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36节

作者: 晓柏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特点:以为某种行为方式或者思维方式就是修行,以为某种意识形态就是修行。比如以为吃素就是修行,以为念经,念咒,或对经书恭敬就是修行等。这类人很认真,其实是在一个自己编织的意识形态里,虽然这个形态很漂亮,很风光,但其根还是在自我欺骗和自我催眠,因为没有在心地上下功夫。但他认为自己在心地上下功夫了,以为懂道理就是心地的功夫。

  问题:这类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有问题。还以为自己很精进。用各种看上去很漂亮的形式来包装自己,让外人看上去,自己修行很好,讲佛理也通,做种种佛事也很认真,也在吃素,也在助印经书,甚至还处处帮助他人,在传播“爱”和“弘法”。但这些人都没有在自己的习气上,性格上下功夫。以为学佛就是做某些事,以及思维观念应该怎么样,这句很深。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那些不明白的人。凡有所执着,皆是轮回的根。就如一个人执着于吃素,不修福与慧,下一世可能就是一只草食动物。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法界就是这样,不讲感情。有些人贪玩游戏或贪恋看电视,还给自己戴一个漂亮帽子,说修行在世间,自己不住相。有些人喜欢到处指责他人,还说自己是在度人,法布施。还有些人,把自己喜欢的某个修法,推荐很多人学,不去就不高兴,觉得这是在度众生,这些都是在相互催眠之中。

  优点:作为初学的种种方便方法是可以的。
  (九)“慈悲”型
  特点:就是学佛的人发慈悲心,甚至菩提心。在菩萨面前发愿,愿意帮助众生,愿意帮助一切人,只要受苦受难,都愿意去救度。甚至自我感动得清泪连连。以为这样就可以修佛道。
  问题:自己都没有得度,就想着去度人。这犹如不会游泳的人,跳下水去救人,最终会双双受害。这样的案例,我在网上看到多起了,都是有人发慈悲心,希望帮助改变另一个人,结果惹来无数麻烦,惹火烧身,脱不了干系。有一个同修曾救一个17岁的少年,最后这个少年不做不学,好吃懒做,无理取闹耍横,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最后到处发文章,劝诫大家,自己忏悔,学佛切莫烂慈悲。最近,有一个师兄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愿意以身相许去改变一个人,结果发现只是一厢情愿。切莫以为你很幸运,“慈悲”一下菩萨就会保护你。学佛不是做个老好人,更不是烂慈悲,这样的教训已经很多,切莫以为牺牲自己就能改变他人,一切皆需随顺因缘,切莫强求,切记切记。

  优点:发慈悲心和菩提心,是学大乘法的基础,本身没有错。但智慧没有开发前,妄想度人是愚痴的表现,精神可嘉,行为不可取。
  (十)“说玄道妙”型
  特点:喜欢说玄道妙,喜欢说佛性,空,开悟,如来藏,无我,不住相等。别人说什么都不对。装得很玄乎。好像自己真的已经“空”了。
  问题:真正讲空的,一定要讲有。如果我们顺口讲几句“空”和“无我”,就能悟道成佛,那也太容易了。把一切不明白的东西,都归到空上,那不过是自我欺骗的把戏,谁爱玩玩去吧。空无,空性,性空,空,虽然都有个空字,四个意思完全不同,切莫弄混了。
  优点:好像没有发现啥优点。既不重实修,又不重闻思。
  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快要哭了。天啦,这些方法,都不能修成佛道,我该怎么办啊?!好像我们都没有逃出其中一种方法啊。

  是的,当我明白这些的时候,我也快哭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听说,一个诚心修行证道的人,如果他一直坚持,就一定有真正的善知识来引导他。我相信这句话,期待我的修行之旅中出现传说中的真正的善知识……
  ********************************************
  左手剑师兄的一段话很好,转在后面:
  学佛是去除烦恼的,越学烦恼越多,那就是学错了。

  学佛是去除我执的,总盯着别人,那是学错了。
  学佛是柔软的,别人攻击我,我被侵犯了,那是学错了。
  学佛是向内的,心外求法,总想别人帮,保佑我,那是学错了。
  日期:2012-3-15 9:29:00
  (五)新的曙光——看见业

  寻寻觅觅,我不知道该相信谁。我像一只遍体鳞伤的鸟,已害怕任何的声音。我怕自己再次被误导。我又像一个渴望回家的孩子,知道母亲就在某个地方等我,只是一时迷失了回家的路。
  有一天,群里有一位师兄发“广告”,说有个达照法师,在复旦大学进行佛学开示,并且YY现场直播。我想,复旦大学选的法师,一定不会错得太离谱,于是准备去听听。
  达照法师的声音很好听,从声音上感觉就是一个很正直,很认真的人,这让我更放心。长期的生活经验,我大致听几句别人的话,就能听出这个人说话的水份有多少。
  他讲的很多东西,我已经记不住了。但关于轮回的那部分,我记下来了。我只能凭记忆写,故这不代表他的全部观点。
  他说,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组成,叫四大。在生命形成之初,风先起,比如见异性相吸,激动会喘气。然后火起,比如体温会升高。再之后是水起,身体的分泌活动会增强。最后是地起,有实物相融。四大一组合,男女相互促成会形成新的生命。
  人死亡的顺序与之相反。比如是风最先停,人死呼吸是先停下来的,然后是体温下降,火开始熄。继续下去是水止,比如各种体液停止运作,最后是肉体这个“实物”开始坏烂。四大分解,人即死亡。
  人死以后,什么业比较重,他往往会跟着重的业走。这个业会成为业力,决定你下一世投胎的去处。
  听到这里,我好像找到一丝线索了。那什么是业呢?

  人们把什么都喜欢归到业身上,比如今天腿痛,也说,这是业啊。一会儿不高兴,也说,这是业啊。某人被车撞了,也说这是业啊。甚至有人看学佛视频,看到想睡觉,也说,这是好事,在消业啊。有人钱包掉了,很高兴地说,这下好,掉财消业啊。有人被人骂,反而很高兴,说被人骂是好事,在帮他消业啊……那么,业到底是什么?难道业是一张万能的狗皮膏药,想往哪里贴,就往哪里贴一下?这个东西倒底能看得见,摸得着不?如果本来就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凡事都扔到它的头上,万一扔错了,怎么办?不行,我下决心要搞清楚它是一个什么东西,不能让它蒙在鼓里!

  我看了很多资料,都说得含混不清。总之,就是一个神秘的东西。这可不是我要的啊。我一直找啊找。后来,看网上的推荐,买了一本印顺法师的《成佛之道》,他好象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文章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以今生来说,造作的业,多得难以计算;而过去生中未了的业力,又积压到现在;真是前业未清,后业又来。这样的越来越多,如今生死了,那到底那一种业招受后报呢?这是不能确定的,但不出三大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