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49节

作者: 枉了冲冠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经最后的坎、离二卦,坎称习坎,离称继明,坎为坎坷艰险,离为继续光明,尤指人类文明的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坎在离前,即表示人类必经多方忧患,从中辛苦学习,才能掌握文明永续之道。中华民族上百年的巨大忧患,而今昂然奋起,亦可作如是观。离卦下三爻以日出、日中、日落为喻,描述文明诞生及由盛转衰的历程;上三爻则以毁灭、悼亡及重建为象,强调劫后的浴火重生。四爻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刻画情景恐怖异常,也象征人类文明可能遭受的浩劫,突发的天灾人祸将一切毁灭近尽,衡诸当今世局,不能不为子孙忧。五爻爻辞:「出涕沱若,戚嗟若,吉。」劫后余生者面对灾难现场,痛哭流涕,哀戚惋叹不已,恻隐之心一发,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即为无上菩提,可以转凶为吉。今年五一二四川大地震,两岸慷慨捐输,齐心救灾即为此义。离卦上爻群策群力,重建文明,小象传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历尽劫波,拨乱反正,重现王道乐土矣!

  类族辨物,以进大同
  离卦五爻爻变,为天火同人卦,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易序同人之后为大有,同样是人,理应大家都有,这两卦合而参之,就是中华文化里世界大同的理想,早载于《礼记‧礼运篇》,素为历代知识分子所崇信,孔子据乱进升平、致太平的春秋大义为此而发。未来全人类要有前途,亦舍此而莫由。离卦四爻所预示的文明浩劫倘若真的爆发,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亦应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联合各民族协力承担,共同奋斗。这是中华文化思想中,最具普适性的核心价值,不但不落伍,还非常前卫。用《中庸》的话来说,真正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同人、大有二卦在《易经》中排序十三、十四,与排序第七、八的师、比两卦,恰为六爻全变、性质澈底相反的相错关系。师、比论军事外交,一体相综;同人、大有谈世界大同,自然反战,主张共存共荣。易序先经师、比,再至同人、大有,也表示文明由霸道至王道的演进。即便推行王道教化,刚开始仍不得尽废武备,必须以强大实力保障和平。同人卦居君位的第五爻爻辞称:「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大国维持国际秩序,任何组织试图挑衅均可弭平,过程容或紧张悲愁,最后必能化解,而缔造和平的机遇。以今后世局而论,由大国支持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应加强共识,扮演好这种角色。

  依据杭亭顿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对抗冲突已不限于国与国之间,而整合扩大到了文明的层次。他还将世界文明区分成七大块,甚至忧心中国文明和回教文明连手以对抗西方世界。无论如何,欲推展世界和平,绝不能忽视族群差异的问题。同人卦大象传称:「君子以类族辨物。」各民族文化是长期自然形成,深刻影响观念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绝难轻易改变,最好还是尊重,彼此平等互动,所谓大同,是指在人性共通处求同,当然允许其它方面的必然歧异。同人彖传末称:「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系辞传进一步解释:「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任何民族的人性深处必有会通,据此提出诉求,建立共识,即可超越表面与较浅层次的差异,而往大同世界迈进。

  孟子见梁襄王,回复天下定于一,又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再称天下莫不与也,已将人性大同处揭露:人人厌恶战争,都愿意参与和平大业的建立。同人卦的族群问题一旦突破,进入大有卦人人皆有的情境,正如〈礼运大同篇〉所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无论男女老少、正常健康或弱势残疾者,都各蒙照顾、各得其所。大有卦的大象传称:「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同人以前的社会族群偏见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族群之所是则是,族群之所非则非;大有则众生平等,可以讲真正的善恶是非。事若真善,非我族类亦当表扬;事若真恶,虽我族类必不护短。天道大公无私,奖善惩恶才顺应天命。

  人世间最大的恶莫过战争,大有卦弭战止争的主张非常明确。初爻反映基层民众的心声,爻辞称:「无交害。」各国人民和平相处,不要交相迫害。四爻为执政高层,爻辞称:「匪其彭,无咎。」匪同非,彭是兵车上路所发出的巨大声响,《诗经‧小雅‧出车》称:「出车彭彭,旗旐央央。」非其彭,是指各国政府相互约束,绝不发动战争以解决问题,如此则可进行裁军限武等谈判。五爻居君位,爻辞称:「厥孚交如,威如吉。」小象传:「易而无备也。」孚是诚信,各国领袖讲信修睦,真诚交往,不必再设武备。由同人五爻的大师克相遇,进化到大有五爻的易而无备,真正落实了《礼运大同篇》所称:「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世界各国门户开放,全面经贸交流,太平盛世于焉实现。

  丰满招损,谦和受益
  大有卦至五爻,国际和平已可确保,往下当更进一步注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互动,以免开发过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上爻爻辞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非源于、从由,而是乾卦自强不息、晋卦自昭明德之意。天佑绝非迷信,而是自助方蒙天助,说的更透彻些,人依天道行事,自性发扬至极,自中即涵有天,所谓与天地参,与天地合德,完全不假外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任何行动皆吉无不利。

  大有卦之后为谦卦,谦为言之兼,一切主张立论皆兼顾各方权益的平衡,卦辞称:「亨,君子有终。」彖传且说天道、地道、人道甚至鬼神都福佑有谦德者,《尚书‧大禹谟》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面对宇宙中一切有形无形的存在,人类还是应该谦虚探讨,毕竟太多的奥秘仍属未知。当今之世种种生态灾难,以及能源枯竭、金融风暴等,都源于欲望及权势的过份扩张,为了长治久安计,必须调整戡天役物的心态与积习,从天人和合的古典文化中汲取智慧。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有许多深刻的洞识,值得一再强调,其普适性正如《中庸》所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