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46节

作者: 晓柏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你真正识得了真心,接下来需要安住。识得就如拿了大学入学通知,安住就相当于要去认真读书,不要老逃课,逃来逃去,你求学还是假的。恒定就如你通过读书获得了真正的能力。
  大部分人,刚刚识得的时候,还是恍兮惚兮,如云遮日,并不明朗。这时不要急,急反而容易挫败你的信心,继续修六度四摄,发菩提心,让身心柔软,常处于安宁的状态,多打坐静心。记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段时间之后,你会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明朗,并且能确定了。确定之后,便是做安住的功夫。

  安住非常重要。有些人,看明白一点妙明真心,但以为“得道”了,四处去训导他人,结果自己在展示“我是”、“我能”都不知道,这样被妄念带走了,还需要撞一些南墙才知道回头。
  安住就如我们学自行车,要学会骑上去,坐稳。坐稳就是安住。我们要常住妙明真心,用心听,用心看,用心说,用心做。随时随地,都看着自己的起心动念。习气重的难以看清,所以一定要降服一切习气,习气轻了,细微的才能看见。
  初学者的基本技巧就是先慢半拍。让行动慢下来,要干什么都清清楚楚;让说话慢下来,自己在说什么能清楚地听见。切莫冲动,凡有冲动,皆先慢下来。其次是放松,全然地放松,不要绷紧自己,太紧张只会造作。不冲动的时候,清清楚楚的时候,该做什么,随顺因缘,用心看,认真去做便是了。
  密宗大德奔公甲提倡,“一举一动观自心”,这个做法我也觉得好。无论任何人,这个方法都好用。时时处处,轻轻地观着自己的心,看自己是不是被习气带走了。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迷。随顺因缘,可做一切。做一切时,起用真心。
  四、恒定
  安住的目的是为了恒定,让妙明真心时时作主。这就如骑自行车,骑上去一直稳稳地开了。在修行上,这是修道和证道的过程。

  要让我们的清静本心时时现前。如果发现迷失,不要紧张,轻轻拉回来,长此以往,自然成习惯。
  不要作意想一个“清静本心”出来,以为傻呆呆地不思考,很舒服很安宁,那就是清静本心了,不是那个。找真心的目的不是不动,而是妙用。它本来就不动,所以不需要考虑它动不动,也不需要人为地控制“不动”,它的关键是如何随顺因缘地妙用。
  有人说,别人骂我,打我,我都不动心,我的真心在起用了,你那是忍着的,装出来的。如果一个恶人打你,你又打得赢,且没有后患的情况下,你不还手就是愚痴了,为啥呢?你在助长恶行而不知。所以,要注意核心是妙用,不是不动。
  恒定的过程,就是我们证道的过程,如果发出离心,证的就是一至四果罗汉,证罗汉分四级,八个阶段,相当于每级有个预备段。四果罗汉即了脱分段生死,即出轮回。如果发菩提心,证的是菩萨。前面是一至八地菩萨。八地菩萨,也了脱分段生死,即出轮回。九地,十地,了脱变异生死至成佛。所谓证道顺序,是指一个人体证“自我”消失,融入法界的程度,如果一个人喜欢炫耀他证到几果或几地了,那便是自相矛盾。这并不是不知,而是不执取。

  前面有文章已经讲过,没有真实地发出出离心之前,所发的菩提心是作意的,假的,无法证道。但这个作意的菩提心,对修行也有帮助,但发无妨。
  常有人问,你说这些,你悟道了吗,证几果了或几地菩萨了?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修行尚浅,只见皮毛,尚未深入,所以一直继续跟多位师父学习。写这些文章,主要是看大家兜圈子绕得太辛苦,有些不忍心,故用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把自己的实修实证写出来,供有缘人参考。
  日期:2012-3-19 21:13:00
  (十)被扭曲了的“实相”
  前几节写了缘起,无常,无我,以及妙明真心。我觉得要补充一件事:缘起,无常,无我,苦集灭道等这些基本功的训练与打磨,是我通过空海师父的《阿含解脱道次第》学习的,通过跟他的学习,我参悟明白了上面所写的内容。我知道了一切皆不可住,随时要注意观心,看到自己细微处的各种框框和抓取,要时时开发明觉等。所有的框框和规矩,其实都是抓取,最后都会成为烦恼之源。

  后面的妙明真心部分,是我跟觉普师学习后参悟到的。那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觉普师说,知道“不知道”的是谁?她再问,六祖坛经中的故事,那个静下来等待之中,不思善不思恶的,“主人公”是谁?她这么一点,我就明白了。觉普师的传承是净土宗的,切莫以为净土宗的只会念佛啊!
  空海师父犹如画龙,觉普师父犹如点睛。为不昧师恩,特记录于上。
  人们喜欢随便下结论,认为这是真的,那是假的。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大部分时候,所下的结论都有所偏离。所以,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说到:“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方可信汝意”。意思是,切莫要相信你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不可靠的,除非你证得了阿罗汉果,那时你的观点才可信。不是吓你,真的是这样。

  一、因为分别执着而“产生”的不同世界
  人们因为有好坏,是非,对错的取舍,所以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都认为自己那一部分是对的。比如我这个《自传》,有很多人赞叹,说点醒了梦中人,来感恩;也有人说我妄语,骂我写臭狗屎误人,会掉地狱。
  其实,它就是一篇文章,相信它是有益的人,便能从中获得与他相应的东西,比如修行的进步;相信它是有害的人,便能从中找到嗔恨,比如通过骂人来表达。而它,仅仅是一篇文章,本身不好也不坏。
  人们常常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优点放大,把自己反感的事物的缺点放大,然后看到的,统统是一个哈哈镜般的扭曲世界。所以,你如果想证明一个人是好人,可以找很多理由。如果一个跟他有仇的人想证明他是坏人,一样也可以有很多理由。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都不知不觉。
  每个人的世界,都由不同的东西组装而成,包括自己喜欢的东西,人物,观念,以及风景等等。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划一个圈,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用意识“涂上可爱的颜色”,把这个圈起来的地盘,叫作“自我”。很显然,对于世界来说,这就是井底之蛙般的偏见。

  我常说,我们学佛要实证,没有证实的,既不相相信,也要不反对,不下结论,等待有一天看清楚了,再下结论。这个简单不过的观念,随便一想便知道是对的,但大部分人都难以接受。还告诉我,信佛就是要信,拼了命也要信了再说。殊不知这一信,如果永不求证,这一生都难以见道了。因为太多的乌云挡住了太阳。
  二、因为身体而“产生”的不同世界
  不同的身体形态,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