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风——几具残尸引发的泼天大祸》
第21节

作者: 孙晓楠295200329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韦三爷听黄连甲说黄拔群已经去世,心中一沉,细问当时经过,尸体又葬在何处。黄连甲一一说了,谈到父亲死在海船之上,依船上规矩,当日就行了海葬,连尸体都没能留得下来。韦三爷暗自沉吟,黄连甲不过十三四岁,四、五年前不过八、九岁,虽然聪明伶俐,毕竟是个小孩子,只怕真不知道黄拔群身在洪门。但黄拔群死在海船上,除了亲生儿子,身边再无可靠之人,不将军费所藏之处告诉黄连甲,还能说给谁知!韦三爷想到这里,好言安抚了黄连甲几句,又道:“黄兄弟临死之时,都和你说过什么,这里面事关重大,你须一字不差的告诉我。”

  日期:2010-09-22 01:27:11
  黄连甲哽咽道:“我爹昏了几日,就去世了,什么话也没留下!”说到这里,心中难受,终于落下泪来。韦三爷见黄连甲哭了出来,只得好言安慰,黄连甲哭了一阵,平静下来,又问道:“你说我父亲是你们会里的,他行医开药铺,还要入会?你们是什么会啊?”
  韦三爷盯着黄连甲,也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还是装傻,盯了片刻,看不出端倪,也不好不答,只得道:“咱们是福建广东两地商会,不但走遍大江南北,连海外也有分号。货物所到之地,连土匪海盗都不敢劫掠,可大大的了不起。这针市街一带,便是我们在天津的落脚地,其它省份的货船来天津,官府收税都是逢百抽三,唯独咱们福建广东的红头‘大眼鸡’商船,不但税花减半,那天津官吏还亲自到针市街码头上放鞭炮迎接。你父亲除了行医,也做些药材生意,是以也属我们商会。”

  黄连甲听他如此说,便问道:“那我父亲在你们这里还有存货吗?若是能换些钱,我也不用在外面受苦了,如今仁慈堂也被烧了,我已经无处可去了!”
  韦三爷想不到黄连甲问出这么一句,愣了愣道:“存货是有一些,倒也不值多少钱,你日后的生计无须担心,自有我们商会照管。但你父亲手里有一笔巨款,是商会托给他在福建办货的,你可知道这笔钱的下落?你父亲有没有告诉你什么?比如一本账簿,或者一个埋东西的所在,还可能是让你长大了去找什么人?”
  日期:2010-09-22 04:21:25
  “什么话都没留下,我说了他昏了数日,就此去了的!” 黄连甲听了这话,对那韦三爷甚是瞧不上,又反问道:“商会要是托我父亲办货,把银子交给我父亲,必会讨一张签名收据,你把这收据拿出来让我瞧瞧,我父亲的字迹,我倒是认不错!”
  韦三爷不防备黄连甲有此一问,顿了一顿,方道:“和你父亲交往多年,彼此信任,哪里还要立什么字据!”黄连甲接道:“老爷子,多亏你把我带到这里,不让我出去,否则我上了大街,人人拉住我,都说我父亲在世时,拿了人家一笔货款,我这几十斤肉加骨头,不管是炖了煮了炸了煎了还是剁碎了汆丸子,都赔不过来!”
  韦三爷见把话说僵了,哈哈一笑,道:“你这娃娃甚有意思,今天累了,我叫人给你送茶饭来,你吃饱了先睡一觉,咱们回头再说。”

  说罢出了屋,将门关上去了,黄连甲拿手顶了顶门,知道外面落了锁,也不叫喊。他四下里看看,这间屋子不大,窗户外面都嵌了铁条,说是客房也可,说是监牢也差不多,想逃出去真不容易。他知道这韦三爷不会伤害连材和站青,也不担心,过了一阵子,听得门响,进来一个大汉,拎着一个提盒,在桌子上摆了一碗炖羊骨头,一碗全羊汤,几个蟹壳黄的烧饼,都是热气腾腾,肉香扑鼻。黄连甲拿起来就吃,吃饱了果真上床去躺了,却毫无睡意,他估计韦三爷可能在暗处窥视,索性躺着不动,心中思付这件事:他家被清廷派兵搜拿,父亲对他说,是因替洪兵余党治伤,才获此大难。如今想来,既然韦三爷盯住自己不放,只怕父亲暗地里真的与洪门帮会有通。回想父亲临终前说过什么,然而思前想后,却无任何遗言,连模棱两可的话也都没有。黄连甲想了一通,毫无头绪,人也乏了,沉沉睡去。

  日期:2010-09-22 22:42:24
  如此过了两天,韦三爷之间来了两次,都没问出什么,这天晚上,黄连甲凑在油灯前,翻看一册闲书话本,韦三爷开门进来,黄连甲放下书问道:“老爷子,你已经问过我那俩兄弟了吧?既然没他们的事,烦你差人把他们俩送昌平去吧。那连材太小,只怕还尿炕呢,你老爷子心眼再好,也不能日日给他洗炕单子。站青呢,脾气不好,说话比我还噎人,留在这里养着,老爷子不但花钱,还要生气。我这里还剩下些墨银,给他们做路费,剩下的钱一半酬劳护送之人,一半留给连材的父母,让他们把站青也收留下来罢了。”

  韦三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是个英雄豪杰,江湖上处事老辣之极,对付小孩子却束手束脚,无可奈何。他当真分别问了两个孩子,知道和军费一事无关。那连材太小,果然还在尿炕,若是有何谎话,谁都看得出来。站青脾气极倔强,几句话一过,就要顶撞人,说厉害了还想和人拼命,虽叫人看着,也是麻烦无比。他已经想过,与其留在这里,还不如差会里得力之人把那两个孩子送走,若是找到连材的家,他家里有何奥妙,也许还能看出些端倪。于是笑道:“这个我已安排妥当,明日便叫去京城的商船带上他们,去昌平找那连材的家人。至于路费什么的,你不必再说,你父亲既然不在人世了,你日后就由我们商会照管,从此就是一家人,做事不分彼此。这是我们商会的规矩,莫说你父亲是神医黄拔群,就算是无名小卒,也不会让你流落江湖。”

  黄连甲道:“如此多谢老爷子了,既然明日便送他们走,就请老爷子带他们过来,我见上一面,嘱咐几句。”
  日期:2010-09-23 02:44:14
  韦三爷叫人去带孩子,不一会,站青和连材都进屋来,见了黄连甲,极是亲热。连材更是扑到黄连甲怀里,大叫连甲哥。黄连甲仔细问了连材,星星点点知道了他家的大致位置,门前有何物事,请韦三爷记了,以便查询。又叮嘱站青,如果连材家肯收留,必要改改脾气,否则天地虽大,容身之处也不多。站青心中也明白,点头应了,两个孩子都有几分舍不得黄连甲。黄连甲掏出身上剩下的银元,分作三分,给两个孩子分了。

  第二天装了货物,韦三爷便叮嘱了会里的两个得力帮手,命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去昌平,仔细办事。黄连甲经韦三爷同意,出门送连材和站青上船。那客栈临河,守着针市街码头,统共几十步路,韦三爷一路之上都挽着黄连甲的手,毫不放松。黄连甲也不挣扎,任他挽着,送连材和站青走后,便回了客栈,自去床上躺了看闲书。
  如此一连数日,办事的回来,称站青半路逃了,办事的想尽了办法,再没找到。至于连材,已经找到他家,是昌平一家剃头铺的孩子,剃头铺在那里惨淡经营了三代,毫无可疑之处。剃头的本来已经死心,如今见儿子失而复得,喜出望外。又见了黄连甲给的十几块银元,更是千恩万谢。韦三爷极是生气,把两个办事的骂了一顿,按会规惩处,却瞒了黄连甲,密令洪门直隶分舵,仔细查访,务必找回站青。

  黄连甲去了一份心事,每日里只是在房里呆着,只找韦三爷多讨些书看。那韦三爷见他不闹着出去,乐得如此,便有求必应,只是着人看守的更加谨慎,唯恐一个疏忽,被这机巧灵变的孩子寻了缝隙,逃了出去。
  如此过了月余,商会的人见黄连甲始终没有逃跑的意思,看守的渐渐懈怠,也开始让黄连甲在院子里面溜达溜达。有一次韦三爷有意做局,叫众人装着有事躲避,大门四开,给黄连甲逃跑的机会,看看这小子打算怎样。黄连甲却在院子里溜达几圈,大门口站了一会,转身回屋看书去了。韦三爷白忙一番,心中存了一个念头,这孩子要么真不知道军费之事,要么就是心机极重,远非寻常孩子可比!自此便密令众人表面懈怠,多给他逃遁之机,暗里加强戒备,总之决计不可让他逃了。

  日期:2010-09-23 05:12:1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