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n to be beautiful美由你掌握——解码美丽真相》
第11节

作者: 深色米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特制月桂/油醇醚丨硫丨酸钠/镁混合物月桂醇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十二/十四醇醚(3)丨硫丨酸酯钠盐月桂醇醚(2)丨硫丨酸酯三乙醇胺盐月桂醇醚(2)丨硫丨酸酯铵盐
  月桂醇醚丨硫丨酸酯钠盐月桂醇丨硫丨酸酯三乙醇胺盐
  月桂醇丨硫丨酸酯铵盐月桂醇丨硫丨酸酯单乙醇胺盐仲烷基磺酸盐C12C18醇丨硫丨酸酯钠盐

  月桂醇丨硫丨酸钠盐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
  目前的表面活性剂已经日趋变大,即分子由小分子变成聚酰胺或聚丙烯酸之类的合成大分子,或者直接采用淀粉、多肽、水解纤维素、树胶的改性物等天然大分子。之所以这样简单地说,就是小的容易渗透,伤害大,大的则不容易。也有人认为疏水基越长,支链越少,表面活性剂越温和,这种说法的确有道理,不过也有反例,宝洁公司的一份针对AGS(烷基甘油醚磺酸盐)的研究就指出并不是长链烷基的衍生物,而是八碳烷基的衍生物刺激性最低。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PEG基团、酰胺键或引入水解蛋白、氨基酸结构都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刺激性。复合配方也是一种降低刺激的途径。


日期:2010-08-13 11:51:15

  直接引用中国FDA的文件。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1期) 警惕异维A酸的严重皮肤损害及其他使用风险
  2010年08月11日 发布
  编者按: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国外信息版主要介绍有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安全性信息,分析安全性信息发布的背景及相关技术资料,同时参考通报品种在我国临床使用情况,评估其在我国的安全性。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国外信息版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最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降低或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

  本期通报的品种为异维A酸。由于发现该产品的口服剂型可导致罕见且严重的皮肤损害,国外药品管理部门近期发布了相关警示信息。鉴于此风险在我国临床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异维A酸的其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为使广大医务人员、药品生产企业和公众了解该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特以“国外信息版”形式对该品种的风险进行通报。

    警惕异维A酸的严重皮肤损害及其他使用风险
  异维A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在全球已上市20余年,用于治疗痤疮及角化异常性疾病,包括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近期,国外药品管理当局发布了有关使用异维A酸口服制剂引起严重皮肤损害的安全性信息,鉴于此风险在我国临床使用中也同样存在,且该药品的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发布此信息通报。

  一、国外发布的药品安全性信息
  1、加拿大警示异维A酸口服制剂的严重皮肤损害
  2010年2月,加拿大卫生部网站发布了罗氏制药公司致医务人员的信,提醒他们注意异维A酸(商品名:ACCUTANE,口服制剂)的严重皮肤损害。
  截至2009年11月6日,罗氏公司药品安全数据库**收到66例来自全球的关于成人和儿童使用异维A酸后出现严重皮肤损害的病例报告,包括多形性红斑、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其中两例死亡。虽然大多数病例还存在其他可能引起皮肤反应的危险因素,但不能排除异维A酸和这些严重皮肤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罗氏公司针对此安全性问题对异维A酸产品说明书做出了修订。

  罗氏公司称,在过去25年,全球使用ACCUTANE的患者大约为160万,出现严重皮肤反应的不良事件报告非常罕见。
  2、欧洲药品管理局对异维A酸的皮肤损害进行评估
  鉴于罗氏公司发现的安全性问题,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2010年3月对异维A酸的严重皮肤损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在对其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系统以及文献报道进行审查后,EMA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了44例多形性红斑、15例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5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例。
  其中,多形性红斑是这些严重皮肤反应中最常见的报告病例。超过半数的病例(26例)不具备导致这一皮肤反应的其他原因,其中7例明确显示患者在停止服用异维A酸后不良反应消失,另外4例显示患者在重新接受异维A酸治疗后多形性红斑又再次出现。EMA认为,这些病例已经为证明异维A酸与多形性红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提供了充足的证据。在评估了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例后,EMA称,由于病例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极为有限,以及患者都还存其他可能导致皮肤反应的危险因素,因此尚无法确定异维A酸与这些严重皮肤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根据对已有病例的评价结果,EMA建议在含异维A酸的口服制剂的说明书中增加“多形性红斑”这一不良反应,并建议患者在出现严重皮肤损害时停止用药并就诊。对于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EMA认为将其纳入产品信息的证据还不足,但作为常规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内容,EMA将对企业提交的定期安全性报告进行评估。

  二、异维A酸口服制剂的其他安全性问题及注意事项
  1、致畸作用
  已知异维A酸对人类有严重的致畸作用,包括颅面部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等。已经怀孕、准备怀孕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品。育龄妇女在使用异维A酸前应作妊娠试验,在确保未怀孕的情况下才可开始服药。服药期间及停药后3个月内,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应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国外建议采取两种措施避孕),确保无妊娠。

  2、对精神系统的影响
  异维A酸可能引起精神系统紊乱。患者可出现情绪不稳定、精神异常症状,并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抑郁、自杀观念、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等罕见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在处方异维A酸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史,向患者说明可能造成的严重精神疾患及后果,并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精神状况。
  3、对血脂的影响
  异维A酸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可能产生影响,包括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在国外临床试验中,接受ACCUTANE的患者约25%被报告出现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存在发生高脂血症易感因素,如糖尿病、肥胖、酗酒、吸烟、家族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应权衡异维A酸的用药利弊,长期服用异维A酸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4、良性颅内压升高
  使用异维A酸与良性颅内压(又称假脑瘤)升高有关,并用四环素类抗感染药可能增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进行排查。为了防止假脑瘤的发,应避免同时使用四环素类药品。
  5、其他不良反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