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11节

作者: 李幺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2-20 16:30:39

  【19】
  在厂窖惨案中,因为73军面临绝境,被日军疯狂赶杀,余部转战到了常德一带,退出了鄂西会战。
  多年后,从日军的揭秘档案中,人们得知,当时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厂窖惨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挫败中国将士的斗志。日军想尽快占领重庆,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尽快结束中国战场战事,以便让更多的军队开赴太平洋战场。那时候,太平洋战场激战正酣,武器装备更为优越的美军,与日军逐岛争夺。

  然而,中国军队依靠着山形地势,用简陋的武器,与日军输死抗争,至死不降。
  鄂西会战中,与国军第六战区战斗序列对垒的是日军11军司令官横山勇。
  横山勇也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从时间上来算,应该是蒋百里的师弟,横山勇求学期间,与日军侵略战略的理论家石原莞尔、日军总参谋长饭村穰齐名,当时,他们三人被称为“三羽鸟”。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蒋百里才是日本士官学校里最有名的毕业生,这一点在中国和日本两国都达成了共识。
  日本是一个岛国,明治维新后,积极扩军备战,要拓宽疆域,首先依靠海军,所以日本的海军要强于陆军。因为日本很早以前就提出“欲征服中国,先征服满洲”,所以,驻扎在满洲的关东军是日本陆军的精华,而关东军的整体能力又强于海军。
  日军对华全面战争开始后,横山勇来到了东北,任日军第一师团师团长。第一师团,是日军最早的六个师团之一。这六个师团和以后的近卫师团,统称为日本第一等师团。横山勇能够担任第一师团师团长,可见天皇对他的重视。
  全面抗战开始后,横山勇一直在东北养精蓄锐,防备苏联攻击东北。自从诺门坎战役后,日本才意识到了北极熊的厉害,尽管经过了严酷的肃反,一大批优秀的苏军将领被集体枪决,但是,苏军的整体实力仍然远远超过日军,蜷伏东北的日军,只能从攻势转为守势。
  就在鄂西会战开始前,横山勇才从东北来到武汉,从第四军司令官的位置,挪到了第11军司令官。原来的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中将,死得极为窝囊。
  冢田攻也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比横山勇早两届。日本人的姓氏,很多都以居住地的特点为姓氏,想来横山勇家的门口横着一座山,而冢田攻家的门口则建了一座坟墓吧。
  冢田攻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冢田攻是攻占南京的直接指挥着,亲自起草了《攻占南京城纲要》,又亲自下令“血洗南京”,还一手策划了贻臭万年的“慰安妇制度”。这是一个从头到脚都坏透了的老鬼子。

  冢田攻是在鄂西会战前的半年时间担任第11军司令官的,此前第11军的司令官是阿南惟几。日军第11军下辖6个师团,有23万人,是当时在华中地区最强悍的部队。
  鄂西会战开展前夕,冢田攻坐着专机去南京开会。在返回武汉的途中,他的专机遭到藏在深山中的桂系高射炮连的射击,一炮就击中了座机,冢田攻“壮烈殉职”。
  就在冢田攻的飞机被击落的同时,日军的任命书也下达到了武汉,冢田攻被任命为大将。所以,冢田攻之死,诞生了一个记录,他成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被击毙的级别最高的将领。而日军死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级别最高的将领,则是三本五十六大将,日本海军总司令,他也是坐在专机上被美军炮弹击落的。专机,赵本山解释为拉砖的拖拉机,比较危险,还是少坐为妙。
  日军死在中国战场上的倒霉将军,还有好几个:饭冢国五郎、酒井直次、楠木实隆……
  饭冢国五郎,他家门口还是有一座坟墓,他死在自己那个亮光闪闪的钢盔上,饭冢国五郎当时戴着优质钢盔舞着战刀让日本记者拍照,突然被中国哨兵发现后,一枪毙命,可见,日本人名字中带个“冢”字的,都没有好下场,名副其实。
  酒井直次死在地雷上,工兵都顺利过去了,没有什么事,偏偏他骑着马过去的时候,就一蹄子踩在铁西瓜上。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怪社会。
  前几个还没有什么,毕竟是死在战场上,楠木实隆最倒霉了,他死在检阅部队的路上,是被马夫三枪打死的,三枪都是面对面打在胸脯上,想救都没法救了。
  抗战时期,日本有近百名将军死在中国战场上,他们死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让人拍案叫绝。
  冢田攻死了,横山勇急急上任,他改东北的战略防御为武汉的战略进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