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逸事之大选》
第25节

作者: 京虎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们很奇怪,克林顿八年执政,政绩那么好,为什么没给希拉里一点好处?
  民主党初选狗咬狗,把克林顿神话给揭穿了。克林顿是因为赶上好时候了,民主党这么一揭发,大家才知道原来是里根的功绩,克林顿不仅没有什么功劳,现在的经济衰退其实就是从他那时开始的。最后揭发得连希拉里都不敢提自己老公了。
  最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对家族政治的反感。如果希拉里当选的话,从1988到2008年这20年五次大选,就成了两家人轮流坐庄了。老布什传给克林顿,克林顿传给小布什,小布什传给克林顿他老婆,下一次是不是该布什他女婿了?
  民主国家,民主选举呀选民们,怎么成了两家人轮流了?

  不成,要民主不要世袭,先让希拉里断了念头。
  这才是希拉里失利的最根本的原因。

日期:2008112 22:41:01

  说完希拉里,说说奥巴马。
  说他,还得从那位揭露汉密尔顿的婚外情,后来被政府借口办了的报人考兰德说起。
  1800年杰佛逊上台后赦免了所有和《外侨法惩治叛乱法》有关人员,考兰德得以出狱。他觉得为民主共和党坐牢是大功,要求出任里士满邮政总督。
  杰佛逊没有答应,于是他摇身一变,跑到里士满一家联邦党控制的报纸当编辑,专门攻击现任总统杰佛逊。首先揭发杰佛逊买通新闻记者,杰佛逊当然矢口否认,考兰德马上登出杰佛逊给他的信件作为证据。此外,他还揭露出杰佛逊和女黑奴的长期性关系,这个丑闻对于杰佛逊的道德形象的打击是致命的。
  考兰德这么一闹,杰佛逊也气急败坏了,让人去揭他的丑,比如他虐待老婆等,杰佛逊的支持者甚至公然殴打考兰德。1803年,考兰德掉进詹姆斯河里面淹死了,据说是因为喝醉了不知道怎么游泳了。这件事,起码杰佛逊的手下难脱关系。

  考兰德是美国新闻自由的鼻祖,他所创立的这种新闻自由并不是真正的站在旁观者角度的客观公正的自由,而是有自己倾向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奶就是娘式的。杰佛逊是他的金主时,他就为维吉尼亚门阀服务,打击汉密尔顿。求官不成后,便投奔联邦党,打击杰佛逊,这种新闻自由是为了利益服务的,也是搀杂了个人利益和倾向的,因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公正。

  从那时候到现在,美国的新闻媒体就和欧洲国家的新闻媒体有着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有一种报道坏消息的癖好。新闻媒体成了社会自由主义和改革派大本营,那种向公司、政府、丨警丨察、军方和社会其他权利中心的权力和权威挑战的新闻吸引着他们。他们的新闻主题是权力被贪婪的商人、沆瀣一气的政客、傲慢的官僚、施虐狂的将军、残暴的丨警丨察等。他们把穷人、少数民族、老年人和劳动阶级描绘成官方的愚蠢、极度的贪婪和高级官员的冷漠的牺牲品。他们宁愿从自由主义的、具有改革倾向的和公共利益集团获取材料,对政府、公司和科学界的材料持怀疑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获取材料的途径已经不够客观或者很不客观了,因此他们的报道不客观的成分极高,也极其片面。

  到了1922年,李普曼1922年出版了名著《舆论学》,把从考兰德开始的美国新闻舆论的特点加以总结,得出了美国的新闻价值概念。他的新闻价值概念包括突发事件、地缘接近性、个人影响与冲突等要素。20世纪30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城市版主编斯坦利•沃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闻定义。他把新闻定义为3个W:Women(女人)、Wampum(钱财)和Wrongdoing(坏事)。新闻报道只看重两性、金钱和丑行,这就是典型的美国式新闻定义。尽管新闻传播的手段和规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个新闻定义到了今天还是美国新闻媒体奉行的真理。

  这3个W的背后体现出了新闻媒体的追求。
  首先,美国的宗教势力很庞大,虽然廉耻早就不算什么,可是政治家在表面上还要摆出一本正经。两性、金钱和丑行所打击的正是政治家的人品和道德,美国的新闻媒体很少花大力气去报道某个商人糜烂的私生活,尽管同样精彩,也和教徒的准则相违背。他们最爱报道的是政治人物的丑闻,因为这样才能达到目的,也就是政治斗争的目的。各政治集团正是通过各自控制的媒体,把丑闻作为打击对方的有利工具。

  被新闻媒体揭露的政治人物的丑闻中,大部分是非政治家族出身的政治人物,尤其是那些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政坛明星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政坛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什么品质的人掉进里面都会变黑。这些新闻报道产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人们对政治家族对政治控制的注意力,这就是媒体幕后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日期:2008112 22:48:43

  更新,大选出结果前玩命更新。
  美国建国之后,掌握政治经济权力的家族肆无忌惮地积累财富和扩充自己的实力,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美国政治的信仰危机。人们意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平等的国家,控制美国的也不是他们所选举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家族一方面通过法律,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法化,另外一方面制造出奉公守法的表象。
  例如在水门事件之后,福特提名当年希拉里投奔的尼尔森洛克菲勒为副总统。当时人们包括国会里的议员们普遍认为洛克菲勒家族靠着非法手段敛财,因此在国会听证时,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但是在检查了尼尔森的纳税和财物记录后,居然没有一点问题,干净得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的税法非常复杂,加上采取纳税人自己报税的办法,其中的漏洞很多。税务局人力有限,只能对其中小于5%的税表进行核查。税务历来是政府机构对付异己的一个有利武器,因为细查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不干净,可是洛克菲勒却那么地模范守法。原因是法律是他们制订的、对他们有利,他们自然可以严格遵守了。这些被新闻媒体宣扬的事实在无形中造成一种政治家族子弟清廉和道德水准高的倾向,他们家境富有,因此不贪,甚至连薪水都不要,而贫寒子弟多是不择手段之人,从舆论上为政治家族世代相替摇旗呐喊。在这样的氛围下,政治家族子弟可以堂而皇之地继承父辈的政治势力而不用顾忌选民议论裙带关系。

  其次,丑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和新闻媒体的效益挂钩,丑闻越多,看的人就越多。长期以来,因为新闻媒体可以任意揭露丑闻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他们获得利润的一大手段。偷拍的照片动辄可以卖到几十万上百万美元,可见丑闻对于媒体的生存是多么的重要。
  著名报人普利策的办报宗旨就是揭露社会弊病,以扩大发行量。他创造出煽情主义,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耸人听闻的空间,罪恶在于掩盖事实真相,因此为全世界新闻界瞩目的普利策新闻奖其实就是揭丑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