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物质被定义为是元子的差别者性质积累成的差别者,那么,物质的起点,物质定义域的起点就应当从元子作为差别者与其他差别者组成新实体时开始。
由元子作为差别者组成的实体又再次作为差别者和其他差别者组成另一层次的新实体。
当这种层次的积累发展到再也不能继续下去的时候,当差别者的积累不再能继续作为差别者时,差别者积累的模式终结了,也就到达了物质定义域的终点。
在这两个端点之间是物质概念的定义域。
物质的定义域处于差别者定义域之中,是差别者定义域的子集。
4.3.2 物质的性质
如果构成物质实体的差别者也是物质,那么,物质就是由其他的物质以某种特定的元间方式共同组成的。物质成为构成新层次物质的差别者。换言之,物质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层次性的。
然而“物质是由物质组成的”说法是同义反复,要使其有意义,就必须为这条原则设定一个界限,就是说,“最基本物质”的成分不再是物质。
追寻最小物质的旅程将中止于差别形式和差别者的直接统一的元子,这就追寻到了物质定义域的起点。在离开这个极限点的广泛领域中,物质层次性原则有效。
物质层次可以无限积累下去吗?
层次性本身是一种规定性,它把差别者相对稳定地规范在一个确定的关系和位置上。但是,无限层次的积累,就意味着无限的、绝对的规定,要规定所有的差别者。如果所有的差别者都被规定,差别者也就不再能继续作为差别者了。所以,层次的规定性必定是相对的,有限度的。这就是物质定义域的另一条边界,也是物质层次性的极限。
物质层次应是有限的。
在古典哲学里,物质被归纳为“实体的”、“有质量”、“固定的”、“不灭的”、“有广延”、“不可入”、“占据一定空间的”等等一系列性质。
由于物质的层次性,每一个层次的差别者都积累了各自新的特点,不同的古典哲学体系对于物质性质的理解只局限于其当时科学水平所能及的那些物质层次上的性质。除了可以直观的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又发现了等离子态、玻色子凝聚态,以及最近新创生的费米子凝聚态,随着对物质世界更多的了解,越来越难以仅从表象上归纳出物质的一般性质。
“物质”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作为材料性、要素性、“砖块性”的差别者,表示差别和差别形式的绝对承担者。这种对于“绝对性”的期望都只能以另一些绝对者为条件,也只能是相对的。
物质是差别者与差别相对关系中的特例,只有在和差别以及差别形式的相对关系中才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差别者的相对关系中才有意义。
4.3.3 物质要素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物质层次性本身就意味着物质的相对性,因为除了元子这种差别者和差别的直接统一体之外,任何一种物质都由内部的要素、素材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而成。
这样,物质要素首先相对于和自己同处一个实体中的其他要素。素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相对存在。
1、相互作用的结果应使每一个要素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至少保持自己作为独立素材的“质”,保持自己是其所是,保持互相之间的区别。否则,素材之间的关系无限接近,相互之间的差别无限减少,直至发生融合,素材就不再作为素材了。
2、要素之间的区别又必须是有限度的,必须保持在相对密切的关联中,要素之间无限疏远导致相关性趋近于0时,当达到要素之间的相关不再有意义时,就不再能够作为要素。
物质要素要组成一个新的实体,形成新的物质层次,物质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就既不能无限接近,达到相互等同、相互融合的无差别状态,也不能无限疏远,达到彼此不相关的程度。而必须处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相对关系之中。
3、作为差别者的物质只是两种差别者之中的一种,因此,物质作为差别者就不只是与物质性的差别者相对,还与由差别形式凝结成的差别者处于相对之中。
日期:2010-07-29 08:35
4.4 物质与元间的相对性
4.4.1 物质与空间的相对性
差别者之间原先近乎于相对均等的距离和作用程度被改变,变成了一些差别者更紧密的聚集,聚集着的元子集群之间则出现了相对稀疏的差异,出现了新的差别形式,这就是空间,空间是物质实体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元间的一种。
当元子的差别者性充分积累,达到物质生成的程度后,空间成为物质相对位置分布差别的形式,物质处于相对位置差别形式之中也就处于空间差别之中,处于具体的空间形式之中。空间变成了新的差别者。
作为物质实体的差别者并不能和纯粹空间作为差别者,不是和纯粹空间发生相互作用,而是和其他同样也是作为物质实体的差别者处于相对关系之中,被周围的势态所规定。但是差别者之间关于相对位置关系的差别形式相对凝结成一种稳定的势态时,相对位置关系本身作为差别形式,就成了相对独立的差别者。因此,没有什么纯粹的绝对的空间实体自身。空间作为实体,作为新的差别者,只不过是一种物质实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间接形式,是一种相对凝结的势态。
这样,不仅是物质实体产生和创造了空间,形成和规定了空间的形式,同时,物质实体又产生于空间,被空间所规定。物质实体和空间实体相互作为差别者处于对立统一之中。
由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唯一性和整体性,所有实体处于普遍相关中,空间首先是相对普遍的关系形式,物质之间以及与其他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都首先处于普遍的空间关系之中。
物质的层次性导致了空间的层次性。物质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空间的不均匀性,使得空间作为差别者在各个局部、各个层次上不均匀,作为物质的差别者和作为差别形式的空间是两种同样不均匀的差别者。特别是当不同层次的这样两个差别者相互比较时,不均匀性表现得更加突出。
4.4.2 物质与时间的相对性
“过程”的特征是状态变化的次序性,次序性也是一种差别的形式,这就是时间。时间也能成为相对凝结的势态,成为一种元间实体。因此也没有纯粹的时间或者时间本身,有的只是差别者之间变化次序的差别及其差别形式。
起先,是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产生和规定了时间,而不是时间规定了物质差别者。但是,当时间一旦作为差别形式被凝结成实体,就成为了对另外层次物质差别者的势态,也成为了差别者,就形成了对物质差别者的规定性。
另外,任何差别者都处于普遍相互作用的总进程当中,由于总进程的不均衡,又处于某个具体局部的进程内。不同局部里,状态变化更迭的进程不同,局部之间的时间尺度就不会相同。当两个内部状态变化、更迭进程不同的局部相互比较时,就会表现出时间的相对性效应。
4.4.3 物质与速度的相对性
一个实体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次序是时间性的差别。当两个实体各自状态变化的时间间隔相比较时,就可能会发生新的时间差别,这个差别表现出两组时间对于对方时间的度量,表现出相对于自己的时间变化率,这是一种新的、另一层次的差别形式 —— 速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