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40节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在中国越是美好的故事越容易被人染上传奇的色彩,所以后人为“张敞画眉”这个故事添了篇前传。
张敞小时候很顽皮。某一天,他看见大街上有一位老人,拿着本本子翻来翻去,身旁围了很多人。张敞很好奇,不知道这位老人在做什么。
日落的时候,人群散去,张敞走到老人身边,问道:“老爷爷,你是干什么的?你手上的那本本子是什么?”
老人笑呵呵地回答:“小娃娃,我叫月下老人,专管人间男女的婚配之事。我这本本子叫《鸳鸯谱》,上面记载了世上所有男女的姓名。谁跟谁最终会成为夫妻,我这本书上全有。”
张敞自是不信,道:“骗人,世上哪有这样的事!”
老人笑呵呵地说:“爷爷没骗人,姻缘本天定,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敞听了,好奇心顿起,问老人道:“那么,是不是我将来的妻子也已经定下了呢?是谁呢?你的书上有吗?”
老人笑呵呵地回答:“当然有,让我查查娃娃将来的妻子是谁。”
老人翻了翻书,然后指着不远处一户人家对张敞说:“娃娃你看,那间屋子门口的摇篮里睡着的女娃就是你将来的妻子。”
“切,骗人!”张敞越发不信。
老人但笑不语,转身离开。老人离开后,张敞的好奇心起。于是蹑手蹑脚地走到那所屋子前,向摇篮里望去。却看到那个小女孩,脸上脏兮兮的,简直丑到极点了。
张敞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如果将来真娶了这个丑女孩做老婆,那这辈子就惨啦。
张敞越想越气,一怒之下捡了块小石头,朝摇篮里的那个小女孩的脸上扔去。小女孩的脸上顿时流出许多血来,哇哇哇地大声哭了起来。做了错事的张敞立马落荒而逃,心里却感到很痛快。
十八年后,张敞做了官,由媒婆介绍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一个大财主的千金,本地首屈一指的大美人。
新婚之夜,其乐融融。张敞见自己的老婆生得果然是花容月貌,心中大喜。一夜欢娱。
第二天,张敞见卸了妆后的新婚妻子坐在镜前,仔细地描着眉毛。细看之下,竟发现老婆的一侧眉角有一道淡淡的疤痕,眉毛短了一截。张敞奇怪道:“夫人,你眉毛怎会这样?”
他夫人恨恨地道:“相公,提起这事我就生气。我小的时候,有一回躺在摇篮里睡觉,爹妈在屋里有事,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屋外。不知哪个缺德鬼,跟我家里有什么仇,竟用一块石头砸在我的眉角上。当时就出了好多血,后来结了疤,眉毛也从此短了一截。”
张敞听了,才突然想起童年时巧遇月下老人的事情,这会儿才真正相信了月下老人所说的“姻缘本天地”的话。
张敞自然不敢告诉妻子这段故事,只是对她说:“夫人,莫要生气了。从今后,我每天早晨都帮你画眉,让你的美丽天天无缺。”
自此以后,张敞便每天帮自己的妻子画眉;夫妇俩终生恩爱,幸福美满。
有诗道:自古夫妻生死随,姻缘一定便难违。张生屋下遗风韵,从此巧妆勤画眉。
这段故事其实是借了唐·李复言的志怪小说《续幽怪录》之《定婚店》的壳,可是我却更愿让他发生在这里。因为自己无知而犯下的错误,让自己的爱人蒙难,但是却愿意执笔画眉抚平爱人的伤痕,这样的故事情节是不是很迷人呢?
历来描写画眉的诗句多不胜数,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新婚女子,梳洗妆罢,低头轻问夫君: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样的场面,该是怎样的旖旎风情呢?
宋姜夔创此词调,曾填一首《戏张仲远》,词咏艳情。《词律》以王沂孙《碧山词》为准。又名《百宜娇》,另有词牌名《百宜娇》,二者无涉。
眉妩·新月
<宋末元初·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 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有碧山、中仙、玉笥山人诸号,会稽(今浙 江绍兴)人。
江山易主,在词人王沂孙那里故国之意仍是一丝扭不断的情结。连新月也被词人赋予了这层含义。在不容置疑的永恒规律面前,词人希冀把握住一种必然。面对宗祖沉沦,今昔巨变之痛,词人借咏新月寄寓了对亡国的哀思。
日期:2010-10-29 17:42:13
62、忆王孙
《楚辞》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刘安《招隐士》里有“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以久留”。后来诗人多用“王孙”、“芳草”作为感景怀人之词。
杜甫诗“短畦带碧草,怅望思王孙”已隐有“忆念王孙”之意了。之后如王维《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刘长卿《经漂母墓》:“王孙旧此游”、贺铸《子夜歌》:“王孙何许音尘”、柳永《荔枝香》“王孙空恁肠断”。
王孙一般泛指贵族子孙,《索隐》注:“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集解》:“如言公子也”。到了后来,也用来尊称一般的青年男子了。
《忆王孙》这个词牌据传是取秦观词《忆王孙·春闺》“萋妻芳草忆王孙”句中的词语为词调名。但这首《忆王孙·春闺》顾从敬《草堂诗余》认为是李重元所作,万树《词律》也将此词归属李重元。
李重元(生卒不详),约1122年(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工词。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收其《忆王孙》词四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
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忆王孙·秋词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
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忆王孙·冬词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
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也有人认为此词是李甲所作,因为李甲字景元,错把李景元作李重元也是有可能的。但《全宋词》载有李甲的词十一首,不见这四首《忆王孙》。《白香词谱》和《钦定词谱》将此词归于秦观。因为时间久远,很难说清这首词的作者究竟是谁了。(鉴于《白香词谱》和《钦定词谱》的影响力较大,我便先把它归到秦观名下吧。)
但“萋妻芳草忆王孙”这句却不是出自此词,而是出自唐代的赵光远。唐·孙棨《北里志》载天水光远题《杨莱儿室》诗:
鱼钥兽环斜掩门,萋萋芳草忆王孙。
醉凭青琐窥韩寿,困掷金梭恼谢鲲。
不夜珠光连玉匣,辟寒钗影落瑶樽。
欲知明惠多情态,役尽江淹别后魂。
光远指赵光远,生平不详,华州刺史赵骘之子,不第而没。
杨莱儿(一作杨菜儿)生卒年不详,字蓬仙,唐代妓女,貌不甚扬,利口敏妙。进士赵光远一见溺之,后为豪家所得。
秦观的《忆王孙·春闺》袭用了《杨莱儿室》诗“萋妻芳草忆王孙”句,调名《忆王孙》便是来源于此。
调名始于此,但曲调却是始于唐吕洞宾,原名《豆叶黄》。
《全唐诗》载吕洞宾《豆叶黄》: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
一个鱼儿无觅处,风和雨,玉龙生甲归天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