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46节

作者: 李幺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17 20:04:52

  【3-19】
  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国军投降了日军,会被安排到后方做伪军,不用干体力活,这是给降兵的待遇。然而,第10军没有投降日军,更没有组织所谓的“先和军”,日本人按照战俘的“待遇”来对待他们,让他们干重体力活。
  卢庆义被日本人关押了两天后,日军押着他和十几个俘虏一起来到城外,收割水稻。他们收割水稻的时候,日军就拿着枪站在高处,如果有人逃跑,就举枪打;如果他们动作慢一点,日军就抡起枪托砸。

  月亮照耀着衣衫褴褛的他们,他们在月光下挥汗如雨。
  卢庆义说,日军只敢在夜晚出动,如果日军白天出动,被陈纳德的飞虎队看到了,就用机枪扫射,日本人对飞虎队怕的要命。
  那时候,衡阳城的日军已经彻底断粮了,他们抢割尚未成熟的稻谷。而那时候,中国南方的水稻还是一年一熟。
  稻谷收割完毕后,留守在衡阳城的日军要转移了,也要带着俘虏一起转移到零陵县。那时候叫零陵县,现在叫永州市,就是柳宗元笔下那个产“异蛇”的地方。

  因为目标太大,日军就将俘虏们分成小队,卢庆义所在的这一队有20个俘虏,由两名日军押着,徒步走向零陵。
  这一路还是昼宿夜行,日本人太害怕飞虎队了。衡阳保卫战中,飞虎队让日军死伤惨重,日军对这些画着鲨鱼的飞机惊惧万分。自从侵华战争开始,日军的飞机总是轰炸中国人,现在,他们终于尝到了挨炸的滋味。
  他们行走了五天后,路过了一个小山村,一个日本兵走进村中抢粮食,村子里的人全吓跑了;一个日本兵看押着他们。卢庆义想跑,可是那个日本兵看押得很紧,一直没有机会。那个进村抢粮食的日本兵也没有抢到多少粮食,放了一把火,把村子点着了。
  一行人继续向前走。
  战俘中有两个人,一直对日本兵俯首帖耳,表现得奴颜婢膝。休息的时候,他们替日本人捶腿,给日本人点烟,让日本人放松了警惕。

  一行人走到山顶的时候,那两个对日本人奴颜婢膝的人走在最后面。突然,他们扭转身,一人抱住了一个日本人,其余的人也突然扭转身,扑过去将日本人压在地上,一顿拳脚,两个鬼子都见了阎王。
  卢庆义说,那一刻大家心有灵犀,觉得到了山顶就要发生事情了,就要打死两个日本人逃跑,而事先谁也没有提议,也没有商量。所以,那两个战友一抱住日本人,大家就围上去群殴,将日本人打死了。
  然后,20名战士沿着山岗走到了山下,天亮后,他们来到了一座村庄,卢庆义向老乡打听武冈县的方向。此前,在电报中,他听到武冈县驻扎有74军一支部队,他想带着战士们先投奔74军。
  一行人又在山中走了很久,却再也没有看到村庄,他们在山中转来转去,迷路了,无法找到通往武冈县的道路。
  这一路上,他们饥肠辘辘,只能采摘野草野果充饥,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被山风吹干,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磨盘一样的山峰。

  就在这时候,一支武装小分队出现了。小分队拿着枪,潜伏在草丛中,等到他们走近了,才突然跳出来。这是国军的一支游击队。抗战时,国军有几十万人打游击,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在敌后牵制敌军。
  卢庆义说,他一看到游击队,终于感到到家了,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很多人当时都哭了。
  他们在武冈县74军军部只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又出发赶往桂林,因为桂林有第10军留守处。我不知道抗战中的留守处是一个什么机构,可能相当于办事处吧,比如某某公司驻某地办事处。也可能是第10军家属留守的一个机构,丈夫在前方打仗,妻子在后方等候。
  从武冈县到桂林七八百公里,他们一路步行,穿山越岭,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桂林。
  当时,第10军已经有几百人从衡阳逃出来,聚集在桂林,大家相见,抱头痛哭。

  王乐平也是在日军转移俘虏的途中,和战友们杀死俘虏逃脱的,他比卢庆义先一步来到桂林。
  不久,第10军留守处的所有人都赶赴重庆。那时候,方先觉在重庆重组第10军。
  衡阳保卫战结束后,童纪统也沦为了战俘,他和15个第10军的战士被日军关在一起,每天给日军的战马割草。有一天,割完草已经到了半夜,他趁日军不备,逃离了衡阳。
  离开了衡阳后,童纪统也向桂林走,没想到走错了方向,辗转来到了遵义。
  他在遵义流浪的时候,听到方先觉在重庆重组第10军的消息,又一路步行到了重庆,重新加入了第10军。
  方先觉又是如何逃离衡阳来到重庆的?
  这是戴笠的功劳。蒋介石得知衡阳失陷后,指使戴笠无论如何也要把方先觉救出来。
日期:2011-01-18 11:44:26

  【3-20】
  第10军炮兵连连长白天霖记录说,衡阳保卫战中,因为连续多日未眠,又和士兵们一起吃烧焦的大米,方先觉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城破后,方先觉“数日未进水米,亦患痢疾,终日卧床不起。”身体的疾病,加上心理的折磨,已经让方先觉无法站立起来,那天天里,他一直卧病在床。
  日军高级指挥官仰慕方先觉的忠勇,派军医为方先觉治病,然而,未见痊愈。日军又从汉口请来当地名医给方先觉治病,仍然不见好转。想来那时候方先觉身陷囹囫,悲愤交加,远非医药所能医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