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我把我的寺庙生活告诉大家》
第58节

作者: 释戒嗔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敢追问下去,只好把问题留下来问去戒傲。我问戒傲,那三块钱的股票和二十块钱的股票是一样的股票吗?
  戒傲说,是一样的股票。
  忍不住问,为什么二十块的时候可以买,而三块钱的时候不能买呢?
  戒傲想了很久说,我们就像在山里采野果的时候,明明兜了满满一包,足够吃了,可是还是会想多采点。若在竹林里遇到了蛇,明明前面没有蛇了,我们也不敢过去了。
  戒嗔虽然还是有些迷糊,但是想戒傲大概想要告诉我的是,人的欲望与恐惧是一样的,都没有止境。


日期:2008-10-3 8:46:57

  大家国庆快乐,前些日子机器一直有问题,打开天涯容易出现无法响应的提示,所以一直在博客里更新,没有到这里。
  特别感谢屠龙记帮我转贴,以后如果机器没有问题我就自己来更新,如果有问题请大家上戒嗔博客看好了
  http://shijiechen.qzone.qq.com/
  水缸里的秘密
  那天早晨,戒嗔和往常一样在院落中清扫着落叶,却见智恒师父匆匆的房里出来,见到扫地戒嗔,智恒师父忽然没头没脑的扔了句“别动院子里水缸”,话一说完,智恒师父便下山去了。
  被智恒师父交代的话弄的莫名其妙,因为天明寺的院子里只有一个水缸,有时不想频繁使用水泵从井里泵水,便一次性多抽点上来,存在水缸里,用于日常使用和浇浇花草。那个水缸一直放在院子里的角落里,平时也没有去特意留意过。
  被智恒师父的话引发了好奇心,跑去水缸那里,却见水缸上多了一块木板,绕着水缸看了又看,但水缸口盖的很严实,怎么也看不到水缸里面,想着师父交代的话,也不能去揭开木板,只得带着疑问回去扫地。
  中午吃饭的时候,无意中提起了这事,同样引起了师弟们的好奇,吃完饭,一起跑去水缸旁边,大家看了又看,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戒尘说,我觉得说不定师父在水缸里是放了什么好吃的,想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呢?

  和戒傲对望一眼,不禁心有感触,为什么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把任何事情联系到食物上的戒尘却长不胖呢?又或者真的向戒傲说的,也许到了某天就集中爆发了?
  戒傲看着水缸想了又想,也加入了推测,他说,或者是智恒师父在水缸里放了什么不喜光的植物?所以,才让我们不要乱动?
  虽然平日里寺里分析能力最强的是戒傲,但这一次,戒嗔心中却觉得戒傲分析的有问题,因为一来智恒师父平日对花草兴致不大,而且就算植物不喜光也不需要弄的如此神秘,我心里反而觉得戒尘的分析依据虽然有问题,但水缸里说不定真是什么食物,甚至可能是智恒师父在研究新的食物制作方法,所以才用木板把水缸盖了起来。
  讨论了好一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却没有分析出所以然来,等到了晚上,智恒师父回了寺里,和戒傲一起急巴巴的跟着智恒师父去院子里,看着智恒师父打开水缸,里面居然什么也没有。
  疑惑的看着智恒师父,师父说,过几天,准备在缸里储存点东西,需要干燥的环境,所以提前把水缸晾干,怕你们不清楚我的用途,依然往水缸里储存水,所以特意交代你们不要动水缸。

  心中不觉暗笑,在这个下午,水缸没有打开之前,这个空无一物的水缸里被我们用想象装进去很多东西,有不喜光的植物,有好吃的食物,还有绝版的佛经和珍贵的佛珠。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用想象把单纯变的复杂,把简单变的烦琐。

日期:2008-10-10 8:50:07

  终于登陆上了..都忘记自己少了多少篇没有更新了.有空补齐
  戒嗔刚到天明寺的时候年纪还小,那时候的戒嗔个头也矮小,在全寺里排行倒数第二,垫底的是比戒嗔年纪更小的戒傲。
  戒嗔与戒傲一直同住一间房,小的时候,常常会背靠着门框测算自己的身高,用手抵着头顶在门框上划上记号,戒嗔的身高总是以微微的优势领先于戒傲,当然如果戒傲恰好去池塘旁玩过,他就会带着一鞋子的泥土回来,在人为的增加自己的高度以后,他的身高便和戒嗔一般了。
  记得那段时间,有个游戏是我们常玩的,那便是和戒傲比赛摸门梁,方法很简单,也就是高高跳起,尽可能的去触摸门梁,只是以我们的身高来说,门梁是万万摸不到的,只能目测和它的距离,这样结论总是差别很大,经常戒傲辩论谁的手距离门梁更近,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这样的游戏一直进行着,随着身高的变化,手与门梁的距离也越来越靠近了,有一次,为了提高自己的跳高高度,还特意从房间里助跑了一小段距离冲出来,结果一头撞在经过房门的智恒师父身上。幸好智恒师父身体质地比较柔软,所以才没有受伤。

  戒嗔第一次摸到门梁差不多是几年后,虽然之前的几个月,比戒嗔跳的高的戒傲已经摸到过很多次,可是戒嗔摸到的时候,心里也是很得意,觉得自己变成了大人了。
  之后的一段时候,每次出门依然是和戒傲从门里摸一下门梁再跳出去,摸门梁对我们来说,变的越来越容易。
  前几天,和戒傲在屋子里无意中看到门框上当年测量身高留下的印记。忽然想起那个跳起摸门梁的习惯,不知道从那一天起,摸门梁的习惯已经没有了。只是记得最后几次摸门梁,几乎不怎么跳跃就可以够到了。
  回想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在我们费尽心思依然够不着门梁的时候,常常会和戒傲不知疲倦的一次又一次的去尝试,而我们轻易就可以触及的时候,却不再在意了。
  我们常常为了得不到而苦恼,而事实上有期盼的生活才会有动力,才会很快乐的。


日期:2008-10-13 9:32:42

  不肯出门的戒嗔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前,戒嗔当时还算一个小孩子,没有经文的约束,比起现在要顽皮许多。
  当然小孩子能顽皮的项目也是有限的,无非是和几个年纪差不多大的伙伴在山间四下闲混,记得领头的小玩伙叫木头,木头很擅长的本领是在山里找吃的,和他一路走,几乎每隔小段时间,他便不知道从哪里找点东西递给我们。
  那些东西的样子,有些也挺奇怪,但是小孩子通常不去管那么多,有人鼓动,有人带头,也就一起吃了。很多年以后,智惠师父教戒嗔识别过一段时间中草药,戒嗔才发现原来山里到处都是负作用不小的毒药,回想当年,居然没有吃出什么问题,也算是奇迹了。
  记得有一天,木头做了一根很长的竹竿,拉着戒嗔一起去山里打高枝上的野果,很开心的跟着去了,戒嗔跟在木头后面,拿着他的竹竿四处挥舞,一个不留意,竹竿的一头正好打在一个挂在树间马蜂窝上。

  只是一瞬间,一大群马蜂“轰”的一声向我们袭来,一时间慌了手脚,头也不肯回的向山下跑,不断感到的手上、脸上等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一下下的刺痛,也顾不得许多,跑了很远,才发现马蜂已经不追了。
  大家互相看着,发现个个都被叮的不成样子了,最惨的是木头,因为木头的头特别大,马蜂可以下毒口的地方多,光脸上差不多就叮了四五下。
  疼痛感越来越强烈,也没有人有心思去采野果了,每个人都挂着一串眼泪回家,把家里人都吓了一跳。
  家长们用了很多偏方,戒嗔在家里睡了好几天,偶尔起来照个镜子,发现自己的样子,演个八戒是不用化妆了,于是又是伤心又是难过,躺回床上。
  过了几天,妈妈便催戒嗔去上学,一来觉得自己没法见人,二来记得前几天老师说这两天要考试,放声大哭,不肯去上学。

  可能是哭的太难受,被妈妈误会是伤势依然没有好,于是又宽限了几天。
  到了第五天,被忍无可忍的爸爸掀了被子,赶了出来去上学。
  那一路,只是低着头,生怕被熟人看到,虽然临出门前匆匆的照了镜子,脸上好像已经消肿了。不知道为何心里还是很不自在,觉得伤口处有些异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