乎程序,留意的是每天下来的收获.
日期:2008-1-14 15:58:27
这两天老秦开着车跟妻子在外面买年货,冰箱已塞满了食物,烟酒和包装奢华的礼品放在一个个鲜艳的袋子里,那袋子上的红福大字让人感觉福气临门了.他们一家子添置了不少新衣服,连登山旅游鞋都买上了新的,姜姐穿上了一件橘红色的新毛皮大衣,又做了个发型,头发盘起来,显得雍容华贵.
明天就是三十了,我忽然想起老太太来,想到她孤零零一个老人在家,甚是寂寞,就跟姜姐提出除夕晚上要去老乡家过,想过去陪陪老人,反正秦家年前都收拾干净了.姜姐点头同意,说大年初一全家要上街玩,在外面吃饭,用不着我回来,给我提前放假一天,初二一定要回来.我自然高兴地答应了.混儿和欢欢觉得有点失望,他们跟冼老师早约好了,在秦家除夕晚上一吃完年饭,由冼老师开车一道去郊外放烟花,多个人多份热闹,叫我也去.我借口说自己要看春节晚会,也不懂放烟花.
大年30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外面的世界仿佛焕然一新了,坐在车上的人也没过去那样拥挤了,拥挤的人群可能都已踏在了家园里,享受起一年的轻松时光.等到了老太太的住宅小区,那看门大爷还在那里,还在拨弄着那个半旧的半导体,还在哼唱着京曲,见到我很是意外,问我怎么没回老家,还打听胖婶今年这么早就回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家里有事吗?看样子他很关心胖婶,毕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
老太太见到我出现在门前,一样很惊讶,听我一解释,立刻乐不拢口,说正愁着这年该怎么打发哩,我就来了,真是个好丫头,没忘记她这个糟老婆子.年货胖婶走前已帮她买好了,冰箱里的肉菜,蔬菜都不少,见我在屋子里查看,老太太笑道:一个人过年没那么多讲究,就差门联了,都不想贴了,没大意思.我赶忙说要贴的,然后就出门到街上挑了几幅.按老家的说法不贴门联是不吉利的,只有家里当年有人过世了才贴上黄色对联或是空着.
回到屋子,用胶水给贴上,大门放门显得有了光彩.老太太来了
兴趣,说今年咱俩过老家的年,中午就吃年饭.于是,我就在厨房忙碌起来,老太太也在旁边打下手,将冻鸡解冻,又拿出一条大冻鱼,做碗头鱼用,碗头鱼是家乡年饭桌上的摆设,做好后放在桌上,不能碰这道菜,一直要余到小年15才能当菜吃,取年年有鱼之意.
那天我们两个人做了5道菜,算上年鱼,也凑个吉利数6,将门关上后,就开始吃年饭了,老太太童心大发,口里学着爆竹声,说年饭开席了.吃着吃着,老太太忽然伤感起来,想起了远在国外的子女,说去年小女儿陪在身边,今年一个都不在了,说不定哪天自己死在屋里头也没人知道.我急忙劝慰说,大新年的,奶奶身体硬实着,可别说不吉利的话.其实陪在老人身边,我的思绪也早飞到了远方,飞到了父母身边,一家人正围坐饭桌旁吃起年饭.
就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老太太一接到手上,就嘻骂上了,说你这胖丫头可好,回家过年就不要我老婆子了,莲子比你有良心,正陪我吃年饭哩.是胖婶打来的,从老太太说话口气上,胖婶应该情绪很好,老太太说的没错,有关她丈夫的风流韵事也就是风凉话,空穴来风.老太太叫我过去接电话,话筒那边又传来胖婶往日开朗的笑声:你这个250,一点不傻了,春节还没过去就跟你婶子抢饭碗啊?婶子明天就上火车站买票去.
一阵玩笑过后,她才跟我说到我父母这几天老向她打听自己为什么没回家,连个信也没有,让家里人担心不已,好在我到了老太太家,有了准信,真以为我在车上被人贩子卖了.然后就说借别人手机打的,不能多讲了,等会告诉我父母去,让家里打个电话过来,好让他们吃个安心年饭.
挂上电话,我一直守侯着,没回到饭桌旁,情绪莫明地激动起来,好象满肚子委屈就要找到决口了,想一下子道出心头,电话铃一响,接到手上,话筒立刻传来了父亲的粗声呵问,此时此刻,根本也听不清他具体在骂我什么,我只需要那嗓门,那声音让我冲破时空阻隔,身处在家里的饭桌旁,我放肆地哭开了,尽情发泄着,直到那头父亲在急切呼唤我:丫头,丫头.
我终于控制住了自己,向父亲说明了情况,说写回信也来不及,就没写了.父亲最后也哽咽了一声:在外好好的啊,做不下去就回家.
那边肯定也是借人手机打的,长途电话费太贵,父亲很快就挂了电话,我拿着话筒的手久久没有放下,还想等下去,听听母亲的声音,听听弟弟们的声音,因为激动,我竟忘了向亲人问声新年好.
日期:2008-1-15 11:50:23
那年除夕,老太太精神头很足,和我一道看春节晚会,直到新年钟声敲响,我们才休息,老人家上床前给了我一个红包,算是压岁钱,我也没推却,就好象父母在每年除夕给我们压岁钱一样,觉得是长辈的一片心意和祝福.初一早上,我们就着鸡汤下了大汤圆,汤圆是我昨晚手工做好的,里面包着红糖馅,老太太往其中一个汤圆里面塞了一枚硬币,说明天看咱谁运气好.
老人家一直保留着家乡的传统习惯,春节没像北京人那样包饺子吃,初一早上吃汤圆,等汤圆煮好后,她没让我动手盛进碗里,而是自己进了厨房,将汤圆盛好,然后我们就着两碟萝卜干和雪里蕻吃起来,老人家胃口不错,不紧不慢地吃着,还不时问着我,丫头吃到钱币没有?
当我发现碗里的那枚硬币时,老人家笑了:丫头今年有好运喽.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老太太故意这样安排的,母亲在家也一样布局,最终肯定是让小弟发现碗里的钱币.长辈总是将最美好的愿望寄托到晚辈身上.
吃过午饭,我又陪老人家上公园逛灯会,人很多,热闹非凡,老人家觉得太闹心,很不习惯,瞧了会儿就要回去,我感觉她是清静惯了,就搀扶着她朝人少的地方走,老人一路跟我讲起过去在老家过春节的情景,话题又转移到小倒戏上,说过去再穷,村里也要搭戏台子请戏班子唱戏,一连唱上好几天,比这场面热闹多了.我忽然觉得,人越老,追忆的世界越陈旧,而那陈旧往往是最珍贵纯朴的东西,无论时空跨越多远多久,那张封存的照片依旧光彩.浮华的世界里,总残留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沟壑,在那沟壑深处能追究出岁月变迁的痕迹,无法磨灭的烙印.
在将老人家送回住处时,她有点依依不舍了,眼里滚动着浊泪,说还是平常的日子好过,没这么闹腾,瞧着别人热闹,就觉着自己也快入土了.我陪她又坐了一会儿,拿胖婶的话题逗着乐,老人才从伤感中走出来,让我赶紧回去,别让人家大新年挑出理来.临走前,我留下了秦家的电话,说接下来一个礼拜里,只有我一人在家,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其实从除夕开始,老人家的电话都接连不断,有国外子女打来的,也有老家打来的,都带着对老人的新年祝福,可我总看出她那满是皱纹的笑容里,搀杂着一丝苦意.
老人在阳台上向我挥着手,回望那阳光下苍老的身影,感到这节气离她很远很远.
日期:2008-1-15 12:53:03
秦家走后的一天里,我和那老太太一样,将满城节气拒之窗外,享受着独有的孤寂,少了欢欢和混儿,我第一次感觉这宽敞之家,名副其实了.主人卧室和欢欢的房门都锁着,惟有混儿的房门始终保持对外开放,清理一次后,就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尾随着混儿的运动身影,拾衣捡袜了.
我仿佛摇身一变成了一家之主,吃完饭不用忙着收拾残局,混儿的书架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扫视窥探,挖掘到手徜徉在过去的学海生涯里,不再留意地板上是否残留一块污迹,不再留意阳台上的花盆是否需要浇水,也不再留意卧室主人们的水果是否清洗干净,我把持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中央,惟我独尊地随意调控自己想要看的节目,这宽敞下的拐拐角角,我都得心应手,操纵自如,我依然就是一屋之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