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37节

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南唐张泌《浣溪沙》,因上阙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小庭花》
  宋韩淲《浣溪沙》因上阙首句有“芍药荼蘼满院春” 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满院春》

  宋胡铨《浣溪沙》,因下阙结句有“东风寒似夜来些”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东风寒》
  韩淲《浣溪沙》因首句有“一曲西风醉木犀” 句,故易名《醉木犀》
  韩淲《浣溪沙》因上阙首句有“霜后黄花尚自开”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霜菊黄》
  韩淲《浣溪沙》因上阙结句有“广寒曾折最高枝”,故后人易《浣溪沙》为《广寒枝》
  宋王以宁作寿词贺汪周佐夫妇,因为汪周佐夫妇五月六日同一天生日,所以将《浣溪沙》改取调名《庆双椿》而作词贺寿。调名来由取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宋韩淲《浣溪沙》因上阙有“春衫初试薄香罗”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试香罗》

  金丘处机出于弘扬道教的目的,改《浣溪沙》为《玩丹砂》,并作了三首《玩丹砂》
  金王吉昌改《浣溪沙》为《玩溪沙》,并作了四首《玩溪沙》
  宋贺铸《浣溪沙》因下阙结句有“可人风调最多宜”句,故后人易《浣溪沙》为《最多宜》
  宋贺铸《浣溪沙》因下阙结句有“物情唯有醉中真”句,故易名《醉中真》
  另有摊破浣溪沙、减字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浣溪沙慢乃是字数上的增减。

  这个词牌苏轼作得较多,但最有名的当属晏殊的《浣溪沙》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关于这阙词里还有一个故事。据说晏殊三十七岁时一次途经扬州大明寺,对江都县尉王琪在大明寺的题诗十分欣赏,特地请他吃饭。筵席后,两人在花园中闲步。时值春晚,晏殊望着夕阳下的遍地黄花,有感而发:“王兄,我作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几年来,未能对出下句!”王琪抬头,手指天空的飞燕,大声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豁然开朗,拍手叫绝。自此,晏殊常常在众人前戏称王琪是自己老师。

  楼主最喜欢的是纳兰的: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于唐韩偓词,仄韵始自五代南唐李煜。
  日期:2010-10-27 22:03:01
  这是补《卜算子之番外篇》的插图~~

  愚蠢的楼主终于知道“插入图片链接”是嘛玩意了,唉,丢人!!!
  日期:2010-10-28 12:43:54
  这么多广告,楼主有删贴的冲动!!!!!
  ---------------------------------------------
  58、醉花阴
  调见宋毛毛滂《东堂词》,因其词有“人在翠阴中,.....劝君对客杯须覆”,故取其意作词调名。全词如下: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毛滂自幼酷受诗文词赋,宋元丰三年(1080)随父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结识苏辙。七年出任郢州(今湖北钟祥)县尉。元祐时任杭州法曹,元符元年(1098)任武康知县,崇宁元年(1102)由曾布推荐进京为删定官。曾布罢相后,毛滂连坐受审下狱,后流落东京。大观初年(约1108)填词呈宰相蔡京被起用,任登闻鼓院。政和年间任词部员外郎、秀州(今嘉兴市)知州。

  作为文人,毛滂是地位算是不错的,《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诗,“有风发泉涌之致,颇为豪放不羁”;其文,“大气盘礴,汪洋恣肆,得二苏之一鳞半甲”;其词,“潇洒明润”“情韵特胜”。他的诗词文章为苏轼所推重,苏轼认为毛滂的诗文“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堪充文章典丽,可备著述利”(《东堂集》卷六附苏轼荐状语)。

  毛滂精通音律,讲求词的声韵和谐,格律严整,入乐合声,能够咏唱。他的自度曲,除了《醉花阴》、《惜分飞》外,还有《粉蝶儿》,被录于后世《词谱》,成为样板。民国薛砺若将北宋词分为柳永、苏轼、秦观、贺铸、毛滂五大家,称毛滂为“潇洒派之宗祖”,言其人“俯仰自乐、不沾世态”,其词风“潇洒明润”。
  但是这么一位有风致、有成就、有影响的作家,对他的词,有些文学史及词学专著竟只字未提,有些词选本亦一首不录。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毛滂其人在历史上颇受争议。
  毛滂早年受知于苏轼,苏轼在黄州时,毛滂不远千里专程到黄州去谒见东坡。后来东坡入京为官,毛滂曾写书求苏轼举荐,苏轼亦曾回过他《答毛滂书》,推荐他应制举考试。苏轼为他延誉,使他名声大噪,但是后来苏轼倒台,他又立马投靠了苏轼的对立面曾布门下。曾布是曾巩的弟弟,是被列入《宋史·奸臣传》的人,毛滂自称是曾布的弟子,自然也不会有好名声。再后来曾布被蔡京排挤而败落以死,他又打着连襟名义给佞臣蔡京祝寿献媚(蔡京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而毛滂也是“临川王氏婿”,虽然和王安石八杆子打不着一块。)。如果说曾布的坏名声还有些人不是很了解,但“六贼之首”的蔡京大家肯定不陌生。在尊师重道的社会,毛滂这样的墙头草自然被人不齿了。

  王明清《挥麈后录》中的记载对他很是挖苦:蔡卞出守润州的时候,毛滂跟他拉上连襟的关系,“倾心事之惟谨”,极尽奉承之能事。有一回蔡卞家宴,观赏池中的鸳鸯,蔡卞即席赋诗,末句云:“莫学饥鹰饱便飞。”这句诗已经很有嘲讽的味道,“你是有历史问题的人,我可以用你,但别像那饿了的老鹰,吃饱了就飞走啊。”毛滂自然听得明白,他不但与蔡卞陪着笑脸,还厚颜无耻地和了一首诗说道:“贪恋恩波未肯飞。”信誓旦旦的表示忠诚。蔡卞的夫人顿时讥笑道:“岂非适从曾相公池上飞过者耶!”说什么‘未肯飞’,难道不是刚刚从曾布相公的池子里飞过来的?毛滂羞愧得无地自容。 这就是做人不厚道的下场,里外不是人。

  就在毛滂千方百计利用机会认识了当时为宰相的蔡京后,阿谀奉承,丑态毕露,蔡京便赏了他个“登闻鼓院”的小官给他做,后来又提拔他做了词部员外郎和秀州知州。
  许是毛滂到底是个读书人,虽然贪慕虚荣,到底还是有点良心,想起远贬穷荒的苏轼,寄于书信以示问候。这样一来又把蔡京给得罪了,借着“以时政为题的策士”的由头,把他给贬到了太仓,此后不再被用。
  毛滂就是一政治投机客,还是没脑子没骨气的那种。在以人品论定词品的道德评判中,因而使他的词受到学者的冷落,一直鲜为大众熟悉。但是抛开政治因素,毛滂的词确实可称得上北宋一大家,尤其是他的自度曲《醉花阴》和《惜分飞》。他的《惜分飞》影响力更是广为称道,至今无人超越。(下一个再扒)
  《醉花阴》这个词牌最被传诵的当属李清照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