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47节作者:
晓柏2012 比如鱼儿看到江河是家,会游泳的人看到江湖是游乐场,不会游泳的人看到江河是死亡谷。书中说,饿鬼看到江河是火海,仙女看到江河是琉璃世界。狗看到屎是面包,人看到屎是不净物。
又如,人眼和动物的眼睛,看到的视力范围不一样,人眼所见,不到可见光的1/10。嗅到的东西范围也不一样,听到的范围也不一样。有些动物能看到的图像,听到的声音,人类无法通过肉身去知晓。
不同的众生,所看,所感,所知,都不一样。这就如盲人摸象,每个众生只能摸到靠近自己的那一块,然后把象描绘成他所摸到的那一点的样子。这样对不对,你说呢?
三、世界其实是大脑中的幻相
我们刚走进一个屋子里,感觉比较暗。一会儿之后,感觉亮了起来。屋子的亮度本身没有变,是我们的大脑在“自动计算”,让屋子“亮”了起来。这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大脑看到的不是实相。
其次,我们在梦中也能清楚地“看”到东西,形象都非常鲜明,而我们并不需要睁开眼睛,这说明,大脑中的图像并不依赖于我们的眼睛而存在。注意这个和想象有所不同,梦中的“看”,可是真正的“看”喔。
我们看东西是通过眼睛,传给视神经,再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注意,我们不是用眼睛在看,是用大脑那个黑暗的地方在“看”。那个地方与外面的环境并没有直接联系,这说明,这个图像并不是直接显示的,而是通过计算的,不是实相。计算编译,就有了造假的可能,全靠程序的发挥了。明白这个原理,你便知道梦境,以及幻觉其实很正常。又如我们拍自己眼睛一下,会有冒金星的感觉,并不是真有一个金星在眼前,而是这个动作被大脑翻译成了闪光的金星。
四、因为思维习惯产生的不同世界
因为人们的思维习惯,总是喜欢给一个东西“定性”。网上流传着一个小雕塑,有人说它像鸭子,有人说它像兔子。其实它就是一个雕塑,既像鸭子又像兔子,就是逗你玩的。甚至说,像什么,也是人们自己发生的联想,它本身就是一团东西,什么都不是。人们喜欢发生联想,这也是执取的一种方式。
又如,网上有一个既向左转,又向右转的黑白剪影图,自己可以百度一下“左转右转图”,注意是在旋转着“动”的那个。有人说在向左转,有人说在向右转。后来有人发明了看它向左转和向右转的方法。同样一个图,为什么人们会下出不同的结论呢?这也说明大脑看到的不是实相,而是它的分析和计算。
写这么多,并不是让你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而是说,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以为你看到了世界的实相。实相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留有一份余地,我们才能看到更加广阔、更加真实的世界。我想,这或许是佛陀告诫我们“慎勿信汝意”的目的吧。
日期:2012-3-20 8:56:00
(十一)烦恼障与所知障
一次,听张慧师兄讲课的时候,她说,出轮回,需要断烦恼障;成佛,则需要断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个所知障是什么,当时我一直也没明白。都已经完全融入法界、出轮回了,还有什么“所知”没有断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这些是我的心得,不是书本中来,仅供参考。
人们说,小乘修至阿罗汉,断烦恼障,出轮回。大乘修至十地菩萨以后成佛,断烦恼障与所知障。小乘的是发“出离心”,只求自了,不愿意度他人的“自了汉”;大乘是发“出离心”和“菩提心”,自利利他,愿自己与他人一起成佛的修行者。所谓的小乘学的是“解脱道”,核心是“苦集灭道”;所谓的大乘学的的“菩萨道”,核心是“妙明真心”(空)。说到这里会发现一个问题,大小乘的定义以人的发心作为标准,但人们在谈论时,又往往以所学的法来判断。这其实很矛盾。如果以发“菩提心”作为大乘的标准的话,那么所谓的“小乘”并不存在,因为阿罗汉也必须发“菩提心”,并自利利他。有人说,学“解脱道”的人绝对不会发“愿众生皆成佛”的菩提心,他们的修法决定了。事实上,稍稍了解“解脱道”的人便知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最多只能说,解脱道中所说的佛与菩萨道中所说的佛,有点区别。
所谓的大乘与小乘,是中国汉地佛教,判教时所划分。并不是佛陀本人的观点。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执着。我以“解脱道”来代表人们所称的“小乘”,以“菩萨道”来代表人们所称的“大乘”。
一、解脱道
解脱道的核心是“苦集灭道”,什么意思呢?是指人们的种种自我抓取,种种框框,限制,规矩,认同等,包括粗的,细的以及极细微的,称为“我”和“我所”。因为这种边界性的抓取,违背了法界“无常”与“无我”的基本规律,结果当然会离开他的期望,抓取越多、越大,这种离开的结果也越多越大。因为他的贪执才会抓取,法界给他的回馈是同等的,所以他的痛苦也越大。人们的苦海和梦幻世界就是这样构筑起来的。
要解脱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放下一切的抓取,包括极细微的部分,放下抓取不是扔掉不要(抗拒),而是让结果随顺因缘,让法界自然反馈。完全臣服于法界,成为真正的大自然之子,让自我的“妄想、分别”全部消失,时时处处都随顺因缘,身心柔软,真正地体证到“无我”。
这是一个很容易见效,简单明了,有步奏,安全可靠的修行方法。推荐所有的学佛人都学习一下,推荐教材为《阿含解脱道次第》。因为这的确已经可以让苦海消失,能达到大部分人的目的,破所谓的“烦恼障”。
虽然自我完全臣服于法界,自我的抓取彻底地消失。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尾巴”,还有一个臣服的“人”在,还有一个不再抓取的“人”在。融入法界,还有一个融入的相在。已做到了“不住相”,但还没有“于相离相”。这都非常深了,需要慢慢品味。这就是所说的“所知障”未破。
二、菩萨道
菩萨道的核心即是“妙明真心”,有人把他的本质描述为“空”。我不讲空,因为大家太难懂,直接说可以用的“妙明真心”,更容易理解。大家如果读懂了前文,会发现这个妙明真心,它是离一切相的,都没有一个臣服的“人”在了,直接指向了“空”,自我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了无痕迹。这便是破了“所知障”。如果常住妙明真心,便会发现“苦集灭道”还是表面功夫,如果要相彻底消失还需“临门一脚”。这个所知障如果真正地破除了,常住妙明真心,烦恼障自然不会有,因为它无处可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