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50集收视完毕,不吐不快的若干观后感》
第41节

作者: 规划员K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8-30 22:05:13

  晴雯者,“情文”也。虽是老话,倒也振聋发聩,切中要害。
  晴雯不合于人情,不容于世情。她的考语定要从“至情至性”四个字中才能撷取。我之管见,黛玉可谓“至情”,晴雯可谓“至性”。晴雯不谄于上,不媚于下。这不是她量小器窄,或者故作矫情,而是她自有一股芬芳清远的真性情,和不惮于表达自己真性情的独特个性。
  但“真性情”是否就是“真善美”?在小说世界里和现实世界里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有同学之前“痛斥”袭人:说她伪善,说她不断地在算计人,说她为了利益会将对手置之死地。又认为晴雯性情率真,口无遮拦。所以交朋友就一定要交晴雯这样的,万万不可交袭人。想来这位同学涉世未深,难得还保持着一颗爱憎分明的赤子之心。
  但果其然欤?未必啊未必。
  小说的叙事视角有三种: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交替视角(第一、第三人称交替)。第一人称视角与读者的阅读体验进程更为贴合,对于情节和人物的了解是层层递进的。我们从小写作文(记叙文)都是从第一人称开始。但是中长篇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却很难把控,需要相当高超的写作技巧。因此,起点的网络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基本都低于高中生作文平均水平。
  既然不是第一人称视角,那么读者必然会看到很多隐藏在人物背后的情节交待。这类似于戏剧表演方式中的“背白”,角色会把自己的内心活动直接用语言告诉观众,但他舞台上的对手却不知道,还是会猜测、误解、上当。小说中这种“背白”用得多了,就成了文学评论中的一个术语“上帝视角”或谓“先知视角”。
  譬如小说描绘两军对垒,先把甲方的行军布阵描绘一番,但笔锋一转,写道“只当此战稳操胜券,殊不知对手早已埋伏下……”,然后Balabala地描写乙方战略构思。这样两位盖世名将的良苦用心,在读者眼中就变得不值一哂了。
  但这仅是小说中的世界,您可以充作全能上帝,未卜先知、指点江山。真实人生中,哪位同学能开第三人称视角的?甚至打开“上帝视角模式”,把周边人的心思、动机尽收眼底?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位朋友如袭人,态度总是温柔和善,能帮人处且帮人,即使你得罪她,也总能容忍退让。而另一位朋友如晴雯,虽然样样出色,但是脾气急躁,若你无心开罪了她,一张利嘴劈头盖脸就是数落,从无顾忌也不留面子。这样,你还要斥袭人朋友是伪君子,将来总要害你;赞晴雯朋友是真知己,关键处一定能舍身为友。那才叫人摸不着头脑呢。
  所以“袭人坏不坏”的问题,我不再详辩(虽然于我看来,指责多为无端),因为革命狂飙时代的遗毒太深,不易化解。但以晴雯的性情,大观园中都无几个真心朋友。若在现实世界中,更是知己难求了。

  尤其女生,为晴雯抱屈者甚众。然而易地而处,你化身入梦来到晴雯身边。试想她之美貌无双、风流灵巧,都不是你可以比拟的。能不嫉妒她,而真心愿意亲近她的,就算心地纯良。但是她心高气傲,未必把你这个朋友放在眼里。而做事做人方面,她恃才傲物又惫懒不勤,你总要为她遮掩替工。一旦与她有一句不合,她讥你、刺你还算客气,直接把你骂到哑口无言都属平常。这样的朋友,你真能交得下去?

  因此大观园内的多数人,对于晴雯的才貌多是钦服的,也知道晴雯本性不恶。但是真正能亲近这块“暴炭”的又有几个?
日期:2010-08-30 22:08:13

  即使司棋,其言其行似乎更近于蛮横。到底却有小莲花儿和绣桔一干小丫头为她做大闹小厨房的急先锋。晴雯这般的人物,在大观园内也算拔尖的。为何人缘却不佳呢?这是因为“党同伐异”自古皆然,司棋也有自己志趣相投、利益一致的同党。而放眼大观园,晴雯却连一个可结为知己的人都没有。即宝玉待她也算不得“知心”,更不用说“尽心”二字了。
  贾府上下,非主即奴。晴雯是奴,还是赖大这个奴才送给主子贾母的“奴下之奴”。可是,晴雯却是最没有奴性的奴才。她从不甘于为奴,总是在不自觉中要摆脱奴才的身份。这样的她与周围同样为奴,且以事主得宠为荣的奴才们怎么可能走到一处?用天涯的话来说,彼此“三观”不同,晴雯的这股“傲气”,其他丫鬟当然只能酱油、围观了。
  第三十七回文字很能说明问题。秋纹为得了太太的赏赐而得意。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
  好个晴雯,虽话里话外多为挤兑袭人,但我信她“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所言,非是虚词大话。真当其时,她也是个豁得出去的主儿。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晴雯如良犬群中的一头独狼,桀骜不驯虽是难免,佼佼不群的傲气倒也令人钦佩。
  想到曾有同学说:但恨王夫人不肯安排宝玉把晴雯也收了房,否则不就能天随人愿、皆大欢喜?晴雯的志向岂是一个房中侍候的“姨娘”就能招安的?这种眼光只与《红楼幻梦》的作者相同,真真辱没了晴雯的傲骨。
  宝玉维护芳官,曾说过“物不平则鸣”,这句话用在晴雯身上也很使得。晴雯既蒙上天眷顾,生就故此容貌、如此灵巧,却偏偏天道不公,又把她降生为一个低人一等的奴才。所谓“心比天高”和“身为下贱”之间不可逾越的身份鸿沟才是“命运弄人”的悲剧。
  晴雯的性格在我们读者看来固然是可敬可爱。但是设身处地的想来,哪个奴才丫鬟能明白这种离经叛道的“独立人格”呢?而哪个主子小姐又顾得上去了解甚至平等结交一个丫头呢?哪怕她是个不逊于小姐的丫头。再到了老爷、少爷这些男性主子的眼中,除了垂涎于美艳异常的容色之外,真会另眼相看而能心心相印者会有几个?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隔窗看花,我们探花、爱花、怜花。真入了花径,被群芳所迷,为众艳所惑。这个也采,那个也摘。却能有几分心意残留在芙蓉女儿的身上?
  这才是晴雯一生最大的悲剧所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