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谜踪》
第13节

作者: 舞马长枪
收藏本书TXT下载
  董三爷笑了笑,又看了一眼于麻子,然后转过目光看着我和大牙,在我们身上扫了一下,让我顿时有点不自在的感觉。董三爷向前探了一下身子:“您二位这件东西绝对是‘压堂’的东西,我也是十分喜欢,只是不知您二位能不能匀给我?至于别的都好谈。”
  董三爷话刚一落地,于麻子在旁边解释说:“三爷呢,意思是说,这东西是好东西,如果您二位对这个没什么兴趣,他可以买走,至于价钱,你们随便开。怎么说呢,我们玩这个的,见不了这东西。何况这珠子还真有一眼”
  古玩行话专业性很强,非行内人很难弄懂。我也是没事就逛逛旧货市场,所以大概还能听懂人家的意思。古玩的行话其实很有意思,仔细一品还有点儿文化底蕴。
  像“埋地雷”,就是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东西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炸你钱的。还有就是有的买家可能看出是新仿的,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而不会直说人家的东西是新仿的。不太懂行花钱买到新货,上当受骗叫“交学费”。如果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说这件什么什么东西“有一眼”。压堂则是指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于麻子说完后,又亲自给每人倒了一杯茶。
  我和大牙才知道来这里喝茶的真正目的应该在此,而这样的事是我和大牙始料不及的。看看旁边的檀木盒子,再想想刚才人家对这珠子的评价,突然想起了买椟还珠的故事,只是现在的情况就是这珠子看样子潜在的价值比这只精美的盒子可要贵重多了。看人家这手笔就知道,只要我们能说出来的数,只要合得上规矩,都该没什么问题。换句话说,这一个珠子的价值或许顶得上我们俩死了又活了,然后又死了,接着这活了,折腾好几次,得好几辈子才能赚来的钱。

  大牙和我对视了一眼,什么也没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彼此的熟悉与默契有时甚至是一种意识,我端起茶杯,冲着董三爷和于麻子笑了一下,说:“董三爷,于老哥,首先谢谢您为我哥俩这事劳神费心。这珠子实不相瞒,不是我们的,是我们的一个朋友的,我们做不了这主,这事得让我那朋友家里人决定。实在不好意思,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董三爷似乎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还是很大度的笑了笑。然后说:“图上的图案与文字,我也看不好,如果你们对这个感兴趣,我倒知道一人,对这个或许有些研究。另外你的朋友以后如果想出手,记得随时可以找我。”说着,取出两张片名,推到我的面前。
  我看了一眼,一张是董三爷的名片,别一张的抬头是“北京民族大学”,中文系,名字叫柳叶。看这名字似乎是个女的,估计是个教授吧。我忙双手拿了起来,连声道谢。
  于麻子又给大家续了杯,然后一起闲聊了几句。我见这阵势在坐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就找个借口,客气的道谢告别,拉着大牙出了茶馆。
  大牙出来后看着四外没人,一撇嘴,说道:“哪儿来的董三爷啊,还三爷,看那德性,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装什么犊子。真是老虎不发猫,当我是病危啊!”
  我斜眼瞅了一眼大牙,白了他一眼:“你啊就省省吧,充什么江湖人啊?你是哪儿条道上?黑道白道,哪条道上也不缺你这狗尿苔啊!”
  大牙听我损他,也不急眼,梗梗着脖子:“来亮,别小瞧你程爷,我是哪儿条道上的,我让你上天堂你就上天堂,让你下地狱你就下地狱。就算你活够了,程爷一样从阎王爷手里把你薅出来。”

  我一听这句,连连点头:“那是,那是,你是谁啊,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气死华佗嘛!”
  大牙一听这个,乐了,嘿嘿一笑:“这个有点过了,有点过了,顶多是‘在世华佗’,妙手回春而矣,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说完后,美滋滋的哼着小曲。
  我看着他那幅德性,拉长声调的说:“唉,我说的气死华佗啊,意思是说华佗要是知道医生这行还有你这样的,恨不得晚生一千多年掐死你得了,非得被你活活的气死。”
  大牙:“……”
  扯了一会皮后,精神愉悦了许多。
  这次会面的结果是我和大牙都没有想到的,结果也是很出人意料,原只是为了看看是什么珠子,却又弄了一张像是藏宝图的东西出来。

  越来越觉得,小宝的事似乎牵扯着一个巨大的迷团,只是现在仍然毫无头绪。

[卷一 偏脸古城]第十五章 神秘相师

  从茶馆出来,阳光有些晃人,思绪混乱,大牙也和我一样,所有的疑惑与不解都写在脸上,没有选择直接回家,索性就在路上慢慢地走着。打了一会嘴仗后,我们的心情也好了一些,不再那么低落了。
  北京的街道很宽,路上的车比行人要多,穿梭不停,突然有种陌生的无助感,感觉与这个现实社会无法融合,经历的一切,发生的一切,比小说都要离奇,看似虚无飘涉,但却真真实实的在我们身边发生。
  大牙一边走着,一边问我:“来亮,看董三爷武武玄玄的样子,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事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还要继续查下去吗?查到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必要去查,真值得我们去做吗?难道真的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未知的吗?真的有吗,会不会这一切其实很简单,是我们自己想得太复杂了呢?
  我抬头看了看天,也没有看大牙,又看了看路上的车流:“我也不知道究竟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注定。或许我们身在局中,反尔看不清了。真应了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身中了’。
  不过,我觉得这事未必是我们的臆想,那张图我看了,我觉得有点名堂,只认得上面的一个‘十’字,还有一个应该也是一个字,反正我不认识,可能不是我们汉字,倒是像是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样的珠子,至少人家肯下了这么大功夫的在上面刻上这些东西,总不会是一时兴起吧。”
  大牙听我这么一说,点了点头:“这一点上我也觉得,费劲扒拉地在那个珠子上又是刻又是画的,如果只是一时兴起,准是脑袋让驴给踢了,没有理由费这个鸟事。这样吧,来亮,你说吧,你要是想继续查下去,我回去交待一下,让我家老爷子替我看看店,应该不成问题。”

  听大牙说完,我也未置可否。说着说着,就上了过街天桥。
  北京的人行过街天桥数量很多,形式各异,顺着有些微陡的台阶走到桥上,可以站在公路之上,看着往来的车辆奔流不息,感受着都市的节奏。有时在天桥上肆意的站着,眺望一下,心境也会开阔许多。桥上总是有些地摊商贩,兜售些手机袋、皮带、日记本等日杂用品,也有些摆摊算命的或是卖些小吃的,很是热闹。
  大牙和我一样,都站在天桥的中央,看着脚下的川流不息的车流、身边人来人往的行人,各自想着心事,或许都在重温那些记忆,想理出一个头绪来。
  愣神的功夫,身后忽然有个声音传来:“小伙子,算一卦吧?”
  我回头看了一眼,见有个老头坐在一个马扎上,前面摆了一个卦摊,平铺在上面,上面绘着一个太极八卦图。一左一右像对联似的写着两排字:参透玄机,明察世间百态;洞晓阴阳;预知人生祸福。老头须发皆白,颔下一缕白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清瘦的面庞,戴着一幅宽边老式眼镜,但眼睛炯炯有神,丝毫未见浑浊。正看着我笑。

  平时见过这类的人不少,对于这种街头算命的行当一直不感兴趣,看了一眼老头后,礼貌的笑了一下,不作声,就别过头来,仍然看着远方。
  “小伙子怕是遇到事,有过不去的坎了吧?”
  我心想,没遇到事,大冷天俩傻子站天桥上发什么愣啊,是个人都知道不会是吃饱了来这溜弯儿。这点小伎俩在我这儿根本就没有用。也就默不作声,懒得答理他。
  “朋友的事吧,性命攸关。”
  乍一听这话,我心里顿时一惊,按理说,这话一般人可不能轻易看个人就敢这样说,纯粹是没事想找抽。都说心情不好,就去天桥找个卦摊,保准唠的你所有的烦恼烟消云散,但这个算命的老头却敢如此断言,莫非是真有点道行还是纯是在凑巧蒙对了?

  金点行的高人在天桥算卦的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大多是些察言观色骗钱之徒。一些诸如“定睛则有,转睛则无”的小把戏,我也早就知道。
  在刘宝瑞的单口相声《黄半仙》,说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比如过去算卦的常用这种方法,他们会试探性的说你最近得了一笔银子,如果说对了,你肯定会是一愣,瞪着眼睛,惊讶;如果没有这件事情,那么你就会转眼睛琢磨这件事情了。可是能直接断言我是为了朋友的事,还是血光之事的,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了。
  “荒冢一堆,命奔黄泉。欲解真相,北斗聚全。”身后的老头不紧不慢的又念出了这么几句话。
  听完这样一段话,我是彻底傻了,大牙也看了看我,也是吃惊不小,老头的话极易理解。说的正是一处孤坟,却让人命赴黄泉,意外身亡。最后说要是想把真相弄清楚,要把北斗七星聚全。
  大牙琢磨了一会,扭头问我:“来亮,这老头好像说的有点道理,不像是胡绉八扯啊,备不住真有点能耐,要不咱问问?”

  我看了看大牙,点了一下头:“这老头看来真有点道行,听说过麻衣神相,能对人体相貌进行分析。看透人的命运转机。可以从长相上看懂命运的大起大落,但这老头这本事,比麻衣神相可高多了,简直是个活神仙啊,走,过去看看。”
  说着,我和大牙转过身来,刚转过身子,我们俩几乎傻在了那里,刚才那老头还坐在那儿说话,前面摆着卦摊,可是这一转眼,也就是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老头不见了,连卦摊都不见了。我和大牙呆若木鸡,脑中一片空白。
  赶忙问一左一右的其他商贩,刚才摆卦摊的那老头去哪儿了?结果更是让我俩差点疯了,别人都说这里根本没有摆卦摊的老头,他们在这儿天天练摊,这地方都是分片儿的,各占各的位置,从来没有见过这桥上有算卦的老头,而且看我们的眼神就像看着两个精神病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