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书.八王之乱》
第2节

作者: 应侯范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司马炎很重感情,虽然他称帝之后纳了一个又一个的嫔妃,后宫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是他还是十分尊重他的皇后杨艳。杨艳出身弘农杨氏,是名门闺秀,在那个注重门阀的年代,若不是司马炎做了皇帝,他绝对是高攀。杨艳在司马炎还是晋王世子的时候就已经嫁入司马家,算是糟糠妻,史称杨艳“聪慧,善书,姿质美丽,娴于女工”,与司马炎成亲后,“甚被宠遇”。司马炎找杨艳商量,他打算别立太子。

  司马炎的意思是司马衷实在是不堪社稷重任,为了江山永固,应该立一个佳儿做皇嗣,哪怕司马柬也行啊。但是杨艳明显会错意了,她想到的只是:“皇帝要废掉司马衷,要废掉她的儿子。”当时她已年过三十,自谓年老色驰,皇帝已经很少在她那儿过夜,而且皇帝三天两头的纳妃,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皇子。她出身书香门第,应该听说过汉朝那个有名的李夫人说过的一句有名的话,“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所以杨艳有很严重的危机感,司马衷的皇嗣地位现在是她唯一的保障。即使皇帝答应立司马柬为皇嗣,她也无法感到安全。因为司马柬他不是嫡长子,废长立幼这种铁的法则不能破了口子,如果发生了第一次,谁能保证不发生第二次?

  于是杨艳坚决反对换嗣,她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司马炎没想到妻子的态度这么坚决,司马炎脾气超好,史书上称他“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也许他不想太怫了妻子的意,也许他想皇太子还小,长大了就会慢慢变聪明了。反正换嗣的事情就隔下来了。
  到了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杨皇后病逝,那时候皇太子十六岁,已经加冠礼并与大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成亲。杨皇后临死,担心别的嫔妃做了皇后,太子的嗣位不安稳,于是推荐自已的从妹杨芷接替她做皇后,司马炎果然是重情义之人,他“流涕许之”,并在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册立杨芷为皇后。从此,司马炎每次动起换嗣的念头时,又多了一个心理障碍,总觉得冥冥天际,杨皇后那双眇目正盯着他质问。

  但是,虽说君王家天下,但毕竟这天下是天下人居住的天下,君王的贤与不才,关系到悠悠苍生的福祗。朝中百官议论纷纷,有相当一部分臣子对皇太子感到失望与否定,时不时的来劝谏一番。
  有一次皇帝召集百官在陵云台宴饮,司空、太子少傅卫瓘假装喝醉,走到皇帝御座前,抚摸着御座连连叹息,说:“此座可惜!”司马炎当然明白他想说什么,卫瓘是太子少傅,最清楚太子的情况,他说可惜,是觉得太子配不上这个御座。可是司马炎实在狠不下心来废太子,他只好装糊涂,说:“公真大醉邪!”——你看来真是喝醉了啊,一边凉快去吧,这事不是你该操心的!

  另一个臣子,中书令和峤,就没有卫瓘那么含蓄了。他直截了当的对皇帝讲:“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司马炎被他说得无言以对,顾左右而言他。
  但是人世间的诡异总是超出人们的想像,一边有人说皇太子确实白痴,另一边又有人说皇太子成年之后,已经变得聪明来了。说皇太子聪明的那些人,无疑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看穿了皇帝的心理,他们知道这是皇帝最想听到的话。
  果然,司马炎兴奋不已,他派和峤与中书监荀勖去东宫,看看太子是不是真的变聪明了。荀勖回来后,把太子大大的称赞了一番。皇帝很高兴,又接着问和峤的意见,和峤很扫兴的来一句:“太子圣质如初。”史书上说皇帝的反应是,“帝不悦而起。”
  和峤未尝不知道他说的话是皇帝很不想听到的,但是在这关系国祚江山的大事上,他不充许自已说谎。忠臣与奸佞的区别就在于此。
  皇帝继续还在摇摆,在他心里其实并不想换嗣,但是,他又知道皇太子确实不成器,他需要借口来说服自已,来说服心怀异议的朝廷官员。

  于是皇帝继续进行对太子的测试,他布置了一次考试,把一些难以处理的国事写在纸上密封,交给太子,让他写上处理方案。为了防止太子的从僚替太子捉刀,司马炎把东宫的大小官员都召到宫里来喝酒。但是即便如此,太子还是作弊成功,帮他作弊的是太子妃贾南风。皇帝没有意识到,关于太子的废立已经不只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家事了,而是几大利益团体的斗争。已经有许多朝臣,如太子妃贾南风的家族、皇后杨芷的家族还有贾、杨两家的党羽荀勖等人,他们已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当然不容许太子的地位动摇。

  皇帝拿到太子作弊得来的答卷,喜出望外,他把答卷展示给群臣看,那些说太子白痴的臣子明知其中有鬼,但也没有办法,只好随着大家一起向皇帝表示祝贺,山呼万岁。

日期:2008-12-23 0:20:19

  呵呵,不瞎扯了,继续更新
  最后促使司马炎在嗣位问题上一锤定音的关键人物,是皇太子的儿子司马遹。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太子与贾南风成亲,皇帝担心司马衷年幼愚憨,不懂男女帷房中事,就派一个叫谢玖的才人去东宫侍寝。史称谢玖“家本贫贱,父以屠羊为业。”但长得“清惠贞正而有淑姿”。她去了东宫,六年后,竟然怀了孕。
  晋代的后宫分七等十六级,地位最高的是皇后,皇后之下是三夫人,分别是:贵嫔、夫人、贵人;三夫人之下是九嫔,分别是: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仪、容华、充华;九嫔之下是美人、才人、中才人,等级最低的是无爵位的普通宫女。
  少了一个低级宫女,却换来一个皇孙,这让司马炎喜出望外,但谢玖眼下却忧心忡忡。因为太子妃贾南风是一个暴虐凶残的悍妇,对宫女动辄鞭挞笞打,甚至亲手杀害。太子妃还没有为太子生下子嗣,当然容不得她人捷足先登,曾经有宫人怀了太子的骨肉,太子妃知道后,竟然用戟活生生剖开孕妇的肚子,落下一个已经成型的胎儿,母子俱亡。

  惊恐万分的谢玖请求回到西宫,司马炎知道到太子妃的行径之后,龙颜大怒,打算废掉太子妃,打入金墉城。金墉城在洛阳西北角,是当年魏明帝曹睿修筑的,后来成为一个专门关押皇家重犯的监狱。
  杨皇后、荀勖等人纷纷替太子妃求情,说什么女人善妒忌这是天性,太子妃年纪小还不懂事,长大脾气就变好了。而且太子妃的父亲贾充曾立下大功,他刚死去不久就废黜他的女儿,未免让人齿冷。
  司马炎的耳根一向比较软,而且对于皇帝、皇后来讲,区区一两个宫人的性命是不足以打动他们的,他们心疼的,只是少了一个皇孙。现在皇孙没都没了,再追究也没什么意义,司马炎派杨皇后去把太子妃骂一顿,教训一下,此事就算了结。
  谢玖获准回到西宫,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她生下皇孙司马遹。司马遹在西宫中长到三四岁,太子司马衷都不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
  对于司马炎来讲,皇孙司马遹绝对是个傥来之喜。老天先降下一痴儿,然后又让痴儿生出一机灵乖巧的孙儿,看来冥冥之中实有天意。作为后人,我们知道老天其实不怀好意,但是那时司马炎并不这么认为。

  所谓隔代亲,司马炎越看越觉得这孙儿聪明可爱,他给司马遹取字“熙祖”,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司马炎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孙儿身上,打算让他继承祖先的遗业,并且发扬光大。
  至此,司马衷的皇嗣之位就稳如泰山了。司马炎已不再犹豫,他有了绝好的借口来说服自已,并希望说服群臣。不错,虽然皇太子呆头呆脑,但是有太孙啊,太孙可是难得的佳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