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屋里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吴向噌地站起来:“吴书记,您不清楚,上川发不了工资的集体单位不下几十个,这口子一开,明天您的办公室就坐满人了……”
吴书记笑道:“我不清楚?我不清楚什么?上川水库动工在即,老人家的位置比你都重要!还有那几十家的连工资都挣不出来什么破单位,还有脸来见我?全加一块也没一个建筑公司重要,统统倒闭算了!吴县你给我记住喽,从今天起你只想水库的事,以水库为纲,明白吗?”
老经理坐在椅子上直搓手,尴尬地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吴书记柔声道:“您老是多少年的老劳模了,别不好意思。今后您有事可以直接来见我,不用通过主管县长或秘书什么的……”接着又转身对张秘书说:“记住写个报告,在下次常委会上通一下:老人家按副县级待遇,等水库建成后,在副县级上退休。”
老经理回公司的时候骑车摇摇晃晃,三次撞马路牙子一次顶了一个老太太的屁股。还好与那老女人相熟,否则还真不好解释。老爷子是被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砸晕了,回到公司还不敢相信这事儿是真的。
甭说老头含糊,职工干部里也没有真信的,慢说整个上川,就是河津全市都算上,压根就没听说过集体单位能转国营的。那天晚上老经理心血来潮,他一说你一听,乐呵乐呵也就算了。
三天以后,好梦成真,县财政局局长亲自坐着县农行的押款车来给建筑公司补发拖欠的工资。身边少来一份红头文件,一个是县委下的文,是批准老经理副县待遇的。而另一个县政府下的文,则跟更多人有关,那就是从现在起,公司员工的工资由县财政支付。还莫名其妙地由县财政拨了五千块钱办公费。
我的天!现场一片欢呼。老经理被激动得不能自已的员工们举起来放在肩上满院子转悠,欢声笑语不断。
以前上川县建筑公司就是个官办的农民建筑队。稍大点的工程甭说自行设计,就是看施工图纸,也得去市里请工程师过来。这家仅靠着几个初中文化“技术员”支撑的草台公司,盼望学建筑专业的大学生过来,盼得眼都蓝了。
武庄上班的第一天就是设计室主任。或者说这个设计室是因他而成立的。典型的因人设事。后来县财政拨了经费,老爷子一下就给设计室投资了一千块。把个武庄和王昆高兴地北都找不着。不但置办各种绘图工具,就连大型一点的装备如拷贝台、晒图板一类的也都解决了。从此上川不但有了第一张自己设计的建筑图纸,还能自行解决所有外来施工图纸的技术难题。
省地质大队被县政府安排在建筑公司吃住上班。武庄和王昆的第二个任务就是陪公司的老经理考察水库现场。仨人的工作很重要,就是提前要跑遍云雾山区的每个沟沟坎坎,一来配合地质队测量地形为水库选址,二来得为将来的外地建筑大军进驻上川作前期准备。武庄有点异想天开,白天扛着测量工具钻山沟,晚上就在设计室里搞水库设计图纸,天天熬得红眼巴喳的。老经理劝他说:“小武啊,搞这么大的工程设计,咱们这样的小公司哪有资质啊,搞了也是白瞎,人家连看都不会看,就给你扔了。你这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武庄想想也是,就扔下了。后来每天晚上给夏青写完信,放下笔就百般烦恼。万般无聊,就又搞起图纸来。王昆也淡的没事,天天过来帮忙。这孩子技校毕业,巴不得跟武庄学点东西。武庄老是想这辈子窝在这个小县城里,这么大的工程恐怕再也碰不到了,即便参与不了设计,利用工作机会自己搞一搞,积累点经验总是好的。老经理见劝他不住,摇摇头也不再管他。日复一日,武庄的设计方案几易其稿,越干越兴奋,越搞越带劲儿。最后实在没法改了,就堆放在墙旮旯里,心想反正也没用,就随它去吧。
日期:2010-12-24 10:57:34
第九章 意外之喜
几个月过去,上川水库筹委会组织专家团评审设计方案,在老经理的斡旋下,武庄也参加了。不过他工作主要是给专家教授们斟茶倒水,做好服务,连旁听的机会都没有。
专家团大都是顶级的业界人士名家,据说首席专家还是科学院院士,拿国务院津贴,老教授叫何满江,一头银发,专门有私人秘书伺候。评审时连本省有名的建筑设计大腕都插不上嘴。
专家组在上川住了五天,每天评审一套方案。五套方案里最低一层的设计资质也是省级的设计院,其他如部署的、华北大区的设计院名气更是不不必多说。上川方面为了赶在雨季山洪爆发之前完成工程,不惜搞多头设计,光设计费就花了上百万。吴双全天生一个大手笔的行家,他要优中选优。正所谓前期多用功,后期多省工。
这时候筹委会总指挥吴双全信心满满,坐在办公室里等着专家们最后筛选一个工期最短、成本最低的最佳方案出来。他指示县招待所大食堂早早备好了十桌庆功宴,自己则神闲气定地坐在办公桌旁品茶。
关于这次大支出悬赏最佳设计方案的事,县委班子和筹委会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大多数人认为用相当于上川全体干部职工多半年的工资总额搞四套方案太浪费了,这种不同意见之争最终被捅到姚占远那里,接到姚书记的电话,吴双全心里很不舒服,这本身就说明自己的班子不是铁板一块。
姚书记用商量的语气询问:“既然阻力这么大,不行就折中一下,搞个二选一或者三选一怎么样?”
“不行!”吴双全断然地说。“您不知道,上川的本地干部太保守僵化,像这么大一个工程,抄起来投资好几个亿,一个好方案与差方案相比,成本上相差一两千万跟玩儿一样。上川人哪见过钱啊,刚刚扔进百十万就红毛眼乍了!再说了,一旦方案工期过长,到时候山洪一来,几个亿都可能扔里头,大处不算小处算,连哪头炕熱都分不清,这不是算娘们帐是什么?”
吴双全劈头盖脸一通连珠炮,连姚书记也给装在里边了。老书记知道他个性坚毅,况且大战在即,不便多讲,赶紧表态说:“那就按你的意思办!不过下边的思想工作还是要做好,紧要关头,团结第一。”
吴双全气还没消:“是的该整整风了!这小小上川穷得叮当响,本地干部不思进取,天天琢磨窝里斗!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不敲打敲打,什么事都干不成!”
吴双全明白俩人说的并不是一个意思。其实他这话多一半是说给姚占远听的,老座子要压得住阵脚,哪能下边一咋呼,上边就乱阵脚?吴双全不想在这个事上和稀泥,扭头就把他和姚书记的对话在县委扩大会上公开了,还点名批评了往上打小报告的人,说是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这件事最终让一个副县长丢官。虽说后来的班子步调统一了许多,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吴双全知道这也等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退路没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必有巨大的反弹。这不是他的一贯风格。
天色渐晚,吴双全觉得这最后一套方案也该审的差不多了,正要叫车过去,周文昌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脸色惨白:“坏啦,坏啦!五套方案全审完了,没有一个过关的,全他妈纸上谈兵!不实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