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9-20 14:41:09
那孩子的母亲嚎啕大哭,有个年长的外国修女走过来,低头细看那孩子,看罢说道:“这病我知道,我这里有些药,对这种病很有效果,但我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准好。你要是相信我,就给他服一剂看看。”
众人见那穿着古怪的外国女人居然会说中国话,都觉稀奇,那孩子的母亲爱儿心切,当即一蹲身道:“只求您积德行善,救救我的孩子。”
那年长的外国修女将孩子的母亲扶起来,从自带的箱笼里取出一瓶葡萄酒和一个杯子,先倒了一杯酒,又取出一个小玻璃瓶,将一些粉末倾入酒中。人们见那粉末呈灰白色,不知是何物,都凑过来,那郎中挤过来观看,也不认得。黄连甲跟着父亲学医,见多了连山给人治病疗伤,耳濡目染,颇懂得一点儿医理,又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久了,见过不少外国药品,当下闻了一闻,脱口道:“这是金鸡纳霜,也叫奎宁粉。”
那外国修女一怔,见黄连甲不过八九岁的样子,身上衣服又脏又破,一看就是个流浪街头无家可归的样子,居然识得她的药名,不禁奇怪。那郎中听得金鸡纳霜四字,也是失色,连声叹道:“这是康熙爷服过的洋药,这孩子算是有救了!”
原来倒退一百多年前,康熙皇帝也曾得过疟疾,遍寻天下名医,却越治越糟,所幸两个法国天主教的神父献药,救了一命,那药就是金鸡纳霜。其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得了疟疾,一病不起,请人向康熙皇帝求药。康熙与曹寅从小一起长大,非一般君臣关系可比,即命驿马携金鸡纳霜星夜赶去。北京到扬州两千多里路程,限九日赶到,可谓龙恩浩荡,救命心切,却终究没能救得曹寅性命。那江宁织造在康熙年间,地位仅次于两江总督,不向皇帝开口,都寻不到金鸡纳霜,可见此物在中国的珍贵罕有。如今虽是同治年间,这等洋药,也非民间常见之物。
日期:2010-09-20 21:51:46
那郎中连声感叹,称今日算开了眼,那修女正要将混了药粉的葡萄酒灌给孩子,黄连甲却道:“此药也不对症。”
若是黄连甲上来就这样说,绝无人肯信他,只因他道出外国修女的药名,现在又说不对症,人们也都不敢小觑。那修女停手道:“你既然知道奎宁粉,怎会又说这小孩的疟疾不对症呢?”
黄连甲道:“看这孩子发病猛烈,这摆子应该不是日日都打,多半是三日疟。你这奎宁粉对付日日疟和间日疟有神效,对付三日疟却不管用,服下去轻了只是不管事,重了就不好说了,倘若这孩子已是不行了,你这药灌下去,先担上了杀人的罪名。”
那孩子的母亲忙道:“是是是,我孩子就是三日一次,闹起来就打摆子,额头火烫,浑身抽筋。”外国修女见如此说,也就不敢再将药酒灌给孩子喝了。那郎中见黄连甲只需一望,就能看出病人前几日病情,忙踏上一步,一拱手道:“小先生,若是有办法,请救这孩子一命。”
黄连甲道:“我也没办法,就算是成人,都不好办,况且这小孩子身体弱,药的分量更不好拿捏。轻了没动静,重了虽可退热,晚上可能就一命呜呼!”
那外国修女听了此话,暗自庆幸遇上这个小男孩,才没把药酒给病孩儿灌下。法国天主教会对金鸡纳霜了解颇深,自发现金鸡纳霜的几百年间,因放血和服用金鸡纳霜治疗疟疾而死的不计其数,教会都因此备受责难。
日期:2010-09-21 13:49:26
人们并不清楚疟疾的染病原因,只是发现居住在沼泽水塘多的地方,就容易得上此病,都怀疑是水多的地方有瘴气所致。而金鸡纳霜对治疗疟疾虽不是完全有效,却再没找到可与它相比的药物。距此十五年之后,法国医生阿方斯?拉韦朗才从患疟疾的人体内发现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小虫,于此又过了十七年,到西历一千八百七十九年,英国的罗斯医生终于确证了疟疾是由蚊子叮咬传给人体的。至于三日疟的小虫又有所不同、奎宁树因种类有异,树皮里药效差别,都是后话了。
那外国修女道:“我也说不能保证准能治好,这药治疗疟疾,大部分人都有效,有的人吃了就没用,难道就是因为你说的三日疟什么的?”
黄连甲道:“我也是听我父亲这样说,若是他还在,这孩子的病也许还有救。”说到这里,想起心事,不禁流下泪来。那修女问道:“你父亲现在哪里?”
“他已经死了!”黄连甲忍不住大哭。
那修女将黄连甲搂入怀中,连声安慰道:“可怜的孩子,你放心,会有人照管你的。”
黄连甲见那修女慈眉善目,又肯怜他,哭得越发厉害,那修女安抚了他好一阵子,方才平静下来。那当母亲的见孩子昏迷不醒,急得不行,又过来相求,外国修女问黄连甲道:“你仔细想想,要是你父亲在,会开什么药给这孩子吃?”
黄连甲想了想,叫那郎中拿了纸笔,开了个药方,道:“应该是这样,还要将金鸡纳霜搭配使用,不过我可不敢让这孩子吃。”
外国修女接过药方,却看不懂,她虽能读写汉语,这中药方哪里是外行能看的东西,当下递给那郎中,那郎中边看边道:“这君臣都和我开的一样,青蒿就是治打摆子的,谁开都……不对啊,这使药也太……天哪,这几味佐药都是毒药啊,这分量也……”
日期:2010-09-21 15:52:23
周围看热闹的有人道:“不是说以毒攻毒吗?”
郎中道:“话是没错,可量差一点就能要人命,我是不敢,人家敢开这样的药方,一剂药下去,若有变化,还会有其它办法顶着,我是不懂,如论如何承担不起,人命关天呐!”
众人议论纷纷时,有个法国神父挤进来,对那修女说了一串洋话,那修女对黄连甲道:“接我们的车来了,我们该走了,我们可以收留你,你愿不愿意随我们一起去?”黄连甲见那修女和蔼可亲,心中存了好感,他若不去势必流落街头,便一连点头答应。那病孩子的母亲见势不妙,又一个劲哀求,那外国修女道:“我是很愿意帮助你,但这个病既然如此难治,这药又有危险,真要是出了人命,谁也承担不起。”
那孩子的母亲见如此说,也呆住了,外国修女又道:“除非你肯立个字据,说明自己承担后果,与我们无关,我就把这药方和奎宁粉都给你。”
那孩子母亲犹豫良久,见自己孩子虽还在昏迷之中,呼吸却顺畅了一些,便道:“我也不识字,不会写这字据。”
修女见这女子穿着不差,似是中等人家出身,不信她不识字,既然她不肯说出死生有命、不牵累他人的话,也不敢造次,便写了一张字条,交与这女子道:“我给你留个地址,你回家和家里人商议,如果他们肯自担责任,我再把这药方和奎宁粉给你。”
那女子哭哭啼啼的接了,外国修女挽了黄连甲的手,与其它修女一起上了驴车,载着行李箱笼去了。
这外国修女,便是玛尔盖嬷嬷,她虽是比利时人,却是这群法国修女的主事。幸好她是比利时南部的瓦隆族,母语就是法国话,否则带着一群法国修女来大清国,还要多学一门语言。她们初到天津,只是租了一所院子,每日上街舍药布道,救济孤儿,黄连甲此后就一直跟随着玛尔盖嬷嬷,数年后,天主教才在东门外盖起仁慈堂,开设施医所、孤儿院,大招无家可归的孤儿,广做善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