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
第30节

作者: _地儿_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初学佛法者好比小学生,佛陀要给他们制定学习纪律和课程,不许随便读课外书,怕影响学习。到了博士生乃至博士后阶段,学生们已经有了自我管理能力,会妥善安排自己的学习研究时间,就无需表面的每天几节课的纪律约束了,而且因为他需要用自己所学,去奉献社会,需要泡到图书馆里,甚至到社会上,广学博览,因此,佛陀鼓励他们身处红尘,广学博览,利人利己。《楞严经》就讲,很多佛菩萨都化身国王、长者、居士、甚至乞丐、妓女来度人。《维摩经》讲,除了示现出慈爱、温情、严守正道一面的正行的菩萨外,如乞丐、妓女这些红尘中的另类的病行菩萨犹如淤泥中的莲花,“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意思是,表面看来,这些菩萨很贪吝,其实,他内心和暗中,为了利益众生,什么都舍,包括自己的声誉、财富等等,甚至毫不吝惜自己的性命;看起来,好像破戒了,实际上,他内心如如不动,时常安住在自心定静的净戒中,乃至于一点点小的过失,都心怀大忧惧。

  他们为什么要表现出贪吝等等,因为众生都是这德行,他们为了打入“敌人”内部,同众生保持比较融洽的关系,好引导他们,不得不如此,这情况犹如卧底,你爱打牌,我就陪你打牌,爱唱歌,就陪你唱歌,有意无意中,给你讲佛法,讲人生的道理,诱导你走向正道。也如同莲花,看起来根部淤泥包绕,其实,挖出来洗洗,洁白如玉。所以佛教常用莲花比喻修行者,当然,这莲花也代表表现出洁身自好一面的正行菩萨。)

  如果拿小学生的眼光,博士生可为不守纪律、胡乱读书的怪物了。
  相反,真正修持有基础者,都很谦虚。有位读者,见
  日期:2011-5-20 0:26:00
  相反,真正修持有基础者,都很谦虚。有位读者,见我在忙,就简单交谈几句,说,注意休息,你的精力和时间,是属于众多读者的,我不愿意多占用。让我内心很感动,感激。
  如果我是老师,我非传法给他不行。其实,真正的高人,寻找的就是这类人,对弟子的品德要求很严。后边我们会在故事中讲到。
  日期:2011-5-20 13:49:00
  大悲咒的妙用
  与著名的水木清华、北大等校园相比,中国新闻学院校园不算太大,但很美。绿草如茵,草木葱茏,有一种柔情之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校园正中一棵枝柯垂地的树,树冠巨大,葱茏如珠,现在想来,好似南方的榕树。我们住的宿舍就在这株树的旁边。第一次去的时候,见几个头发胡须很长的青年坐在树下,身着T恤衫,T恤衫上印着云贵之旅等字样,模样很古怪。

  同学告诉我,这几个人是他们下届的小师弟,很“藕叉”,寒假去云贵自费步行体验生活,采访,受到了学校表扬,说他们具备了新华社记者的探险精神,从此,这帮人再也不舍得脱去那身行装了。还说,京城多奇人,譬如圆明园附近的废墟树丛里,就住着不少流浪艺术家,头发蓬乱,整日埋头作画,这些人都很“藕叉”!说完,就呵呵笑了。

  “藕叉”是同学用河南话对北京那句著名的“牛X”的改造,牛在河南话中念藕,听起来很好玩,充满反讽的味道。其实,要说藕叉,北京人最藕叉,好像一住在皇城根下,就成了皇亲国戚,一等公民,外地人似乎都是贱民,眉眼里都有三分看不起。其实这是一种大傲慢心态。忘记了祖上是蛮荒之地了。因此,很长时间,我都不爱和北京人交往,见到北京衙门里打来电话也不接,接了就没好事,不是催粮就是派款。这其实也是我的一种另类的傲慢。后来,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就打破了自己的固执,结交了不少身居北京要地的谦虚、博大的朋友,给了我不少鼓励和帮助,看来,人的心态很决定自己的环境。

  我从菩提老师那里回去时,天已经晚了。同学仍然没回来,据说是跟着带教老师去参加夜间一项会议的采访去了。同屋住着一位河南老乡,姓刘,大专生,眼睛很大,貌若处子,总是憧憬毕业后去西藏新华社分社,看喇嘛吹号,青山白云。这憧憬让人很羡慕。因此,总爱和那帮藕叉的学生聊天。
  吃完饭,一个头发很长的青年学生来了,穿着那身行装。老乡介绍了我,那藕叉人连说,河南好地方啊。亲切得令人吃惊。
  后来,他们一起聊开了天。听到我说佛教,就谈起了云南的寺,民间的赶尸、下蛊等等奇闻异事,还说自己差点被一位女人下蛊,那女人有些喜欢他,舍不得他走,幸亏他警觉得早,否则就麻烦了。说得人一惊一乍,如梦如幻。
  老乡撇了撇嘴,笑道,扯吧,你。现在哪里还有下蛊那事,哄小孩还差不多。还有赶尸,据报道,赶尸是骗人的把戏,把死尸的胳膊腿留着,身子偷偷埋了,然后徒弟穿着死尸的衣服,跟着师傅的锣鼓跳来跳去,骗两个钱花花。你这具有新华社精神的有志青年,怎么还信这个?孺子不可教啊,呵呵。
  青年说,信不信由你。被下蛊的人,解药掌握在人家手里,不听话,不给你解药,会很痛苦的。小心,别让哪个妹妹看上你。
  老乡说,她给我下蛊?谁蛊谁还不一定呢!谁看上我,我就把她领回来,天天蛊她,让她看看谁的蛊厉害!
  你厉害,你厉害,我看你天生就是一条毒害女人的蛊!

  二人都笑了。
  没想到,后来,我去云贵时,还真遇到了这种奇事,差点丢了命。看来,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还真得自己尝一尝。
  日期:2011-5-21 15:24:00
  谈来谈去,谈到了菩提老师身上。他们竟然知道。也难怪,那时不少媒体都对他预测卫星发射的事情进行了报道。藕叉的学生竟然还修过一阵子,但没什么反应。“那次去听课,看到周围的人,不少都在抖动,哭笑,说是激发出了自发功,感到很荒诞!”他说,“带功讲座,是不是心理暗示啊!据说,国外的心理医生,都能把人催眠,并回忆起遗忘的事情,还能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

  “你没有反应就是心理暗示了?你没有见过秦始皇,那他就是假的了?你这具有新华社探险精神的高才,怎么总拿着个人的标准,衡量一切?下蛊的妹妹那次,你不是也没吃到蛊的美味,怎么吓成那样?”老乡似乎专爱和他作对。抓到了话柄,伺机进攻。
  “那当然,高级‘木柴’都是俯视一切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谁像你这条蛊虫,听到房檐滴水,就以为是黄河决口!”那位藕叉的学生拍了老乡后心一下,抚掌大笑。
  “这可能与个人的身心素质有关,譬如天枰和秤,虽然都能秤东西,但敏感度不一样,又如含羞草与哥拔草,同样的风走过,含羞草会悄然合上它的双羽,哥拔草却纹丝不动。我想,预测这事情不可能造假”。我一本正经的说。
  “我觉得我挺敏感哪,我要是不敏感,全国人民估计都跟石头差不多”那学生嬉皮笑脸地说,“再说,预测时我们都没在身边,我们所得到的是第二手信息,原始信息,会被有意无意地扭曲,谁知道呢”。
  “是的,他敏感得很,见到妹妹就两眼绿光,看到人家倒茶,就以为是下蛊,赶紧溜之乎也!”老乡话里藏刀,刀刀见血。逗得我们都笑了。
  十点,各个宿舍都熄灯了,藕叉的学生起身告辞,说,不管怎么着,梵歌老弟,京城鱼龙混杂,你要有点自己的脑袋。

  我连忙说谢谢。老乡说,走吧,走吧,别忘了我们河南是九朝古都所在地,我们忘的都比你记得多。
  那学生踢踏踢踏走了,拖鞋声,在楼道里大大咧咧地一溜响,在空旷的夜空里有一种旁若无人的感觉。
  躺在暗夜里,我久久回味着他的话。虽然不信,但搅得我心里很乱。因为,很多事情,我也是懵懵懂懂。这不奇怪,在陌生的事物前,旧的思维习惯总会跳出来作怪,就像拔河,把人拔来拔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