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
第13节

作者: 西山看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另一派则以上川本地干部为主。这个建议一出,立刻就乱了,上川人一致认为数额太大了,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在实习期内不过百十来块的工资,一万块就是他十年的收入的总和!这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而且各行各业的模范多的是,从来都未曾用金钱奖励过,要是给武庄这么搞,将来他们怎么办?这个口子一开,上川的财政如何负担的起?

  会议进入胶着状态,争论来争论去也争论不出结果。于是大家就都看着吴书记,按惯例一把手大都会综合双方意见,来个一锤定音就完了。可没想到吴双全那头的话都不听,他的意见一说出来,差点把与会的全体都吓趴下。
  “我下面要说的金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跟市委姚书记在电话里同过气……”吴书记面色严肃,语气缓慢之中带着刚毅和不可动摇之气。他的话虽刚说了一半,释放出的信息却非同小可:一,这是我的意见!在上川“我的意见”意味着什么没人不清楚。二,已经跟姚书记说过了,换句话说姚书记也同意。两个含义合起来就是他的意见就是终审判决,板上钉钉的事!

  他用刀子似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会场。室内鸦雀无声,掉颗针都能听得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忐忑地盯着他,好像等待着原子丨弹丨爆炸一样。他憋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异常的表情越发地使大家紧张:“我就纳闷了,平时我们讨论工程项目,成千上亿的也没这样争论过,怎么连区区一个人的奖金问题还要拿到会上讨论?还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你们不觉得好笑吗?”

  周文昌插话说:“反正我觉得挺无聊的。这也说明大家都是俗人,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聊到钱的问题,免不了眼就红了。眼红脸就红,脖子当然就跟着粗了……”
  周文昌蔫不拉差的几句话绵里藏针,所有人的脸都不红了——变白了。吴双全心里暗笑,蔫耷萝卜辣死人!别看老周平时不爱说话,关键时候来上一小句,就够十个人听半拉月的。好了,收拾得差不多了。吴双全清了清嗓子,微笑着一字一句地说:“我的意见是……奖励现金……”
  他停顿了一下,眼睛扫视着全体与会者的表情,突然提高嗓门说:“十万!”
  “嗡——”饶是提前有这么长的铺垫,会场还是一片混乱了。
  吴书记双目炯炯地直视着会场,用阴阳顿挫的语气继续说:“至于说其他的劳模怎么办,我这里明确地表态,今后不管谁再给上川省下七千万资金,我都敢奖励他十万!不,二十万!说话算数。”

  会场上交头接耳,大家不管那一派,一律脸红脖粗,转不过弯来。周文昌也吓一跳。他知道吴书记心里的数肯定小不了,而且也绝对没跟姚书记商量过。姚老爷子快到站了,一切以稳定不出乱子为高,这不符合吴双全的思路。动静一定要搞,而且是爆炸式的。但爆炸与爆炸不同,炮仗也是响,手榴弹也是炸,了不得拉响个丨炸丨药包也行了,乖乖,这老吴怎么丢了一颗原子丨弹丨出来?老书记要是听说了这话,第一个先晕过去。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瞬间的事,吴双全自有它的道理。这时周文昌大声说:“我支持吴书记的意见!既然奖励是为了造声势,那就越轰动越好。而且这点儿奖金与武庄同志所做的贡献相比,九牛一毛!我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要把创世纪人才当成我们的眼睛一样对待,要是武庄同志真娶老婆的时候,我建议五大班子主要成员都要去,带头在县直机关给小武同志凑份子钱。我们就是要在上川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打造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把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人才统统引到上川来……”

  日期:2010-12-25 10:36:32
  第十一章蝉变1
  果然,万人表彰大会上的那张两米五长的巨大汇票复制品的出现,不亚于在会场投放了一颗原子丨弹丨!据说当时上万人里只有两个人没有当场晕倒,一个是个聋子,虽然能看见,却数不过来那汇票上的零;另一个是个瞎子,虽然听得见,但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个让所有与会的听众和各路记者都目瞪口呆的巨奖,旋即成了所有人热议的焦点,其影响之大远远超过表彰大会本身。

  当天晚上,五大班子成员一起齐聚在县招待所,陪武庄和各路记者吃庆功饭,在周文昌的吩咐下,宣传部的同志不失时机地给记者们发了三十块钱的“车马费” ,这在当时还是个创举 ,弄得饭堂内外皆大欢喜、歌舞升平。
  由于那天在县委扩大会议上分歧明显,热情洋溢地参加这次饭局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向吴书记示好和表示悔过的最佳时机,所以无一漏席。
  武庄刚好那天接到夏青的求婚电话,心想这一段瞎忙,实在是对夏青照顾不够,万分地过意不去。交杯换盏间,武庄就委婉地向吴书记提出要与夏青结婚的想法。
  吴双全听了特别高兴,当着众官员和记者的面表示:“这好办,明天一早我就给丽水县的赵书记打电话要人,咱同时派车过去,先把人接过来,留下人事局的同志负责办理调动手续。嗯……她不是老师吗?还是师大毕业的,多棒啊!看你小伙子一表人才,对象肯定错不了!哈哈……人过来后就安排在上川中学上班,这样好不好?”
  武庄乐得直点头说好。周县长插话说:“我让房管局调剂一套房子出来,干脆一周后你们就把婚了。我和吴书记亲自在县招待所给你们举办婚礼,今天在座的都过来……” 扭头对宣传部长老徐说:“你去通知一下记者们,凡乐意搞连续报道的,车马费加倍。婚礼的时候咱发请柬再约他们过来。”
  话说这以后上川各部门都好像是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武庄想办的事,一律绿灯放行,并且要求一,办到三,绝不含糊。
  上川重奖科技人员的事迹,经过电台、电视台以及报纸记者的大力宣传报道,在全省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真的有好些大学毕业生纷纷要求调到上川来,此乃后话。

  再说夏青那天正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在黑板上刚用白丨粉丨笔写下提纲,一回身看见学生们都在扭头朝窗外看,她顺着望过去,发现学校院子里来进来两辆北京212吉普和一辆灰色的伏尔加,好多人同时从车里走出来,校长忙不迭地从男厕所里跑出来,边系裤子边伸手迎接领导的到来。
  岔沟乡虽通电话,但一个长途没有两三个小时接不通。这回也一样,县里的车队都到了,通知的电话却没到,弄得校长特狼狈。岔沟乡穷乡僻壤,孩子们从来没见过这阵仗,干脆一哄而起,可也不上了,一窝蜂挤窗台上看新鲜。
  夏青无奈地摇摇头,在这地方教学就这样,本地老师工资低,学校上着课,家里还种着地,主课在教室里讲,自习课就带着学生给自家干活去了。老师学生自由散漫惯了,一切都叫不得真的。
  夏青干脆也站在学生后面往外看,人群“呼呼啦啦”地随着校长朝办公室走去,走在头里的那个黑胖子她认识,是县文教局人事科的,来岔沟乡就是他给办的手续,人特孬!所有人都挤到屋里去了,只有一个穿大衣戴皮帽的高个子落在后头,挨着教室扒头往里看,好像跟对面教室的老师说了句什么,扭头就朝着这边跑过来。
  夏青紧张地招呼学生:“快快,赶快做回来,领导过来了……”
  学生门也乱了阵脚,相互挤碰着朝座位涌去,还没等坐下,那大个子一脚蹅进屋来:“夏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