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3节

作者: 恩若瑜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哥快4岁时母亲有了二哥,二哥从小白净嘴巴会說很讨人喜欢,尤其父亲非常开心经常逗玩二哥。
  父母对二哥的重视时常引来大哥的嫉妒,有时背着父母欺侮二哥,二哥会去告狀,所以大哥挨打更多, 每次父母教訓大哥时二哥又总会让父母別打了, 还去保护大哥, 所以他两一路這样走來, 虽然从小打打闹闹其实心里也并无忌恨。
  在二哥10岁后的寒暑假里,两兄弟经常在母亲的吩咐下一起去到外面拾废品贴补家用。
  一次,哥俩跌跌撞撞地从外面背回两大背篓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如此多的玻璃瓶令我很是好奇,大哥抑制不住的得意说是从医院捡到的,二哥显得高兴而有些神秘。
  那次的废品卖了个好价钱,二哥的神秘是因为他捡到一件背带裤,尽管带有血迹可正合他穿,爱美缺穿的二哥悄悄清洗一番自个儿穿了。
  从小我与大哥一起玩耍的记忆并不太多,大哥空闲时更喜欢跑出去找自己的喜欢的伙伴。二哥出现的地方则很快会有小孩聚集起来,我骄傲的跟着二哥屁股后面感觉很是威风得意。

  二哥性格很好,加之能说会道头脑灵活玩的花样很多:爬墙、打仗、捉迷藏。。有他的地方总会有一堆孩子。后来跟着父母的朋友学了些武术更不得了,身边时常围绕的孩子们很是乐意听侯二哥调遣。
  有次大哥翻出一张“我是小娃儿总司令”的字幅交与父亲,熟悉的字迹令父亲很是讶异,叫来二哥通过審訊和再次搜索,找到一摞手掌大小写有名字的毛主席语录和一些现金及食物。
  原來二哥把毛主席语录当作会员证1元钱卖給小孩们(那时的1元算比较多了,相当于現在50元)。那年代食物类:米、面、肉、油都是配票制,人们的生活还很拮据,在发育期的孩子却很嘴馋,他们想出各种方法从家里拿来钱和食物肉类上交給二哥,然后二哥组织游玩时再分享给伙伴们。
  那时他的会员有20来个,几乎一条街一半的适龄小孩都是他的会员,其中包括一些比二哥还大的孩子。这次因为大哥的发现才被父母端掉了二哥的“集团”。 

日期:2010-06-10 13:53:54

  慢班生
  二哥快4岁时母亲生下了我。我的到来终于圆了母亲的梦想。我,带着母亲的期盼就这么幸运地来到这个穷苦的家庭。
  生下我后母亲虽然欣喜,可我的先天并不好(母亲怀孕时只喜欢吃青涩的桃子,其它的东西吃下则呕),而且早产才2000多克,出生后眼睛一直闭着很久都没睁开,母亲一度担心我是个瞎子。
  40多天后当大哥把幼小的我放在凉椅里对我做鬼脸,我居然笑了,父母很讶异地放下手中的活都围了过来,看着我的眼睛居然开启了一条缝隙,那一刻无疑把父母带上了幸福的顶端。
  听母亲讲小時候因为我不淘帶我是最为省心的,更多的听人讲我小時候是个不出声,很少讲話的孩子。我家后门的邻居陈老师发现我反应较为迟缓,建议父母让我上学晚些(8岁多上的1年级)。
  我自己的记忆是喜欢涂鸦绘画,无伦是在地上、墻上、紙上,凡是可以写写画画的地方都会留下我的 “杰作”,小时候每到周末父亲让我们跪在地上例行反省的时候我周围的地面上总会画满图案,弄得父亲总无法严肃起来。

  父母到幼儿园时老师除了说“这孩子绘画真好”就沒其它表揚了,因为我也并不合群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绘画更象是取代了我的思想和语言,并获得过大大小小的一些獎項。
  现在为培养儿子看过好些相关的书籍,从书中的观点以及儿子幼稚园高度的警觉性看来我是属于有自闭症倾向的,我开始讲话也是在3、4岁后。
  父母无限的爱和关怀,逐渐如人所愿我的生长发育正常起来,只是性格一直内向。
  我的文化课除小学三年级前还过得去,后来的成绩愈发不能见人。记忆中父亲并不怎么过多的关心过我们三兄妹的学习, 基本都是順其自然。
  可能父亲当年花很多心思用功学习就为进城, 现在他的孩子学习好不好都不会影响將來成为城里人, 或许他的工作真的繁忙沒时间为我们辅导学习。
  记忆里父亲就曾为二哥辅导过漫画, 早上在父母哥哥们都去上班上学后,我仍在拼命赶写作业已是常景。学习就這样拖拖拉拉勉强考上中学。
  现在想来我也不是太喜欢学习,尤其在数、理、化方面似乎先天缺陷,至今一接触数字我就犯迷糊,也从来不清楚银行卡里有多少钱。
  后来上了初中正是父亲的所在学校,我决心认真学习, 真的很努力的去做一个好学生。可在第一次考試时把我的决心就彻底摧毁。

  那时父亲是我们的历史课老师,为了給父亲赢挣得面子,在我背诵习题差不多后仍在考试时作弊,被当场抓住,也第一次体验有地缝可以钻下去的感觉。
  那以后我的学习干劲象一列奔跑的列車一下給磕了。初一下半期学校实行快慢班制,我被分到了慢班,与一帮同样被赛选下来的同学一班,我们感觉犹如被绝尘而去的汽车丢弃在了站台一般。
  初中学业的心境只能象坐上木板车去追赶那绝尘而去的汽车,而过程总是茫然而无可奈何,最终没能考取高中。落考后母亲一再催促我出去做临工,才开始留恋学校生活的美好。
  好在父亲及时指引方向,认为女孩子多读一些书毕竟是好事, 经多番与母亲争取,最终让我去绵阳就读艺术学校。
  这学校是父亲同事的朋友开办的,不用考试只需学费就能进去。艺校的办学条件并不成熟,先后租用了废弃的厂房和城郊农民的房子做了学校和课室,而老师则是一些兼职或退休老师,无法有一个系统而有提升效果的教程。

  但还是很有好处, 让正置青春期心智未能健全的我等沒跑到社會上胡混, 另一方面还是有加强些許的自尊心。

日期:2010-06-10 15:32:18

  母亲的泼辣
  随着我们兄妹陆续來到人世,父亲27.50块钱的工资已不够家里开销。母亲因为生孩子的缘故无法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只能常年做一些零时工贴补家用,修路、夯土、搬石头、在火葬场煮饭。。。尽管累得吐血母亲仍会拼命去干。
  放工后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仰在门口凉椅上一动也不想动,不善烹饪的父亲总会赶紧煮好面条端出来放进母亲的手中,并在旁边轻轻的给母亲摇起扇子,这样的情景至今仍被小时候对门的邻居津津乐道。
  当我出生后母亲带上我一起上工,干活时把我放到路边,在我的头上脚下点上两盘蚊香以免蚊虫叮咬,休息的间隙母亲給我喂奶。
  后来当我生了孩子时才知道母亲其实根本不擅长帶孩子。

  母亲做事风风火火,是个很泼辣很有效率的人,她的手非常巧,但凡在街上看见別人穿的毛衣很漂亮, 她跟在別人后面走一陣子,回家几天后就能织出一件一模一样的毛衣;她还会无师自通裁剪衣服,我小时的衣服基本都是母亲做的;給自己做旗袍。很庆幸這方面我也有母亲的遺传。
  但是,母亲很粗心是個性子急躁的人,她的嗓门很大,当母亲做好饭时她可以在家后门很大声的吆喝,把几排校舍后面大約一里地远在办公室里正在开会的父亲給叫回家吃饭。
  我们更是恐惧惹母亲生气,她会把最难听的字眼象污水一样很磅礴的向你傾倒而來,一到這种时候我們全都会落荒而逃。
  父亲这方面做得很好,在我的記忆中父母从不曾吵过架,因为每当母亲有生气的苗头父亲总是很迅速地溜去学校备課了。
  当90年代播放电视连续剧《阿信》时,母亲第一次非常热衷的做了粉丝,平素很少流泪的母亲在观看节目时却总会泪流不止甚至哽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