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论我们是否可以假定这个世界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我们的确不可能“看到”这个本质,而只能看到它“显现”出来的样子。西方人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一个摆在那儿的“事实”,有的只是对“事实”的描述,该相信哪种描述,依据的只能是它是否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二、既然我们只能看到“显现”出的东西,除非我们打算进行折磨大脑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否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不会怀疑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认为是的东西。
三、既然如此,他人就可以通过某种表演、伪装等故意让我们看到某种东西并把它认为是真的,从而诱导和欺骗我们的判断。
(待续)
日期:2009-10-14 19:32:24
(续上)
在自然面前我们是观众。在一条狗面前当然我们变成了演员,但我们很难知道在狗眼中我们是什么。
自然在我们面前显现出什么样子,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和情感,在大漠,除非你能欣赏到有人在落日下反弹琵琶,否则它给你的感觉就不会那么美好。
在他人面前我们也是观众,他人的一举一动尽收我们眼底,我们不停地被他的表演吸引或作呕。这种表演让我们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然而我们把事物显现出来的样子当成事物本身,这只是装13的必要条件。要能够装13,还必须有另外两个必要条件:
一、信息盲区。
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除了你所看到的他的样子,你对他实际上一无所知。他对于你是一个陌生人。你当然可以忽略他,因为他和你只是匆匆地擦肩而过,然后什么都不会留下,谈不上他对你有利还是有害。然而,如果你要和他打交道,这种陌生的状况是很难忍受的,你无法让“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隐藏在黑暗之中,那对你总是一种威胁。你必须界定他、把他从黑暗里拉出来,由此判断他对你有利还是无利,你可以从和他的打交道中获得什么或避免失去什么。
因此,你必然会根据他的相貌、衣着、谈吐、表情等判断他的社会地位、职业角色、道德素养、教育程度等。你要用他显现出来的样子界定他,并且会不断地试探从他那儿掏到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你和他的博弈。
在这里,你们存在着信息盲区。在信息盲区下的博弈给装13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如果我知道你想从我“不经意”透露出的信息上判断我是否能给你带来好处,那么,我为了从你身上得到好处,就要装出那种样子。
(待续)
日期:2009-12-22 01:01:39
下面继续更新。
一、为什么必须装13
记住这一警句:
从第一次接触起,你要想在某个人面前树立你的权威和地位,或达成你想要和他界定的关系,你就必须让他知道你是谁,绝不能拖到第二次。
我读初中时,有两个老师在我们班上的不同地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为此而震惊,但当时并没有想到会装13和不会装13居然会让人产生如此巨大的地位差异。
日期:2009-12-22 14:21:30
(续上)
A老师是个男老师,长得一副威严的面孔,五十岁左右,上课也挺认真,但是,他在我们班学生面前毫无师长的尊严。他上课时,除了喜欢学习的学生外,没人拿他当回事,经常是他在台上讲他的,下面的学生该打瞌睡的打瞌睡,该嬉笑打门的嬉笑打闹。甚至,在他面朝黑板用粉笔写字时,还有学生拿捏成团的纸打到他背上。他猛回头发怒,却又不知道是谁打他,只能作罢。这种局面持续了两年,一直到我们班毕业时止。
两年来,我一直在同情他的日子中度过。我想不明白为何他如此威严扫地。
B老师是个女的,三十岁左右。长得一般,表面上看起来也不威严,然而,它却是我们班学生最惧怕的一个老师。上课时没有人敢打瞌睡,即使最不想听课的人,也得装着看着黑板。只要她在教室里一出现,班上同学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就自动中止。至于在她背后作鬼脸(有少数同学往往喜欢这样表演以让大家认为他是个英雄)和拿纸团打她,就更无从说起了。我没有怀疑有的人没有这样的动机,但事实上,直到她一年后不再教我们,我都没有看到这样的行为。
看起来真的很奇怪:一个威严的男老师居然被亵渎师长尊严任学生侮辱,而一个并不威严的女老师却可以让学生害怕,明白在课堂上谁是老师谁是学生。是因为学生有惜怜玉之心吗?完全不是!
之所以有如此的地位反差,完全在于老师第一次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时,如何进行表演以界定他(她)和学生的关系!
我记得,A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给我们上课,除了先作自我介绍以外,和他以后的行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上来,班长喊起立,然后就说今天上什么课,然后再在黑板上板书,下面的学生是如何反应似乎并不在他的关注之内。今天看来,这是多么致命的错误。
很简单,他不知道什么叫博弈,不知道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并不仅仅是社会价值观念和规章制度界定的,还必须在彼此的互动中通过行为表演体现出来。换言之,他以为因为他是老师,自动地就可以让学生尊重他并敬畏他。然而他错了。如果他表现得并没有一个老师的威严,那么,学生就会欺负他。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并没有敢放肆,而是在他进门上课后表现得很乖。原因很简单,此时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这一信息还未被学生所掌握,没有谁敢一开始就冒着风险不尊重他。学生是通过他的行为来解读并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的。
遗憾的是A老师介绍完后就直奔主题讲课,而没有花一小点时间用双眼威严地扫视一下整个教室,以告诉学生他是谁,他才是这儿的老大。更致命的是,他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肯定会通过试探来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以决定对他采取何种态度。因此,在学生开始试探他,出现不认真听课而讲话的行为时,他也没有严厉地喝斥。这等于告诉学生这一信息:其实在他上课时是可以不尊重他的。但这还没完,试探仍然在继续,而他仍然没有及时地表现出一个老师应有的威严。而不必等到学生拿纸团打他,只需要试探几次,他的发怒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他是个可以不尊重和捉弄的老师形象已经被学生定型,他已经沦为可以侮辱的对象。学生拿纸团打他,唯一顾忌的只是让他抓到而已。
而B老师恰恰相反。她在第一次进教学门后,面无表情地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站在黑板上威严地扫视了教室几分钟。没有人敢和她对视。她等于无声地宣布:从今天,我就是这儿的主人,你们都必须在我在时放规矩点。她要用目光把任何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念头压下去。
这并不是结束。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要试探他,总有一些不喜欢学习,并以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捉弄老师为荣的学生要确定她是不是一个可以不尊重的老师的。在她讲课时,我看到有一个同学开始挤眉弄眼地和另一个同学说话。这时她眼睛一瞪,快速地大喝一声“坐好!”(看来她早料到会有人这样做)。那个调皮捣蛋的同学被震慑了一下,不再说话,但脸上还是一种无赖相。她快步走到这个同学面前,再对她断喝一声“放规矩点,要不然你给我滚出去!”并一直瞪视他,直到他垂下头去。离开这个同学的座位时,她还对整个教室的每一双眼睛瞪了一圈。
所有的人从那次起都知道了她是谁,从此再没人敢在她面前撒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