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53节作者:
释戒嗔 施主笑着说,说起来日食,我到有个好地方可以观测,在我们镇政府里有一架望远镜,最适合看天象,如果你们那天有兴趣的话,不妨来我们这里看日食,会清楚很多。
有些担心去他们那里会妨碍施主们办公,施主说,没有关系的,在房顶上看,不会打扰其他人,于是十分开心的和施主约了时间,约好日食开始的前一个小时在政府的办公楼前见面。
到了有日食的那天,戒嗔因为有事情先去镇上,顺路提前了一些去了政府的办公楼。
政府的办公楼有三层,施主将戒嗔领到办公楼的顶楼,这里差不多是淼镇最高的建筑,日食还没有开始,好奇的拿着施主的望远镜东看西看,施主很热心的教戒嗔怎么使用,望远镜的效果不错,镇上那些远处的景观也看的清清楚楚。
过了一小会,远远的看到戒傲从寺里的方向走过来,把望远镜的焦距调的远一些,在镜头里的戒傲,虽然很远,但是人很清晰。
戒傲向办公楼的方向走来,忽然停在一片田地边,他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觉有些奇怪,因为戒傲的前方是一片田地,只需要沿在中间的田埂走过来,便省去不少路途,不知道这次戒傲为什么忽然停下来。
戒傲看了一会,忽然不再向前,而沿着田地边横着走了过去,也不知道戒傲打算做什么,这条田埂是我和戒傲平时经常走的,按道理不至于不知道这条路是最近的。
用望远镜盯着戒傲看,他越走越远,一直绕到田地的边上,转到几栋房子后面,忽然走不见了。
等了好一会,才看到戒傲爬上了楼顶,正想问戒傲刚才走错路的原因,但日食已经开始,便忘记了。
看完日食回寺里的时候,经过那片田地,戒傲忽然说,今天可能要下雨,等会回去先把衣服收起来吧。
问他为什么,戒傲说,刚才来的时候,看到田埂上很多蚂蚁排队搬家,有点像下雨的预兆。
忽然明白了戒傲刚才走错路的原因,原来只是为了避开那些蚂蚁。
我们常常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以为那一定是错的,而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多一些了解,便可以对别人的行为多一份理解。
错误,未必是来自他人不正确的思想,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无知。
日期:2008-6-27 8:18:58
十年走出的路
自天明寺去淼镇有两条路,其中一条算是正规的山路,由很多青石板拼成,不算太宽阔,但绝大部分的道路是平整的,只要不下大雨,路还算好走。这山路修建的应该有些年头了,因为智恒师父说,他小的时候,这山路便存在了。
施主们上茅山游览,大部分都会走这条路,在这山路上,有一点特别奇怪,就是在很多地方,山路并非走直线,而是蜿蜒的行径着,饶了很大的弯,才盘上山顶,戒嗔也去过附近的几座山,那些山也常常把路修的盘旋,但大多数弯路会修建在陡峭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让路变的更好走。而茅山的路就不同了,因为整座山都没有陡峭的地方,本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修建,这些弯曲的道路,总是让人觉得来的无缘无故。
除了这条正规的山路以外,山里还有一条小道,这条道路的开拓者不是别人,正在戒傲师弟。
记得戒嗔刚来寺里的时候,有时候和戒傲一起下山,戒傲从不走山路,他喜欢从山坡上一边喊叫一边直接向山下冲,茅山并不险峻,所以这样冲下山,倒也没有危险,只是戒傲衣服常常会被路边的矮树和枯枝刮破,戒傲怕师父们责怪,每当衣服破了,便偷偷的躲在屋子里缝补,也有意外发生,有次戒傲补了衣服,顺手把针丢在床上,晚上睡觉的时候被扎了屁股。
虽然付了代价,但原来没有路的山坡上,渐渐的有了条小路,开始走小路的人,只有戒傲和戒嗔,后来又多了大呼小叫的戒痴与戒尘,再后来我们的后面又跟了蹦蹦跳跳的戒言。
渐渐的有些对茅山了解的施主,上山时候也会选择这条路,走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前几天,有位离开淼镇五年多的李施主,忽然回了镇里,李施主已经在外地定居,这次回来只是怀旧的住上几天,那天他特意来了天明寺,坐在佛堂中与我们聊天,李施主口才很好,和我们讲些他的外地见闻,让我们几个没有出过远门的和尚们都听的津津有味。
李施主忽然说,淼镇上还是太闭塞了,在外地生活,城市变化很快,每隔小段时间,便会有不少新的建筑物出来。而他离开了五年的淼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有那些房屋,还是那些景致,至于茅山,变化也很小,五年的时光,几乎一成不变,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那条小道,仿佛比以前宽阔了很多。
算了算时间,这小路自走出来,已经有十年历史了,而十年前,那里还是一片草地。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无路可走,其实不妨尝试的迈出自己的脚步,也许在你的脚下,无路的地方会走小路,小路还会一天天的宽阔。
有一天,我们再回头想想,可能会发现,什么足迹都没有留下的,是那些一直行走在宽阔大路上的人。
日期:2008-6-30 8:26:20
智恒师父的委托
论起天明寺里几位师父的厨艺,最好的当然是智恒师父,而最差的则是智缘师父,说来也奇怪,单看智缘师父炒菜的姿势,也有飘逸隐士风范,做出的菜,卖相也不错,可是口味就很古怪,每次我们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能吃掉一小块,有时候也觉得剩的太多有些浪费,便悄悄的放在戒言的碗里,但是戒言嘴巴比我们刁,宁愿绝食也不吃这些菜。
所以,做菜这种事,我们都尽可能不让智缘师父参与,有时候智缘师父兴致来了要替我们炒几个菜,戒傲都会拼死替下智缘师父,让智缘师父每次都很遗憾。
戒傲的厨艺,可能是寺里仅次于智恒师父的,但是吃戒傲做的菜是一定风险性的,他经常会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一些不明植物混杂在菜里,边吃边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的滋补功效,后来,每次确定是戒傲做的菜,我们都会鼓励他先吃一些,然后暗自观察一会,确认没有事后再下筷子。
每当智恒师父做饭,我们都会争相去打下手,这样可以边干活边帮师父尝尝今天的菜口感是否合适。
智恒师父做的菜里面,有一种他自己腌制的小菜,是全寺人最爱吃的,这种小菜制作也不简单,每到秋天,智恒师父便选上五、六种蔬菜,把它们切碎混在一起,配上很多种佐料,经过一个月的制作,才能完成。
虽然制作费时,但这种小菜是也是智恒师父每年必做的。因为在山里的生活,实际上也有不少不便之处,有时候到了冬天,雪下的很大的时候,我们便不能出门去淼镇买食品了,常常要靠这种菜应急。
有一年,智恒师父忽然有事要离开寺里几天,临走的时候,师父特意交代,在后院的贮藏间门边上,放了一个小罐子,里面是刚开始腌制的小菜,因为小菜的腌制过程不宜受潮和暴晒,所以让我和戒傲记得常常把杂物间的门打开,保持通风换气的环境。
点头答应了,以后每天早晨去把杂物间的门打开,晚上再关上。
那天下午,忽然大雨降临,急着去收衣服,匆忙间忘记了杂物间的事情。
到了晚上,睡到半夜,戒傲忽然想起来这事,他从床上坐了起来说,糟糕了,忘记了关门了,这样的大雨,小罐子又放在门口的位置,估计要进不少雨水,师父交代的事情要完不成了。
急忙爬起床,和戒傲一起去杂物间,却意外的发现杂物间的门,不知道被谁关了。
第二天,在吃饭的时候,询问这事,戒痴忽然吃吃的笑起来,他说,门是我关的。
很是意外,因为戒痴是不会打诳语的,既然他说了,这门便一定是他关的了,但是我们谁也没有和他说过这事,他怎么知道要去关门的呢?
追问了几句,戒痴说,昨天下午和戒尘在院子里捉迷藏,有一次,他藏在杂物间里,后来出来的时候顺手把门关了。
原来不明真相的戒痴,无意中帮我们做了一件遗忘的事情,使本来可能会变质的小菜得以保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