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2-13 15:46:07
与英国老头的对话大致如下:
“when you drove out ,would someone think you re from the royal family ?”
“haha,some really thought i was important people.”
“we dont pay any toll fee ,but they charge 200 pounds every car a year.
”
“ that is alittle money for you .”
“you can say that,ha .”
日期:2010-12-14 00:00:27
就算结语——英语的价值
语言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它就是一种约定的符号系统,我们只有遵守这种约定才能和人进行交流。语言体现着人类约定的高于一切的地位,即使这种约定是错的——有可能一种“说法”并不科学,可是所有人认同之后,也就进入人们的语言。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一个人是不需要语言的。所以多个人之间更重要的是道德,而不是事实。所以遵守约定是就是最重要的一条道德——我不管事实怎么样,你自己怎样,你对我好就行。
如果将来能发明出一种机器,可以直接把信息输入人的大脑,从而不用人自己费时费力去记东西,那么学语言一定将成为一种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在有这种发明之前,没有任何人能替你去劳动你的脑力,你不得不费点劲,去记一些东西。不要抱怨“我的英语为什么这么差”,而是算算你到底在英语上花了多少有效的时间。英国婴儿长到两岁能听话说话,每天可以有10个小时在英语里,加起来就是7000多个小时。我们到底在英语上花了多少时间?算一算,可能少得可怜。你看了几本英语原文的小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到毕业时可能连一本都没有看过——我自己就是。你羡慕人家篮球打得好,可是你知道人家在篮球场上花的时间是多少?乔丹的伟大也是靠巨量的练习小时堆积起来的。并且英语又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东西,只要你小时花到,自然就不一样。
学语言这东西,到底有多少窍门呢?我想可能也没多少。每个人都是自然而然地学会一种语言的,绝大多数人的语言都处于同一水准上。大多数作家也不见得有多少真正的天赋,只不过是一种纯熟的手艺罢了,无非就是比普通人多练习了一些,多看了一些好作品而已。但这是普通人学自己的母语。如果我们要学一种外语,最大的窍门,我想就是把自己原来语言的影响屏蔽掉,要学会完全无抗拒地去接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解释体系,如果这个窍真的开了,那后面你不管接触到什么语言材料,都可以充分地吸收,每一点东西都会迅速进入你成长的大树的肌体,成为你的一部分。
我们学英语所有的困惑都是来自汉语,如果没有汉语的干扰,英语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和“理应如此”。所以,如果你能有办法隔绝汉语的干扰,学起英语来将一马平川。当然这个是不容易的,因为对我们来说,汉语就是宇宙,跳出自身的宇宙反观自身,多少需要一点思维力。如果在几百年前,中国人尚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英格兰法兰西意大利之时,凭空跳出自身的宇宙可能更加困难,我们也许认为,话不象汉语这么说还能怎么说?当时有一些“番邦”的话,中国人的理解可能跟我小时候看英语差不多——他们最终不是还都得翻译成中文?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小宇宙有很多个,我们的只是其中之一。
看到还是有人认为英语无用,我觉得很可惜,你可能已经过错过一些很美好的体验了。英语是有价值的(只想考个什么等级证去找工作的不值一论了)。最简单的说你可以更好地欣赏英语电影,听英语歌,可以上英语网站。英语当然也可以给你带来经济上的进项,不过,当个英语老师,只是利用了英语的最低价值。更有价值的是利用英语去做事,比如去外企或出国(镀镀金也不错啊),当人人羡慕的白领。更进一步的,是用英语去了解外界的信息,把中国没有东西搬到中国来——早年这么干的人现在都进了胡润
富豪榜了。再下一个境界是学习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原则,把它运用到你平日的生产活动里去,创造出令外国人也惊叹的创造性成果。——这个就不容易了,我看现在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做到。
但是这还不是对英语最大的利用法。最终意义上说,学习英语对一个人的最大价值是,了解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文明高度,感受人类在探索世界和自身的进程中走得有多远,去体会那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绝对的美和崇高,最终实现自已的人格完善。
我们有时会羡慕西方人眼里始终保有的那种婴儿般的天真。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身上的沉重的负担放一放呢?这的确是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能学会让自己的内心不受约束地舒展,象婴儿一样纯洁而无畏,不受任何力量的左右?让我们学会始终对世界抱有婴儿般的好奇,相信这个世界是因为你才存在着的,所有的东西都必须为你所用,你的智力对于认识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而是刚刚好。
当你的英语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去看看“美国精神”创始人拉尔夫·爱默生的原著,相信里面有很多东西一定让你大有收获。现在我就找几条有用的送给大家: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
爱默生就不说这些话吗?一定说过啦。
日期:2010-12-14 00:02:48
To believe your own thought, to believe that what is true for you in your private heart is true for all men, — that is genius.
《Self-Reliance》byRalph Waldo Emerson
日期:2010-12-14 01:53:18
原来想着可能还要再往下写四五天,没想到今天突然发现,就这样结束也可以了。所以今天晚上,三个月的苦役终于划上了句号。
整整三个月时间,跟设想投入的时间完全一样。我之前人生大多数事情都没有按时间完成过,包括在写的另一个东西,数年时间仍遥遥无期,想不到这一回在时间上卡得如此之好。不过这也意味着强度确实没有降下来过。其间曾有数次隔了三四天才能完成一篇的情况,但大多数都是在两天内写出来的,每天投入其上的时间其实是不短的。在一些很费脑力的篇节里,写的时间要三四个小时,写之前要集中精力想二三个小时,我有时候写完一篇第二天也想接着写,可是发现根本不能,脑子还没有完全休息过来,新题目的酝酿时间还不够——多给它一点时间,更多的例子和灵感会自己跑出来。
在中间写得很辛苦的时候,我真怀疑到底能不能完成这个东西。就是现在再回头看,我也真不敢相信这些东西居然就这么写完了。想一想三个月,好象真是挺长的一段时间,可是最后居然一步一步捱过来了,而现在发现三个月就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好象又成了转瞬之间了。
我不知道你看完我的这些文字,有没有一点洗脑的感觉,反正我自己,是已经被洗过了。凡是我写过的部分,第二天就想不起来,要重写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之前在我脑中还不明确的东西,一旦被我想清了,原来的东西就全部消失了,代之以新的认识。就象游戏场景里,人走过的部分,黑暗就打开成了可视的明的东西了。我再想模拟之前的认识而不可得了。
从这些文字中得到最大启发的是我自己。我认为对我最有帮助的是“走近英国人生活”和“词的归属”这两个被我细想过的问题,它解决了我之前的一些疑惑,让我对英语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在写完了“时态”和“数”后,我翻了一本一个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写的书,发现他在这个题目上也只列出三者,即性、时态和数,但他在“性”这个话题下说实际上英语没有性的变化,因此,英语中可称为“维度”的也只有时态和数了,这与我不谋而合,再加上其中有一些我自己想出来的感受也得到书里的证实,我不禁沾沾自喜了。
有时候费力把一个问题想通之后,心情是非常之好的,每次检查完,一点提交,真是如释重负,一下子放松了。可是第二天又重新开始一个循环。大多数时间还是在苦思与惶恐中度过的,深怕有不到之处,或者大家看了无所得。
语言这东西内容庞杂到可怕的程度,头绪太多,一个小细节都可以无穷无尽地说下去。不过,我却有点自信的说,大的主要的部分我都说到了,凡是我没有说到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这个“中国人如何接受英语”的主题,一直没有跑偏过,而我自己这个活体样本就一直在那里,可供我研究。所以说,凡是我心中觉得对于我自己接受英语有帮助的想法,我都搜肠刮肚地写尽了。
英语到底学到什么程度呢?应该是够用即好。以我自己的感觉,能看懂大多数网站的英语文章,能和英美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能听懂咬字比较清楚的英语电影的对白,即可。要想做到非常地道,和英美人无异,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也不用着急,如果你将来要出国,出去后马上就什么都会了。如果你暂时还在国内,慢慢地接触它,不要把它当学习负担,能记多少记多少,并且你到一定程度后学新词和新说法将会不费劲,就象学汉语一样自然就记住了。重点的是先培养起对英语的一种整体感觉,基础建起来之后,哪怕你一周只添一块砖,上面也慢慢越垒越高。如果没有这个感觉和基础,就永远是一地的碎砖头。
我有时候怕到我死的时候追悼会没有一个人来……不过,我想,今天我结束这个东西的时候,应该会有些朋友感到些许的失落吧。一想到这个,我自己在失落的同时,也有些小小的欣慰。感谢大家几十天来的陪伴,不然,我可能没有办法度过这三个月浑浑噩噩的时间。如果,我的一些感受真得能给你带来一点学习上的启发,我真是不胜荣幸之至了。
那么,让我们去享受英语的快乐吧,
just enjoy it 。
日期:2010-12-14 01:56:03
真有点棺材上钉钉的感觉了。
不是啊,
虽然主体写完了,可是有什么问题还是可以大家讨论的啊。
i am still alive——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