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帮会第一人——杜月笙传奇》
第24节

作者: 小杜城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打官司?”
  “打官司!”
  “好,等我把阿德哥请来。”
  虞洽卿了解完情况,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老四别担心,道理在你这里。英国人讲法律,也就是讲道理。他们认理不认人,不像我们的衙门,只认人,只认钱。不过打官司总是要花钱,英国人审案子时间长,花的钱恐怕少不了。”
  顾竹轩豪情万丈:“洽老,我顾老四就是要个说法,争口气。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打这场官司。我想好了,大不了,就回家种地。”
  杜月笙在一旁忙说:“还没开打,不兴这么想的。钱不是问题,一切有我。”

  以顾竹轩的身份,哪里会要杜月笙一分钱?不过他毫无保留的接受了杜月笙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帮助。杜月笙并委托虞洽卿给介绍了两位外国律师,向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起诉工部局违反合同,强制拆迁。
  总领馆的批复下来,把顾竹轩气了个半死——说是该地皮原是工部局官业,当初卖给天蟾舞台是对的,现在收回也是对的。还好后面多少还有句人话:应该赔钱。但是具体赔偿金额,需双方商议——商议个屁呀,对方只肯出1000块钱,没啥可商议的。
  顾竹轩和律师及亲友团杜月笙、虞洽卿一商量,状子就递到了北京英国公使馆,上诉理由是领事馆裁决不公。英国公使情知自己同胞理亏,但又不愿得罪人,索性就告诉顾竹轩的律师:这事儿不归我管,你们如果一定要上诉,就上诉到伦敦大理院去吧!——所谓大理院,是当时对最高法院的称呼。
  顾竹轩也想横了,都没跟亲友团商量,直接让律师上诉到了伦敦。焦虑不安的等待了三个月后,判决下来了。伦敦最高法院裁定上海英租界工部局违约拆迁不合法,为了天蟾舞台择新址重建,工部局应赔偿10万元——10万元是什么概念?没错,够黄金荣离两次婚了。
  十万元固然可贵,更可贵的是,这是上海自有租界以来,普通中国人把租界当局告到伦敦的第一起案子,而且居然赢了,顾竹轩名声大噪,这让他觉得很有面子。

  赢下官司后的第一件事,顾竹轩就是亲自到杜公馆向杜月笙道谢。而杜月笙绝不居功自傲,尤其在外人面前,更只是夸赞顾老板有胆有识,给中国人争了面子,绝口不提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自然,从此以后,顾、杜成为很好的朋友,肝胆相照。顾竹轩更是逢人便说:“杜先生会做人,杜先生真的会做人!”
  “黄金荣爱钱,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其实这是大家对三大亨比较一致的评价。会做人的杜月笙,此时在整个上海滩,无论华界还是英法租界,无不左右逢源,朋友遍天下,这为他日后的大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杜月笙春风得意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几乎粉碎了他的梦想。
  日期:2011-03-13 11:40:36
  一.4.05.

  这场战争史称“齐卢战争”或“江浙战争”,偶尔也被称作“第二次直皖战争”,其实说穿了就是场鸦片战争,主要由浙江督军卢永祥和江苏督军齐燮元PK,围观者众,参与者也不在少数。
  卢永祥是皖系军阀里的重量级人物,齐燮元则属于直系。段祺瑞、徐树铮PK曹锟、吴佩孚的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时隔四年,两系下属的大将再次大打出手,除了旧恨,还有新仇。
  需要交代一个大背景:其时的上海,无论从行政上,法律上,还是地理位置上,都归江苏管辖;但事实上,长久以来,这个东南财赋之区一直为皖系所把持,唯浙江之马首是瞻,根本不买江苏的帐。作为全国的经济龙头,尤其是最重要的鸦片集散地与消费区,上海之富得流油,更容易催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
  所以早在冯国璋主政江苏之时,就有心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碍于袁世凯的面子,没好意思轻举妄动;到了李纯时代,此梦依然,却因为实力不足,不得不忍气吞声。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早就想动手的齐燮元因为吴佩孚的阻止未能参战,忍了几年,现在找个借口,终于忍不住动手了。
  这一场大战,双方本来旗鼓相当,却由于卢永祥麾下主力第四师的溃败,直接影响了战局的发展。

  浙军第四师师长叫陈乐山,河南信阳人,是卢永祥的心腹大将。这仗具体怎么打的就不说了,说来话长也没啥意思,不过其中有一段不错的八卦,跟杜月笙多多少少沾了一点点边,值得简单说说。
  说起来又是“女人是祸水”的老生常谈,其实这有一半是男人推卸责任的说辞,现在就连贪官都爱拿这个做借口,难怪有人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但是做彭小姐这样的女人一点都不难。彭小姐,苏州绝色美人,祖上出过宰相和状元,绝对是名门望族出身。可惜遇人不淑,嫁给了清末富可敌国的高官盛宣怀的五公子。这个盛老五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终日沉迷于嫖和赌,常常冷落佳人,彭小姐不免有明珠暗投之怨愤。
  彭小姐的报复来得极其快意——不是像我等凡夫俗子想当然的那样购物血拼,因为盛家根本不在乎钱——她选择了红杏出墙,而且男朋友一交就是一大堆。刚开始她周旋得游刃有余,后来遇到了上海滩德高望重的大绅士王一亭的六公子,日久生情情有独钟,难免冷落了其他男友,其中一个就写匿名信向盛老五举报,两人就此离婚。
  因为王一亭非常注重家风,彭小姐终于未能如愿嫁给王六公子。她有个闺密,不忍见她痛不欲生,便时常陪着她散心,这一天两人就来到了杜公馆。

  这个闺密人称“七姑太太”,是后来的超级大汉奸王克敏的妹妹,干的是类似于高级交际花经纪人的营生,所以跟各路大亨、政客、军阀都相熟,杜公馆的大门,对她自然也是敞开的。
  陈乐山那天正好也在杜公馆。这是齐卢之战前的事,当时陈乐山所部驻防在江浙交界的松江、枫泾一带,张啸林在浙江开拓鸦片市场成绩斐然,其中一项就是拉拢了这位陈师长和三鑫公司合作,共同发财。所以陈师长有的是钱,平时不住在军营,而是成天在上海花天酒地。
  于是彭小姐就遇见了陈乐山陈师长,两人一见钟情。陈乐山为此要跟老婆离婚,卢永祥知道后劝他:“糟糠之妻不下堂。你怎么玩都没关系,但不要当陈世美。再说你又姓陈,不好不好,不能离婚。”陈乐山为了照顾领导的面子,没敢张扬,花了一大笔钱,悄悄离了婚,再悄悄娶了彭小姐。
  战争爆发之时,陈师长正腻在蜜月里不能自拔,哪里有心思和勇气打仗?就这么赖在上海,根本就没去前线。第四师群龙无首,在和直系陈调元四十七旅的接触战中阵亡了一个团长后,就再也无所作为。
  齐卢双方实力由此发生倾斜,雪上加霜的是,此时正当吴佩孚和张作霖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吴大帅居然还有心情指使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福建督军孙传芳率军为齐燮元助战,这样卢永祥即使勉力也无法再支撑,只好通电下野,暂时流亡日本。
  卢永祥一倒台,何丰林和卢筱嘉就落得个无处藏身的窘境,只好跑到杜公馆寻求保护。杜月笙念旧情,热情的接待了这二位爷,后来也安排他们到日本去了。
  最不幸的是张载阳。重穿军装,以浙军第二师师长的身份统兵随卢永祥出征,竟战死沙场。这个消息,令他的把兄弟张啸林无比悲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