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斋志异》
第7节

作者: 第五支由尔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回到了小区的楼下,我惊讶地发现,楼下熙熙攘攘的人头涌动,如同集市一样热闹非凡。拥挤中,我对门邻居吴阿姨从人群里挤出来,用她很精致的上海口音说:墙薇啊,都在示威啦,你也来赞助下,我们自己的权益要自己维护,是吧。
  示威?我一头雾水。我在吴阿姨的带领下挤过人群,终于抵达了最核心的地方,一个个子高高衣着古板的年轻人正在大声朗读××省物业管理条例,语调非常激昂。我的大脑飞速转动,在五分钟后终于弄明白了两件事,一是昨天夜里本小区连续五户人家遭遇偷窃,愤怒的小区居民联想到往日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终于爆发了本小区第一次居民示威,要求物业公司降低物业收费并对遭窃人家进行赔偿;第二件事呢,就是站在我面前正在高声朗诵的这位,就是我们伟大的业主代表胡七先生,此时这个人头发向后梳成奔儿头,油光锃亮,一条吊脚裤下露出一截雪白的运动袜,袜子下面是一双陈旧变形的黑色皮鞋,最要命的是胡七先生的休闲毛衣被束在裤带里,高扎在几近胸口的位置。我呆呆地看着他,穿越这一片汹涌的抗议声,我想起了那天会议室里他翠绿的头发,唇角的碎钻以及随时会杀死无数少女的眼神,我一定是神经错乱了,可这个胡七,那张古怪的脸孔还是跟那个胡七,是一样的。我趁他发言的空档,我拽了拽他的袖子,不确定地问:你……是胡七?我们……前几天见过?他古板的脸孔浮现出一丝很狡黠的微笑,一闪即没,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从我的身边挤过去,冲进了物业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

  一定是哪里搞错了,自从墙安去世,一切都变得异常的古怪,我的额头莫名其妙多了血痕子,而且据说是鬼相亲,有某只来历不明的鬼看中了我,试图娶我当老婆,一如90年代香港鬼片里烂熟的情节,而好好的店铺里忽然多了一具尸体至今还没有破案,去听课走错教室就算了,最要命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竟然是两种样子。人群喧闹里,我忽然说不出的疲倦,心里涌上无尽的悲凉。

  这样的情绪持续了一个礼拜,这个礼拜竟然一切正常,除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周三的时候,店里收到了一个鎏金铜像和一幅唐嘎。这本来应该算是个正常事吧,因为哪家古董店也都有进有出,最好收得上来也卖得出去,可怎么说呢?古董行的事情是挺复杂的,不象别的生意就徒走货快,一件东西赚个三块五块卖了再补薄利多销。古董行的货都是慢慢收集来的,是几辈子人攒下来一点家当,来得不容易去也不能简单了,要是哪段时间货走得太快反而不是件好事,店里空下来补不进货搞不好反而连店开不下去了。所以古董生意讲究细水长流,一进一出都得琢磨,没有好的货源,店里的东西连卖都也不敢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收比卖更重要,有道是乱世藏黄金,盛世买古董,就是说如今太平盛世古董一天比一天贵,大家都愿意藏不愿意出,所以要是有货收对大部分古董店老板来说绝对是一大喜事。可干嘛要说不正常呢,这事一说你也容易明白,自从鉴宝类的电视节目盛行,老百姓的收藏意识是节节攀升,连以前用过的夜壶也要洗干净仔细研究一下是不是哪朝的瓷器,有了宝贝都恨不得藏严实了,谁还出手呢?一般如今的转让都是行里人自己出让,而周三的这个客人很明显却不是行里人。客人姓王,夹一个公文包,自己说是一个股票经纪。那年股市大好的时候替人赚了大把的钱,后来自己终于抵挡不住诱惑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换了四十万,一把全丢在股市里想发点财。开始股市还好,十一月入冬以后,股市跟秋后的蚂蚱一样一日衰过一日,账户里的四十万变成三十万,三十万变十万,眼见着账户里的十万也剩不了多少了。客人说祖上以前有人信奉佛教,又跟藏教有缘,拜得了藏地上师,上师传下来两大法宝就是这唐嘎和鎏金铜度母。“要不是实在撑不下去了,也不至于变卖祖传的宝贝。”客人神色有点沮丧。

  唐嘎一般画的是藏传佛教里的故事,供奉在寺庙或者信徒的家里,享受香火供养。这副唐嘎是张纸绘唐噶,画着佛主乘象入胎的故事。度母则是观音菩萨在藏地的化身,我请于根生来掌个眼,他一打眼就说两样都是清中期的东西,很快他开了个价,客人竟然也没还,拿着钱就走,丢下我和于根生摸不着深浅地彼此瞪着。于根生又拿出放大镜,仔细端详了一会,又神色凝重地说,本来这东西挺开门的,(开门是古董界的行话,就是一眼真的意思,就是……东西没半点可怀疑的地方)可我压价压得低,按理说他至少该还还价,怎么一字不提就走了,搞得我自己也搞不准了。


2010-7-19 10:04:00

  不晓得谁会是第一个回帖的沙发人呢。。。。。。
  -----------------------------------------------------------------------------------------------------------------------------------------------------------人都是这样,要是自己一点小聪明被人漠视,反过来马上就觉得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己耽误了自己。我大大咧咧地把两样东西丢在柜台里,上了锁,“于叔,管它开门不开门的,就当买工艺品了。”于根生怔了一下,临走千叮万嘱:“你先别出手啊,等下个礼拜我找个专门研究这个的来看看,他刚出差下礼拜才能回来……”于根生跟大部分老百姓都一样,固然有点小来小去的问题,但大面上还是过得去,其实人人都有私心,谁又何尝能大公无私?

  第二件不太正常的事是在古玩鉴定进修班的课上,一个大博物馆出身的专家忽然对我脖子上的挂件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说真的,我脖子上挂的绝对是一种廉价工艺品,但绝对独一无二,之所以说它独一无二,是因为这是我十八岁成人礼那天,墙安送我的礼物,是他亲手制作的。墙安一直是个很很很内敛的人,很少见他表露感情,这点从这个人一辈子没娶到老婆可以见到端倪,那天他回来的很晚,神色也很疲惫,一进门就喊我过来,将这条项链挂在我脖子上,神色里流露出一丝安慰也很快乐的样子,他说他费了很长时间在附近一个琉璃制作坊亲手制作的,从材料配比到刻模塑形都是亲力而为。墙安如同普通爹娘一般仿佛不经意地把我拉扯长大,那是他唯一一次郑重其事送我礼物,从他去世开始,我就一直没有把项链拿下来过。

  一条黑棉粗绳,一个不是很完美的半透明的琉璃挂坠,不知道为什么就引发了进修班的专家莫大的兴趣。有点收藏常识的人都知道,琉璃其实就是古代的玻璃。琉璃也叫流离,据说是战国时期从两河流域经甘肃传入中土的,后来古代人们把透明的琉璃称为玻璃,半透明的小件叫做料器,行里有人认为古代的琉璃就是现代的玻璃,其实两者还是有点差异的,现代的玻璃炼制材料是石英和萤石,含轻金属钙和纳等;而上古的玻璃炼制材料是水晶加金属,含铅和钡等其它金属的。从这个角度说,古代琉璃的制作技法早已经失传,现代人所说的现代琉璃不过是工艺彩色玻璃而已。这位专家姓蒋,主攻明代家具收藏,但是也有个小小的爱好,就是喜欢收藏战国的琉璃珠子,这个小爱好是最近还比较流行的广被小资情调的女收藏夹喜欢的收藏。

  蒋专家一眼就被我那彩色玻璃项链吸引了,在用放大镜观察了几近半小时后,专家用很迷惑的眼神注视着我,详细询问了玻璃项链的来历,在确认了项链的现代身份后,很迷茫地说,“这个工艺,仿佛是古法琉璃工艺哦,这个在哪个工作室制作的知道不?”我抱歉地摇了摇头,他又问,“能不能把这个送给我,或者我买?”我继续抱歉地摇头,人就是这样,无欲则刚,圈里对这样的专家巴不得巴结而后快之,我这样衣食无忧又胸无大志的人就无须那样,我说,“这东西如果不是很重要的纪念品,我就送给你了。”蒋专家不无遗憾地说,“要不你留个电话给我,或者我可以取样检测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