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12-26 00:56:20
创造出属于你的英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又是哪一个哲学家说的废话了,这句话绝对正确,可是对于我们实际生活好象也没什么用。把它套在很多事物上,也是可以说得通的。比如拿英语来说,“世界上没有两句完全相同的英语”,也是强词夺理得通的,因为就算是完全相同的句子和词,也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不同的人口说出来的,具有不同的声音频率,总之,它在上帝服务器上的纪录是不一样的。
不过,抛开哲学上的强辩不说,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确基本上都是唯一的,新的。你可以把你每天说的话纪录一下,你会发现,每天说的话大多数都是上一天没说过的,有很多语言的组合是创新的,每天你总会遇到几个让你觉得值得记下来的创新的语句。特别是善于讲话的那些人,跟他们在一起之所以是有趣的,是因为他们总能带给人新的语言体验。
人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有追求创新的冲动,人的大脑喜欢追求新的信息刺激。
前面说过语境和预期,这对于我们识别语言有重要意义,因为我们总要有一个熟悉的平台,可是我们在这个平台之上又要追求语言的新,因为只有新的语言才能被人记住,才能证明出一个人的存在。
这对于我们理解英语有什么用呢?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英语也是这样一种追求创新的语言,几乎所有的被传播的英语文章,都是一种新的语言,里面都会有很多新的语言的组合,口语也一样。所以,我们要把一个观念改一改,即:过去我们认为所有英文文章和口语里的词组都是“习语”,都是之前书上印过的或者别人讲过的,都是可以在英语辞典里找到的——这是不对的。
英语其实也是一种很随意的语言。如果你认为你说的英语每一句每个词组都要有出处,都得符合“语法”,那你就举步维艰了。实际上这样你说的英语都是在背书,并不是用你自己的脑子说,而是在用其他人的脑子说;你根本不能触景生情,而是在搜肠刮肚;你所掌握的语言材料,也根本没有酝酿发酵,成为你自己的语言。
我们可能过于注意语法正确了。没错,语法正确的确很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英国人通常的表达方式,你说的话他们当然听不懂了,就是错的英语。可是首先我们记得语法形态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你感觉有必要去说某个意思了,你就一定觉得需要用某种语法了。然后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到语言的意义上,要让语言为我们表达意思服务,而不是相反。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的语言规则,我们就应该学会去自由运用它,说出只属于自己的话来。
说出属于自己的话,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要真正掌握那些虚词,to 、from、up、down for、 of、 on、 over、 out之类的,实际上我们并不怕意义明确的名词或动词,我们怕的是这些虚词,这些东西和其它词的组合规律到底是什么?有些词加上一个虚词就形成了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意义的一个新词组,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确有些这样是习语的组合,如have to ,但更多的并不是“习语”,只是它们临时组合而已,这些虚词,也并没有失掉它们拥有的那一点意思,如果你把这当成一个习语,那就进入了误区,
因为你会发现,字典上常常找不到这样的“词组”。比如前一阵有一个电影叫shoot them up,你要想在字典里找shoot up这样一个“习语”可能要失望了,字典里有一个例句,Rents have shot up (租金突然上涨),在这里shot up也不是一个习语,只不过相当于我们说“喷上去”的意思。要理解这部电影的名字,你想一想eat up 就行了——吃光,up在英语里可不是只有“上”的意向。shoot them up就是“用枪全扫光”,中文翻译成“赶尽杀绝”,倒是挺合适的。
在口语中这种情况很常见。我原来看DVD的时候,发现很多类似的现象,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组合,字典里又查不到,所以没法理解。这就是因为把它们当成了习语,其实它们只不过是英美人随意发挥的结果。除非这个新组合形成另外特指的意思,否则它不会进入字典。
但这种“随意”是在“英语智慧”统管下的一种随意,只有符合逻辑的创新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创新,也就是说,它得能顺利地表达意思。
不知道这一段有没有让你放下心中的包袱——我们其实也是可以创造新英语的啊。在建立了一定的“英语智慧”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新组合来,让英国人也眼前一亮,极端的象long time no see已经进入英语中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给英语增加怪异的表达方法,而是要做到象英美人一样,在他们接受的范围内自如随意地使用这种语言,让我们的英语也成为真正的有生命力的英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