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
第28节

作者: 李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韶光心里说:“不知道面对这一幕,牛心里有什么样的感慨?牛在临死的时候,有些牛也许会大彻大悟。估计牛的境界比人就高,以一种非常轻蔑的态度对待人类的小把戏。人总是重视牛辛苦的一生,而忽视它最后挨那一刀的冰凉,其实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何尝不是一样的残酷。”
  日期:2012-02-25 14:08:34

  周韶光想:“动物的生命是那么的卑贱,是掌握在‘权力’手中。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的价值。真正懂得珍惜生命的人,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可是,他们惩罚的却是别人的生命。
  我活着,故我生命还在,活着一天,就是福气,我和我的家人就应该珍惜,就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感谢上帝,感谢我们生活的地方,而去快乐地生活。所以,当我们哭泣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人却没有了脚。当我们没有金钱和地位时,我们发现原来许多人还没有地方居住,我一定要永远记住,知足常乐的人,才会更好的生活。”

  周韶光双手交叉的摸着两臂的双肩,他似乎觉得与牛同命相连,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都在漏水。他心里想:“我的一生悲剧,就是撕开伤口在给别人看,那些流经生命的水,完全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是这些痛苦使我的生命千疮百孔,可是,这些苦难,压不垮我,我要让我的灵魂得到升华。”

  陈大牛拿出了剔骨刀,“屠杀”就要开始了。周韶光根本没有看到这一切是怎么结束的,他几乎是闭着眼睛,扭过头去,帮助干完了杀牛的过程。当陈大牛把下水给他送到大盆里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急忙让旻阳把大盆端进了屋里。
  多少年过去以后,周韶光回忆起的还是那头母牛,它那一双悲凉、忧伤的眼睛。
  一家人都围住了这个大盆,李海燕在心里祈求着上帝保佑。周韶光把手塞进还带着牛体温的五脏里,当他摸到牛胆里那一块像鸡蛋大小一样的牛黄时,眼睛流露出的兴奋和光亮,就像是告诉家里人:“没问题,是牛黄。”周韶光满脸涨的通红,压抑不住高兴的心情,压低了声音说:“今天晚上我们吃牛下水。”小儿子跳起来喊:“吃肉了!吃肉了!”

  这时候,玉顺拿着一块后腿腱子肉,进来说:“我爸爸让我送来一块好牛肉,说是不能亏待了你们。剩下的牛肉,我们拉回家里去分给村民,我爸爸说在这里分肉,怕给周叔叔找麻烦。”说完以后,放下就走。周韶光说:“谢谢你爸爸啊!”陈玉顺头也没回的就走了。
  周韶光小心翼翼地翻开牛胆,用刀慢慢划开,从里面取出大小不一的7块结石。大的如鸡蛋,那小的如卵形、方形、三角形,表面看上去像金黄色或者是黄褐色,呈现出细腻而且有光泽。旻阳问:“爸爸,牛黄在药理上起什么作用?”
  周韶光说:“牛黄的气味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智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外用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天然的牛黄,是救命药,价格高于黄金。”
  周旻阳说:“爸爸是个医生,认为牛黄价值连城。为那100元钱,妈妈差点心痛死,100元钱在农村是我们全家半年的生活费。奶奶劝妈妈说:‘生活再苦点儿,也得让男人们干大事,男人是大山。’妈妈对奶奶说:‘我不是怕花钱,是怕白花钱。’这回可好了,妈妈高兴了,去收拾牛下水了。”
  日期:2012-02-25 16:24:55
  周韶光说:“你去准备一些通草丝、灯心草,再把煅过的牡蛎或者松花粉找来。把牛黄包裹在里面,牛黄需要干燥,最忌风吹日晒,以免裂开。”

  忽然,听见陈家院子里,传出了吵闹声。中华跑进来说:“爸爸,玉顺哥哥的院子里打起来了!”周韶光跟家里人说:“谁也不许出去看热闹,我们管不了别人的闲事。”朝美说:“爸爸,你快来洗吧!这个牛肠子可臭了。”“闻着臭,吃着香,杂碎的营养可丰富了。我来洗,今天我们炖它满满一锅,晚上开斋了!”
  只听见陈家的院子里,吵闹的成了一锅粥,哭声、骂声、吆喝声、响成了一片,一个小时以后才安静下来,渐渐的没有了声响。
  第 八 章
  每天从朝美的房间里传出了读书的朗朗声,陈巧芬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几次的拉着姐姐说:“我也想去读书,姐姐去跟朝美的妈妈说一说,让我也参加吧!行不行?”陈巧珍说:“行!我跟爸爸打声招呼,商量,商量,你去把你的书包找出来。我也想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让爸爸给看孩子。你说,爸爸能同意吗?”“怎么你也去?那么大的岁数,人家不收你。”

  陈巧珍说:“这样吧!我带你去看看李老师收不收。爸爸那一关好过,他挡不住我们两个软磨硬泡,你说是不是?”陈巧芬说:“对!就怕人家不收,嫌咱们麻烦,要是姐姐不去,估计就能收下我,因为我还年岁小一些。你年岁以高,姐姐,还是你别捣乱了。”陈巧珍抱起孩子说:“走!别废话,要不我不管你了。”陈巧芬撅着个嘴,跟着去了周家大院。

  陈巧珍抱住孩子在前面走,陈巧芬在后面跟着。走到朝美的门口,听见中华在高声读书,陈巧珍敲敲窗户说:“李老师,您在吗?”李海燕正在教朝美代数课,回过头去说:“谁呀?请进!”
  陈巧珍把妹妹往前一推,说:“我妹妹也想跟着李老师学习,您看看能不能收下她,现在根本不知道学校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上课。”李海燕说:“欢迎,来吧!把你的学习的书带来,没问题,反正一个羊也是放,一群羊还是放。”
  陈巧芬赶快给李海燕敬个礼,说:“那就谢谢您了,我一会儿就回去取书包,我一定好好学习。”陈巧珍说:“您看我也参加学习行不行?我只想多会一些中国字。”
  周中华说:“怎么大婶儿也来学习呀?我们这里不要大人。”妈妈和朝美笑得弯下了腰,陈巧珍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说:“我只认一些字,不常来,学会了就回家练习,李老师。您看行吗?”李海燕说:“行!你随时来我随时教。”
  朝美跟陈巧珍开玩笑地说:“那姐姐要是来这里学习,我们就都叫你大婶了。”“行!大婶就大婶,那我就是长辈了,更好!”李海燕说:“这样吧!每天的上午,旻阳、玉顺,还有你,有我来辅导你们,让朝美、中华、巧芬他们去写作业。下午,我给小孩子上课。怎么样?”陈巧珍高兴地说:“好!就这么定了,玉顺知道了得乐死。”

  日期:2012-02-25 19:17:29
  李海燕给孩子们留下了作业,回到房间准备做饭,她却发现婆婆没在屋里。于是问正在翻腾药材的周韶光:“妈妈呢?怎么不见了,她是不出院子的。”周韶光说:“去挖野菜了。”李海燕说:“挖野菜干什么?家里的粮食还够吃。”话音刚落,周奶奶迈着“三寸金莲”走了进来,说:“过日子,谁知道明年的收成怎么样?算计不到就受穷。”

  周韶光放下手里的药材,说:“有一首诗:‘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从开春到秋后,田间地头,河畔沟边都杂生着马齿苋、灰灰菜、扫帚菜、米蒿、荠菜等野菜。
  野菜有的开花,花也算不上漂亮,‘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有爱美的乡下女孩,采来米蒿碎碎的黄花,马齿苋艳艳的红花,戴在头上。听过一首童歌吗?‘我在田野采了一朵花,我把春天带回了家。……’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妈妈用野菜蒸出的菜团子。”
  李海燕说:“什么野菜,也就是那些能充饥的野草,甚至是那些能入口的树叶,在因天灾或人祸导致的饥谨大灾之年,成了乡下人名副其实的救命草。这些野菜、野草、树叶生生不息、普普通通的绿色,成了乡下人在那个特殊年代活下去的希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