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梦》
第33节

作者: 梅子mei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考官席与面试时一样,还是吕向如、那塔莎、黄亦奋、冯萍。与面试不同的是每人面前一摞论文。
  丁志中还是跑堂。
  第一个面试的是我。
  吕向如劈头就问:“扁平式管理的特色是什么?什么原理?”
  我不禁不慢地回答:“扁平式管理有两大特色:一、以激励为主的人才选用制度;二、以约束为主的监审制度。激励机制就是以制度化为基础,激发人的原创力、奖励人的责任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必有制度基础,监审制度保证企业安全化目标(资产安全、经营合法、数据真实),激励机制保证企业的效益化目标(创新性的利润最大化)。激励机制保证了产权人和经营者利益的一致化,将自动生成内部人控制的代价尺度——使贪污者手软、浪费者嘴短、越权者不敢,而激励机制错位才是道德风险的原动力。”

  黄亦奋伸出食指,“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这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很不简单,”我看出黄亦奋用心不良,然而必须回答,我说:“自从交换产生商品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必须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负责,无论是单打独斗的“个体户”,还是以后形成的合伙形态,都无不以拥有的一切对自己的盈亏及债务行为负有无限责任,于是才有了欠100卢布要从安冬尼奥胸口上挖一磅肉的血淋淋的故事,但是,这时的经营主体对“企业”拥有着绝对发言权,与员工的关系也仅仅停留于“拿钱买劳动力”的原始形态,只有“老板”,没有经理人——这是标准的古典企业制度,又叫做传统企业制度。

  直到184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火车大碰撞才催生了现代企业制度。
  当时,五个老板各自为政,我动不了,你也别想动,堵塞交通长达83天,才在联邦政府的协调下五家合为一家,各自以出资额承担企业亏损的有限责任,并聘请“外来者”当“头”,负责企业实体的日常经营管理。渐渐地,人们发现了这种经营模式的好处,争相模仿,并于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直到美国于1925年成立了管理协会,现代管理制度才初具雏形。

  美国管理协会是经理人的舞台,类似于今天的经理人市场,宣告了人的因素是资本,而不是成本。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考特•派瑞的话给予高度评价:“未来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资本,而是优秀人才”。经理人市场从发端、发展直到完善走过了50年的时间,它的确立标志着现代管理制度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现代管理制度的完善期,伴随知识爆炸,人的因素从成本、资本变成了知本,以智力或专利、技术可以投资、可以持股、可以参与分配。这时的企业等于是把“老板拿的钱+员工出的力”交予经理人,在一定的规范里面进行运作——大家都作了投资。这时,劳资双方的区别不过是一方记名、一方因不记名而拿给工会或人力资源部实行信托管理而已。另一方面,在员工的部分技能、奖金或工资变成期权的同时,企业凝聚力得到强化,企业文化逐步形成,而这——正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追求所在。

  可见现代企业制度是经理人产生的基本前提。
  但即便是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经理人从出资人所获得的依然是授权经营,只能在出资人授予的“框框”内行使一定权力,他不是、也不可能是企业的老板。”
  身后一片掌声。
  那塔莎开始发问:“国有企业有哪些弊端或者说缺陷?”
  我答:“出资人缺位、内部人控制、代理人困境。”
  冯萍正要开口,吕向如摆手制止,“录用吧。职位:顾问。我有急事,下面暂时委托叶顾问行使我的权限。”

  身后又是掌声。
  我毫不客气地在吕向如的位置上坐下来,见领导审批的一摞条子就在面前。
  叫过一个。
  “请问你什么专业?”
  “英语。”

  我用英语问,“介绍一下你的简历。”
  对方呆住。
  这时丁志中过来,悄悄说:“郑书记的侄女。”
  我点头。装模作样地想想,取过条子写上两个字:“野风”,遂递给答辩的女孩,“退给郑世昶。”
  下一个。

  我问:“论文呢?”
  对方摇头。
  我问:“过来搅局?”
  对方狼狈逃窜。
  不到一个小时,送条子的三十一个已被我全部打发。

  这时丁主任的脸涨成猪肝色,递过手机,骂一句:“不知道死活的东西,接郑书记电话。”故意把“郑书记”三个字加重音。
  只好接电话,“郑世昶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养了个什么野种?”说完挂机。
  那塔莎笑,“敢惹野风,郑世昶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轰然大笑。
  丁主任扑上来拼命,被我一拳打出,“先开除你这小王八蛋,立即交接,发文。”
  尽管发生这么个插曲,工作还是得进行下去。无奈答辩者水平实在太低,忙到五点钟完毕,才录用两个。

  走下大楼正待离去,吕向如、柳明锐、丁主任陪着郑世昶走过来。
  郑世昶黑着脸呼哧呼哧喘粗气。
  这小子真够可以的,为这么点儿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打上门了。我想。
  没办法。他就这么个素质。
  好在我不怕他。
  “就他,就他,就是这王八蛋,”丁主任怕我跑了般向郑世昶指认,同时警告我:“有种就别跑。”
  当然不跑,我缓缓走近,扭腰摆胯,用尽浑身力气一拳打出!
  丁主任爬起时,血流满面。

  岂料郑世昶一把把他提起,“混帐东西,还不给野风叔叔道歉?这是你舅舅的哥们儿。”
  紧接着郑世昶请客,吕向如、柳明锐、那塔莎作陪,还叫来老雕。
  餐毕向吕向如请假,故意说海川水深,是不是干这份工作尚欠考虑,先回省城。
  说这些话时,郑世昶无地自容。
  当夜搭夜班大巴回家。
  日期:2009-05-28 20:41:48
  二十四
  继安装空调之后,家中又填一宗现代化设备:电脑、打印机。
  白天上班,晚上敲键盘。

  身体疲惫不堪,精神却高度亢奋。
  期间,向老雕、吕向如、柳明锐索要大批材料和数字,分析、比较、综合、论证,一系列功夫做下去,把对海川市经济发展的策划稍做调整,直接细化成经济改革方案。
  妻见我熬得两眼血丝,劝我悠着点儿,“你现在三份工作,不能太拼命。”
  苦笑。
  此时夜生活已乱。

  写大部头或比较复杂的东西,我有喝酒的习惯。每当这个时候,妻总是多做几样小菜,从晚餐起摆上桌子,一夜不撤。餐桌上开着一瓶酒,桌下放着一箱酒,累了就喝,喝完继续干。
  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精力非年轻时可比,几乎完全靠酒支撑着熬夜。
  酒是董公,三元五角一瓶的那种,老家出产。有时候开玩笑,说喝这种酒等于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生活同样乱套的还有浪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