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十年,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
第40节作者:
小鹏2011 日期:2010-12-25 08:39:16
零七三 莫奈的两座花园
2009年6月
法国,吉维尼
莫奈作为印象主义画家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两座花园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一座是现实中的花园,由莫奈亲自采种亲自栽培,就在法国小镇吉维尼,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水莲、黄色的金盏花和蓝色鸢尾每年让50万游客趋之若鹜。2008年,莫奈《水莲》系列作品中的一副竟卖出8800万美元的天价。
我坐上从巴黎往西开行的火车,一阵淅沥小雨,如同场景之间的转换幕布,开合之间,巴黎的繁华已完全被法国乡村的沉静取代。
1883年,刚过不惑之年的莫奈也在从巴黎开往西部的火车上被小镇的明媚光线、纷繁色彩和田园风光吸引,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正是这看似偶然的决定标志着那两座花园的正式诞生,但一切来得并非偶然。
莫奈出生于1840年,幼年读书时就对学校所学表现出强烈厌恶,他的反抗方式是在课本边角空白给老师画肖像。他的绘画才华显而易见,于是父亲请来画师教莫奈学画。启蒙老师建议他从对事物的精致描摹转向对色彩和光线的捕捉。而莫奈在阿尔及尔的军旅生涯让他对色彩和光线的理解更加深入,那北非浓烈的阳光和穆斯林浓厚的宗教色彩让他回到法国后也希望能找到一个色彩丰富光线饱满的地方潜心作画。而吉维尼小镇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当我走进莫奈花园,发现这里简直是花世界的联合国大会。莫奈并没有把花园打扮得像传统法式园林般一丝不苟,而是任由各种花木自由生长,因为他非常明确自己对色彩的需要,就是要在粉色郁金香后用橘色桃花做背景,让黄色雏菊后长满更加金黄的向日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饱满丰富的色彩。
后来莫奈觉得一座花园已很难满足自己的绘画需求,于是又买下紧邻的一处空地,开凿出池塘,岸边种上高大乔木,墨绿色的池里种满水莲。在池塘两岸最窄处又建了一座日本桥。按照莫奈的说法,每天日夜晨昏不同时段光线在莲花上都会雕刻出完全不同的质感和纹理,而这种在普通人眼中微小但在画家眼里却十分巨大的差异成为莫奈在美术史留名的根本原因。莫奈晚年足不出户,每天就在自己的花园里随意找个地方支起画架,把色彩和光线映进心中的第一感觉在画布上涂抹。此时莫奈专注于系列作品的创作,光《水莲》就有22副之多,按照莫奈自己的说法,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所以阴影不同,色彩不同。而莲花究竟开出多少瓣花朵,荷尖上又停了几只蜻蜓,则不是他笔下重点。
据说后来莫奈作品在巴黎沙龙展出,一个批评家刻薄地说,“这完全是印象派!完全没有价值!”可后人却用这评语的前半句为无数杰出画家盖棺定论,这包括毕加索、梵高、高更、梵高,而他们的作品究竟是否有价值,看看这几个印象派兄弟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中所占位置就可见一斑了,而看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都以仰视的角度。
花园正对着莫奈老宅,一座精致的淡黄色小楼,被翠绿色的爬山虎藤蔓缠绕。走进老宅发现室内装饰的颜色也炫目好看,孔雀蓝色的卧房,鹅蛋黄色的客厅。当年莫奈站在二楼窗台,看着室内室外两座花园,艺术家的成就感是否会油然而生?
莫奈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们都在讨论我的画并且争先恐后地说他们看懂了,好像看明白是多么重要多么彰显身份的事一样,其实我作画时也不怎么明白,只是对那一瞬间光线和色彩的热爱。
写完莫奈,我的印象派画家之旅也就要告一段落了。我看到梵高的激情,塞尚的突破,莫奈的色彩,还有高更和他的大溪地女人。与他们邂逅,是在旅行前不曾预料的惊喜。
09年的年度旅行持续了70天。坐火车从巴黎到北京,穿越15个国家。
记得2003年2月,我住在巴黎市中心的青年旅馆。下铺是个比利时青年。聊天后得知,他刚刚完成从北京穿越西伯利亚再到欧洲的长途旅行,而采用的交通工具竟然不是飞机而是火车,听着他的侃侃而谈,我羡慕不已。
后来几次乘飞机往返北京与欧洲之间,显示屏上的飞行轨迹总要经过俄罗斯、波罗地海。每一次都对这轨迹经过的苍茫大地浮想联翩。如果有机会,能够坐火车一步一停地慢慢行走,应该又是一段非凡体验。
促成这次旅行的还有一个客观因素,这就是中国人获得签证越来越容易。比如这次我只需拿到申根签证和俄罗斯签证,就能完成穿越15个国家的旅行。如果把时间回调到2004,一到东欧就会感觉寸步难行。
这次选择的路线以自然风光为主,同时兼顾人文风情。无论阿尔卑斯的山风还是托斯卡纳的阳光,无论布拉格的查理桥还是俄罗斯的洋葱头教堂,都在我旅途的调色板上添加了饱满色彩。
日期:2010-12-25 08:40:46
零七四 寻找最地道法式美味
2009年6月
法国,安纳西
每周二、五、日上午,安纳西老城会比平时提前几个小时迎来一天中的高丨潮丨时段,各家店铺也知趣地从下午开始营业,把所有空间都交给从阿尔卑斯山区远道而来赶集的农民。
如果你是摄影师,那一定会被这里丰富的色彩迷得晕头转向。火红的番茄,乳白的大蒜,酱紫的樱桃,五颜六色的橄榄,你会一边疯狂按动快门,一边思忖存储卡是否够用。如果你像我一样对美食缺乏抵抗,那你很快就会为准备一顿丰盛午餐而不得不在各种美味诱惑之间作出艰难取舍。
卖樱桃的女孩很漂亮,背带裤外面套着黑夹克,这朴素打扮让她看起来更显清澈。我问她是否有个姐姐叫玛利亚凯利,她马上开心得合不拢嘴。除了相貌甜美,她家的樱桃个大而实惠,同样个头放到尼斯、戛纳要20欧元一公斤,而她的价钱只是人家的五分之一。
奶酪是因人而异的重口味食物,但是在法国,奶酪其实像我们的味精一样每日必须。集市奶酪店中经营的奶酪不下百种,品质有软有硬,有表面平滑的,也有孔孔相连的,其中最地道的是羊奶奶酪,由阿尔卑斯山上放养的牛羊鲜奶精制而成。
在法国吃饭又怎能缺了长棍面包。当地人管这种外脆里绵的面包叫做“巴盖”,是主食中的主食。经常能看到法国人背包里斜斜地插着一根巴盖,就像背着一把激光剑。
地中海气候栽培的优质橄榄也不能放过,当然还不能放弃醺肠和沙拉。本来干瘪的背包很快就鼓胀成孕妇的肚子。
林林总总买了一条巴盖,切了一小块奶酪,50片醺肠,一斤大樱桃,一盒沙拉,一盒橄榄,加在一起不到20欧元。来到安纳西湖边,把午餐一样一样铺在草地上,光看着绿色上的五彩缤纷,就已然心情大好,再就着阳光一口一口把它们吃掉。恐怕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把摄影师眼中的鲜活色彩过渡到美食家口中的淋漓畅快。
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路边摊到顶级饕餮,我向来来者不拒。记得在印度旅行时,即使每天吃着火车上用报纸裹着的咖喱三角饼,也没有一次感到肠胃不适。可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哪个国家的美食,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法餐,因为它总能给我惊喜。
每次点法餐时菜单上只有主料和配料,就拿羊排来说,由于不同地区出产的羊排品质不同,厨师做法不同,端上餐桌时就会变化出成百上千种花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