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婴儿一样学英语》
第7节

作者: 陆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要再强调一下,以line为例,英国人看到line的时候,只看到了line,他看不到我们把它翻译成各种汉语词汇—— 线、索、绳、界线、皱纹、掌纹……的变身,所以他看到line的时候,是清清楚楚,毫无歧义的。而我们看到line时候,却要把它变成几十个不同的词,你说乱不乱?甚至就是“people stand in line”这么一个英语里简简单单的话,我们看到时还会犹豫一下line 到底是“队”还是“排”。

  这就是跨语言的痛苦。
  现在我想反过来,让英国人也痛苦一下,同时也让你更明白地理解“眼中只有line”的感觉。
  “车”在汉语中除了指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外,还可以用在“车床”、“纺车”、“风车”这样的词里。所以费点脑子总结总结,你会明白,“车”这个字的核心特质,并不是“运动”,而是——“轮子”。汉语把好几个有轮子的东西都叫“车”,这是汉语的归纳系统。——当然也不是所有有轮子的东西都叫车了,比如电风扇就不叫车,命名当然有偶然性。我们眼里从来不变的“车”,到了英国人眼里却成了:车床——lathe , 纺车——spinner ,风车——windmill,三个完全不同的词。这三个英语单词的命名系统是:lathe——和load有关,“放置”;spinner——转;windmill——磨。英语并没有把车床、纺车、风车归纳为一个系统,当然,他们一定知道这三者都有一个能转的部分,他们只是没有把它们归为一类而已。

  一个英国人要是只记得“车”是“车辆”时,“车床纺车风车”就会让他无法理解。
  现在,我们回头,再用一个英文单词加深一下你的理解。
  让我们说说key吧。
  key的本义是钥匙。从字典上看,它已经把其它七八种意义或者说事物归入它的帐下——解答、关键、题解、地理上的门户和要冲、基本、各种东西的键、音乐的调。现在我希望你再看到key出现在这些词境的时候,不要再看到那些翻译的词,而是就把它看成“钥匙”,试试看:
  这个问题的“钥匙”是——
  事情的“钥匙”是——
  山海关是东三省的“钥匙”——
  钢铁工业是“钥匙” 工业——
  钢琴上有黑白两种“钥匙”——

  帕瓦罗蒂是高音C“钥匙”之王——
  不象人话是不是?的确不是中国话,是英国话。他们用key 来说这么多东西,我们看似很怪,其实对他们却一点不构成困扰。因为在他们的归纳系统里,这些东西都是key,没问题啊。我们看到key是钢琴上的“按键”觉得怪,是因为我们的“按键”这个词是强调“按”的这个归纳系统,而他们的key,强调的是这东西对钢琴音乐的“开启”作用,不可以吗?对他们来说,那黑白相间的东西,就是钢琴的“钥匙”。所以一个人对你说“钢琴的key”,通常意义上是指“琴键”,他也不绝不会认为有什么怪的。——我说“通常意义上”是指还有例外,比如,当你把钢琴用一个大箱子锁起来时,这时候有人对你说钢琴的key,他可能指的是那把开锁的钥匙!

  要想象婴儿一样学英语,就得去学会这种跟我们完全不同的归纳系统,见多了,也就不怪了。
  事实上英语和汉语两种归纳系统重合的地方也不少!注意我上面举的那个例子:山海关是东三省的“钥匙”。山海关上有副对联——“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在汉语中“钥”同样有战略要地和门户的意思,而且我们就用“钥”,不用把它翻译成其它字——“两京锁门户无双地”,这才不象话。对于英国人来说,把他们的key都说成其它词,也就不象话了。

  日期:2010-09-29 19:58:44
  不同归纳体系——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语言,是对世界不同的解释方式。英语与汉语词不同的归纳体系,实际上也透露出来不同生活方式的很多信息。
  前面的那个例子“脚气”——athlete’s foot,中国过去基本上没有运动员这种人,即使现在,“运动员”的概念与西方也有相当差别,并且中国人群里经常从事运动的比例比西方是少之又少,所以中国就不会出现“运动员脚”这个词。
  经常用来构成其它词的一些主干词,往往是与人们生活关系最紧密的一些事物或概念,而且越是含义多的词,就与人关系越紧密,因为人们熟悉它,可以方便准确地用它。

  以key为例。
  key 为什么在英语里有那么多意思,可以用来指很多不同的东西?为什么汉语中的“钥匙”就没这么多意思和这么多用法?
  因为“钥匙”在英国人的世界里比中国人的世界里常用得多和重要得多。
  何出此言?
  实际上key在英语中的多义性透露出了英国社会的重要信息,就是契约社会。

  key一定是和锁共同出现的,锁一定是和私人财产和契约社会共同出现的。
  慢慢看我分析。
  庄子早就说过,你把一个箱子锁得捆得严严实实,小偷来了,连箱子都抱走了,还怕你锁得不结实他搬起来不方便——这其实就是中国锁的现实。
  锁,是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工具,一个简简单单的锁,其实是防不住暴力侵犯的,只有在相互尊重财产的契约社会里,锁才能真正起作用。你把你的财物用一个小小的锁锁上,只要key在你手里,你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有了key,你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你的财物——所以在一个私有财产和契约都很发达的社会里,key的作用就很大了,简直可以说有了key,你就拥有了一切。

  所以key对英国人很重要,很常用,他们会很自然地用key去说很多其它的东西。
  中国古代好象不怎么用钥匙的,总之我看古代的文字提到钥匙的时候很少,家里有了金银财宝,挖个坑埋起来的情况倒是更常见。富一点的大户人家不信任锁,宁可养家丁护院,穷人家也没必要用锁。中国不是尊重私人财产的契约社会,锁自然就用处不大了。
  比较一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和“农夫的破屋,风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的两种境界。
  锁在中国没什么用,所以钥匙人们就不熟悉,当然不会把“钥匙”发展出很多意思了。实际上我怀疑早先有很多中国人可能一辈子也没用过钥匙这东西。
  扯得有点远了……
  日期:2010-09-30 18:47:52

  三个问题
  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我强调认单词要认它的本义,并不是要你去每一个单词都去查它的词源。我们在学汉语的时候没有用到《辞源》,我们在学英语的时候当然也不会用到,当然了,你去查一查也没什么坏处。
  我们学的是现在的英语,我们只要知道它在当代的意思和用法就行了,词是发展的,与它早期的意思相比,大多数词在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们要活在“当下”。(这是一个多么难听的词啊,难以置信的是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喜欢用它。)
  婴儿在学习语言的时候,用到的唯一工具就是它的智力。它能很快判断出一个词的哪个意思是它的本义。因为这个意思最本质,最核心,而且这个词呈现出其它意思的时候,往往都是和别的词形成的组合。
  这就和判断谁是妈妈一样,婴儿会发现,“妈妈”只有一个,“阿姨”却可以有很多,所有的“阿姨”都是由“妈妈”衍生出来的,和家庭的核心关系相比,“阿姨”是附属关系。“妈妈”可以和爸爸组成家庭,“阿姨”却不可以。(有时候也可以……)

  现在我最开始说到的那个困惑可能有答案了。我前面说到,我中学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看见“table”是“桌子”,“apple”是“苹果”,“rose”是“玫瑰花”,心想,外国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桌子苹果玫瑰花”呢?
  在当时我的心里,“桌子”zhuo zi 这两个汉字就是这种长腿家俱在我思维体系中的镜像,我脑子中所有有关这种长腿家俱的思维都是通过这两个字进行的。我现在明白了,英国人脑子里所有同类的思维都是通过table这五个字母进行的,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