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出于拳拳忠君爱国之心,不惜犯险弹劾太后,可见这太皇确实恶贯满盈,稍有良 知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但皇帝出于孝心,总不能人家一说弹劾,马上就点头,总得推辞一下表个姿态。所以皇帝说:“此大事,更详之。”
朝臣们不答应,继续上书:“骏藉外戚之资,居冢宰之任,陛下既居谅闇,委以重权,至乃阴图凶逆,布树私党。皇太后内为脣齿,协同逆谋,祸衅既彰,背捍诏命,阻兵负众,血刃宫省,而复流书募众,以奖凶党,上背祖宗之灵,下绝亿兆之望。昔文姜与乱,《春秋》所贬,吕宗叛戾,高后降配,宜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
朝臣们起先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好意思提出自已的政治述求。但是他们的耐心或者说贾皇后的耐心,极其有限,还是迫不及待的亮出了底牌:他们要废皇太后为庶人。
这个要求就十分无理了。
太后的“太”与太上皇的“太”是同一个含义,表示是皇帝的长辈,凌驾于皇帝之上。并非所有先帝的皇后都会被尊为太后,如果皇位是兄死弟及的话,一般皇帝不会把嫂子尊为太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皇后犯有大罪恶,不配做天子之母,所以也不被尊为太后。
历史上有过太后犯法被废黜的先例。西汉时,汉成帝暴死没有子嗣,由宗室定陶王刘欣入继皇位,是为汉哀帝。汉哀帝尊成帝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但是不久有人揭发赵飞燕曾杀害成帝的皇子,罪行确凿。于是汉哀帝琥夺(字库里没那个字,只好用别字了,汗)赵飞燕的太后称号,贬为汉成皇后。
除此之外,还有东汉光武帝刘秀把吕后剔出太庙也算是一例,东汉汉和帝也差点把窦太后给贬了。
但是,汉哀帝等人的权限仅限于此,他不能琥夺赵飞燕的汉成皇后称号,这是死去的汉成帝的意志,只有汉成帝本人才能权力收回。
同理,如今皇帝也没有权力废杨太后为庶人,他最多只能把杨太后贬为晋武皇后。想要免为庶人,除非把司马炎从竣阳陵里请出来。
中书监张华看不下去了,他虽然仕族跌宕,但是脾气一直没改。他被武帝发配到幽州后,政绩很卓著,于是在太康末又被招回洛阳。杨骏当政时,忌惮他是有才干的老臣,就打发他到东宫辅导太子。杨骏倒了,贾皇后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就又任命他为中书监。
张华认为那些朝臣不学无术,太胡来了。他上书说:“太后非得罪于先帝者也,今党恶所亲,为不母于圣世。宜依孝成赵皇后故事,曰武帝皇后,处之离宫,以全贵终之恩。”――太后又没有得罪先帝,至亲犯罪连累了她,免为庶人太过,依旧例贬为武帝皇后,打入冷宫养老送终就行了。
这显然不合贾皇后的心意。贾皇后最不愿意人家提武帝了,在武帝时代她受的委屈太多了,现在是后武帝时代,武帝时期的一切都该推倒重来。贾皇后要借题发挥,杀很多很多她不顺眼的人,杨太后只是头一个靶子。
因此,马上就有左仆射荀恺与下邳王司马晃再次上书,请求治杨太后的罪,免太后为庶人。
这次皇帝不再矜持犹豫,诏曰:“可”
荀恺接着上书,按计划有条不絮、步步紧逼:“杨骏造乱,家属应诛,诏原其妻庞命,以慰太后之心。今太后废为庶人,请以庞付廷尉行刑。”――既然太后已经是庶人了,那么太后的母亲的庞氏就该做为犯妇交给廷尉行刑。
也许是皇帝不忍心,或者还是贾皇后在作态,诏曰:“听庞与庶人相随。”――就让庞氏随她女儿呆着吧。
但是朝臣坚持国法为重,一定要至庞氏于死地。最后皇帝做了让步,诏曰:“可”
可怜庞氏一老妪,在昨晚的杀戮场中侥幸死里逃生,到女儿处避难,席不暇暖惊魂未定,又有一群虎狼扑了进来,被倒拖着出宫去斩首。杨芷,这个昔日的太后抱着母亲嚎哭不止,一直跟到刑场。在极度的惊惶哀伤中,杨芷已失去了理智,她把头发剪掉,理成女囚的发型,她上书乞求儿媳的怜悯,她不顾身份地向儿媳献媚认罪、自称为“妾”。
但这一切的一切,最终还是没能让庞氏免除那一刀之厄。
许多人都不忍看这一幕人伦惨剧,有个叫董养的太学士,公然说道:“朝廷为什么要建这个太学堂?是想培养我们这些太学士成为贤良之士吧!我翻看历朝历代的赦书,里面有的连谋反大逆的犯人都会赦免,唯独杀害祖父母、父母的忤逆之人坚决不赦免,这说明不孝忤逆确实是王法不容的。现在皇帝想杀祖父母,还摆出个交由公卿商议、民主讨论的姿态,这未免将天下人都当白痴了。天人之理既灭,大乱将作矣!”
看看,古往今来,政府官员都是铁石心肠、麻木不仁的,真正敢仗义执言说真话的,还是我们的大学生。
杨芷本人从此被打入金墉城,起先还有十几个宫人服侍,后来都被贾皇后赶走,杨芷以囚徒的身份走完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程。元康二年(公元292年)二月,政变发生的十一月之后,杨芷八天没有东西吃,活活饿死在金墉城,死时三十四岁。
贾皇后担心杨芷死后与武帝会面,于是将她脸向下殡葬,身上贴了许多厌劾符书之类的东西,让她做了鬼也无法申冤。
如果杨芷在地下遇到吕后,吕后应该汗颜。后人可畏啊,贾南风就是比我吕雉手段高,“天下第一恶女人”的称号看来是保不住了。
日期:2009-1-5 0:25:00
继续更新,给第三章收个尾
==========================================================
杨骏的势力灰飞烟灭,下面应该重建设政权了吧?
先别忙!功臣还没有犒赏,想杀的人还没有杀干净呢。
先封赏功臣吧,皇帝下诏:
东安公司马繇进爵为东安郡王,食邑两万户;
高密王世子司马越封为东海公,食邑五千户,不久又封为东海王,食邑六县;
下邳王司马晃,爵位已经是王,到顶了,于是封为司空,加侍中,兼任尚书令;
孟观封为上谷郡公,李肇也被封为郡公,两人都升官为积弩将军;
黄门董猛被封为武安侯,三个哥哥也都被封为亭侯;
裴頠诓刘豫有功,被封为武昌侯;
傅祗及时翻墙逃命有功,被封为灵川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又封其子傅畅为武乡亭侯、侄子傅隽为东明亭侯,三人合计食邑四千户。
犒赏完了继续杀人。
左仆射荀恺上书,奏请诛杀杨骏的所有属官,还请诛杀卫尉、太子太师裴楷,理由是裴楷的儿子娶杨骏的女儿,是杨骏亲家。
那是胡扯。谁都知道裴楷与杨骏一向不和,杨骏当权时也没有重用裴楷,裴楷的儿子裴赞已经被乱兵所杀,天下哪有株连到姻亲的道理?
真正的理由是贾皇后公报私仇。荀恺与他从父荀顗一样,是坚定的贾氏党徒,裴楷一向看不起贾充,他曾对武帝说:“陛下受命,四海承风,所以未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方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当年贾充差点被逐出中枢、出镇关中,也是裴楷捣的鬼。贾充衔恨在心,但一直没有机会报复,现在他女儿替他解恨来了。
不止贾皇后,东安王司马繇等人也在趁机泄私愤,司马繇“是日诛赏三百余人”,随心所欲,一时之间洛阳城的公卿王侯人人自危,就怕血光之灾从天而降。司马繇睚眦必报,得罪他的当然要杀,得罪他亲戚的也要杀,最离谱的是他还搞诛连,如果得罪他亲戚的正主已死,那就杀他后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