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48节

作者: 枉了冲冠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7-18 12:48:11

  易经卜筮实乃小道,通过易经可悟天地之大道理。今天上午刚在台湾易学大师刘君祖的博客上读了一些文章,精彩之极。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光顾刘先生的博客,从而能生起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刘先生博客的网址是http://blog.sina.com.cn/iching4096。贴上一篇文章供大家欣赏。
  穷变通久,行地无疆─由易经试论中华文化的普适价值
  刘君祖

  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
  二零零八年由中国主办的北京奥运已圆满闭幕,大陆当局花费了四百亿美金的巨资,也赢得了最多的金牌,在美国房贷危机肆虐、全球灾祸不断的动荡世局中,鸟巢体育馆上空辉煌灿烂的烟火,似乎预示着中华大国已再度崛起,要为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承担重任。鸦片战争迄今一百六十多年,甲午战争也过了一百一十多年,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血泪奋斗,终于云过天青,往后因应崭新的世界形势,又当考验中国文化深蕴的智慧,以及中国人继往开来的胆识和魄力了。

  《易经》为中华第一经,以通达应变为尚,自古即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其深邃内涵可谓放诸四海而皆准,善加体认运用,亦将对世界各民族共存共荣有极大的贡献。本文依易理易象略作阐析,祈海内外方家指正,中华儿女、仁人志士共勉之。
  习坎继明,和平复兴
  《易经》六十四卦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讲述天道自然的演化,下经三十四卦,阐析人事兴衰存亡的法则。上经以乾、坤二卦起始,坎、离二卦终结;下经以咸、恒二卦启动,既济、未济告终。乾卦明天道,日月星辰周转不息,人法天行健,文明传衍亦推陈出新,终而复始。彖传末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是见道之语。大道无私,众生平等,不允许有任何超级霸权高踞于众国之上,恃强凌弱,予取予求,国际秩序的维持可以有领导机构,却须从众国中选拔而出,并且接受适当的监督与制衡,如此杜绝滥权,天下万国才可和平安宁。咸卦叙人情,彖传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没有人真正喜欢战争。无论从天理或人心立论,世界和平永远是大家的渴望,值得全力奋斗追求。

  然而和平大业自古难成,战争似乎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调。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论证的很清楚,近五百年来的霸权迭兴,从哈布斯堡王朝、大英帝国、拿破仑法国、希特勒纳粹徳国、前苏联、日本乃至于今日美国,皆非和平崛起。杭亭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更直言未来必有文明冲突之战,至少基督教列强与伊斯兰国家矛盾深重,两次波斯湾战争即为显例。前白宫策士布里辛斯基《大棋盘──全球战略大思考》也以美国利益的角度,对世局有多方博弈斗智的考虑。在这些论述中,很难看到有和平称雄的可能。现今世界形势又有重大演变,天灾不断,油源日益枯竭,全球暖化的生态浩劫愈演愈烈,美国次级房贷失控可能引发金融风暴,俄罗斯强力复苏,再与欧美较量产生新的紧张等,都让和平发展蒙上阴影,似乎更难保证。

  再者,海峡两岸的问题能否和平解决,也很难说。其实和平统一史无前例,数百年来,荷兰人、明郑、日本每次都是战争解决。今年国民党赢回政权,改采大幅开放措施,两岸关系转趋宽解,但未来四年、八年或十二年后呢?倾向独立的民进党可不可能再执政?两岸分治已久,双方的体制差异不小,而且都有些积重难返,似乎也不是一国两制可简单解决。如此说来,无论对内对外,贯彻和平原则未必容易。虽然史无前例并不代表一定做不到,至少得发挥创意全力以赴,若真能完成,可是光耀史册的大事。

  依易经卦序的原理来看,乾卦明天理尚和平,接着的坤卦述地势,充满了艰难险阻,理想落实非常不易。乾卦期许万国咸宁,坤卦上爻却发展成「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阳大战,两败俱伤。再往下的屯卦,上坎下震,彖传称:「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洪荒初辟,人类即为生存建立组织,相互争斗,永无宁日。第七、八两卦为师、比,师卦劳师动众、征战不息,比卦纵横捭阖、外交结盟。打完仗还得谈判,以建立国际新秩序。比卦卦辞末称:「不宁方来,后夫凶。」弱国无外交,在强权宰制的世局下苟延残喘,依违难定,惶惶不可终日。第五十八卦为兑,兑为两口相对、双方和谈之象,彖传云「顺乎天而应乎人」,大象传称:「君子以朋友讲习。」天下万国异域殊方,宜似朋友相待,何必攻伐如寇雠?共存共荣既顺乎天理,亦应乎人心。兑卦四爻爻辞称:「商兑未宁,介疾有喜。」商量讨论的和谈过程中,碰到头痛难解的问题时,仍须保持客观冷静,耐心沟通,一旦达成共识,则欢喜无量。小象传解释:「有庆也。」庆为皆大欢喜,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和谈成功,福报不可思议。万国咸宁是理想,历经多少不宁、未宁的煎熬挫折,才终获实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