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27节

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知道唐教坊许多教坊曲都是乐工收集的民间曲调,这些曲调名一般都保留原地名。《南乡子》就是采集于南乡的曲调,“子”是曲子的简称。原来的“教坊曲”是没有歌词的,文人为使曲调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于是依曲填词,最终形成了“词”这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南乡子》本是舞曲,文人配上歌词后被后人仿效,于是就成了特定的词调了。最早为《南乡子》作词的是欧阳炯和李珣。《花间集》载此调,计欧阳炯八首、李珣十七首,所咏皆是南方风物。

  欧阳炯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南乡子》始作词调另一个人李珣(约855-约930),字德润,生于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其生卒年月不详。李珣的先祖是波斯人,其父随唐僖宗入蜀。李珣少年时很有诗名,以秀才豫宾贡,事蜀主衍。国亡不仕。李珣词风清婉,他作的《南乡子》十七首写南方风土较具特色,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50余首,载《花间集》及《樽前集》中。

  《南乡子》本为单调,五代人填此调字数有增减。冯延已将原调添作双调,成今体的五十六字体。
  元代马钰《莫思乡·继重阳韵》,依律即是《南乡子》
  元代诗人侯善渊写了七首《仙乡子》,依律即是《南乡子》,所以后人把《仙乡子》作为《南乡子》的别名。
  元丘处机有《好离乡》词二首,依律即是《南乡子》,所以后人把《好离乡》作为《南乡子》的别名。
  清人蒋起荣有词名《蕉叶怨》。 所用谱即《南乡子》。后人将《蕉叶怨》作为《南乡子》的别名。
  元代虞集将《南乡子》和《一剪梅》二调组合而成的词调,名《南乡一剪梅》

  此词牌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延巳、李珣俱本此添字,属添字体。
  这个词牌个人更喜欢辛弃疾那首,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鍪,音móu。兜鍪:即头盔,借指士兵。万兜鍪:千军万马。
  日期:2010-10-24 11:35:01

  43、卜算子
  相传唐代骆宾王作诗喜欢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用为调名。(见《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骆宾王(约640~684)唐代诗人。字观光,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故称骆义乌。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骆宾王自幼随父到博昌,从师于张学士、辟吕公,七岁时赋《咏鹅》诗,被传为佳话,时称神童。父骆履元,曾任青州博昌(今山东济南东北)令。可惜父亲早逝,生活窘困,母亲带着他到袞州瑕丘投靠亲友,“藜藿无甘旨之膳”,以致沦落为“市井博徒”。青少年时期落魄无羁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他崇尚侠义,性格豪爽,富于反抗和冒险精神。文如其人,宾王的豪爽及侠义精神自然也现于他的文学及诗歌的创作中。

  青年时代的骆宾王曾在道王李元庆府中任参军、录事之类的小官。适逢乾封元年高宗登泰山封禅,宾王作《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因此被赐为奉礼郎,后又任东台详正学士。咸亨元年,骆宾王以奉礼郎的身份从军西域,正遇薛仁贵战败于大非川,滞戍边塞两年多,回到长安不久又进入蜀地,从军姚州(今云南楚雄一带), 在姚州道大总管李义总府里任书记,随军征战,拟写檄文布告等。上元元年官任武功主簿,后又调任明堂主簿、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升任侍御史。此后不久因事入狱,究其因,据说为“坐赃左迁临海丞”。《新唐书·文艺本传》中却记载为:“武后时,数上疏言事,下除临海丞。” 诗人在狱中作有《萤火赋》、《狱中咏蝉》和《狱中书精通简知己》,屡次诉说自己的冤屈。仪凤四年改年号元调露元年,大赦天下,宾王因此得以出狱,之后又赴幽燕进入幕府。

  调露二年秋天任临海县丞,因郁郁不得志不久弃官而去。嗣圣元年九月,徐敬业起兵扬州,以匡复李唐王朝的名义征讨武则天。骆宾王加入了匡复府在其中任艺文令,此期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名扬天下。 武后读之亦为之惊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的下落不明。史诗记载说法不一,《朝野佥载》称:“宾王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而死。”《本事诗·征异》则说他落发为僧。民间又有他在灵隐寺与宋之问联诗的传说。 骆宾王现存的作品,有《骆临海集》十卷,《全唐诗》中收入其诗三卷,共一百多首。
  另有一说法是取自黄庭坚词“似扶着、卖卜算”,大概是取现在卖卜算命之人的意思。
  据《唐宋词学大辞典》记载,“卜算子”有变体30余种,这个可能是最多变体的词调了。《词谱》以苏轼“缺月挂疏桐”一首为正体。
  宋秦湛《卜算子·春情》因上阙有“极目烟中百尺楼” 句,因易名《百尺楼》
  宋僧如晦《卜算子》因下阙首句有“目断楚天遥”句, 故后人更名为《楚天遥》。
  苏轼《卜算子》,因上阙首句有“缺月挂疏桐”句,故后人更名为《缺月挂疏桐》;因上阙结句有“缥缈孤鸿影”句,故后人更名为《孤鸿》。

  宋无名氏《卜算子》:“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因上阙首句有“蹙破眉峰碧”句,故后人更名为《眉峰碧》。
  宋无名氏酒令《卜算子令》:“我有一枝花,斟我些儿酒。唯愿花心似我心,岁岁长相守。满满泛金杯,重把花来嗅。不愿花枝在我旁,付与他人手。”
  元代道教将《卜算子》改为《黄鹤洞中仙》。
  唐五代钟辐有词名《卜算子慢》:“桃花院落,烟重露寒,寂寞禁烟晴昼。风拂珠帘,还记去年时候。惜春心、不喜闲窗绣。倚屏山、和衣睡觉。醺醺暗消残酒。独倚危阑久。把玉笋偷弹,黛蛾轻斗。一点相思,万般自家甘受。抽金钗、欲买丹青手。写别来、容颜寄与,使知人清瘦。”这是最早见到的《卜算子慢》,见于《唐五代词》,但仅此一首。宋人的作品中有省了“慢”字的,名《卜算子》,例见柳永《乐章集》。

  这个词牌佳作无数,因了周传雄的那首《寂寞沙洲冷》,个人最喜欢的便是苏轼的那首: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陆游的那首: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日期:2010-10-24 14:20:17

  44、贺新郎
  杨湜《古今词话》记载,苏东坡做杭州太守的时候,有一个他非常喜爱的官妓秀兰。这秀兰天性黠慧,善于应对。苏东坡很喜欢她,著名的“参破老僧禅矣”的故事就是苏轼带她而为的。
  大通禅师和苏东坡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一日,苏东坡带着朋友上山逛庙,其中还有官妓秀兰。大通禅师操行高洁,人非斋沐不敢登堂,更别说女人了,大家知道大通和尚的老规矩,就在山门外面等候。苏东坡仗着是大通和尚的老朋友,竟然带着秀兰先进了寺庙。大通和尚一见苏东坡带了一个妓女进来,一脸的不高兴。显出不悦之色,高声念佛:“阿弥陀佛!”

  苏东坡听出了禅师内心的不满与责怪,正想陪个不是,还没来得及开口,大通禅师又沉着脸说:“施主名满天下,何苦如此?来破坏老纳的清规!”
  苏东坡心虚,嘻皮笑脸地说:“禅师若肯把自己诵经的木鱼借给秀兰姑娘,我愿意写一首道歉诗,叫她唱给禅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