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孙悟空的真身》
第3节

作者: pingyuanstone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综合以上考察,不难作出结论,镇元子这个人(神),其地位和表现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分裂现象,即级别相当之高,甚至可能达到三清和如来的档次,但是表现得却非常低端,甚至是“卑贱”。如果再考虑到他一连打下10个人参仙果招待观音等人(可与黎山老母对观音的态度比较),还和孙悟空这样的“散仙”结拜兄弟,则更可以确定上述判断。

  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状态,我认为,只能有一种合适的解释,即在《西游记》所构建的这个佛道为主流的世界之中,镇元子处于非常边缘、非常另类的地位。众神佛菩萨对他的态度,很像是笔者这两天重温的经典电影《末代皇帝》中,人们对溥仪的态度。一方面多少还承认你是个贵族,是个人物,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不把你当回事。“敬而远之”是这种态度的一个比较形象的表达。

  这就带出了我的这篇文章的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镇元子究竟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阔过”?后来又为什么“败落”了?
  任何一个团体,家族也好,企业也好,国家也好,它的荣耀和衰落,通常和一个人关系最大,就是它的领导人,一把手。一把手在的时候,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候,这个组织就强大。一把手不在的时候,不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个组织就衰落。
  镇元子是一把手吗?怎么看都不像。那么,万寿山和五庄观的真正的“主人”,究竟是谁?
  很遗憾,翻篇整本《西游记》,你找不出关于这个一把手,这个“主人”的任何直接的叙述。但是,我也无论如何不能相信,作者吴承恩如此细心刻画的一个人物,一个地域,一种存在,竟然和他所构建的全部神佛世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以至于把这个人参果事件从整本书中拿掉,不但情节的连贯性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反而显得远为合理,远为严密。

  万寿山五庄观,是整个西游地理当中的一个“断层”。它究竟为什么会存在?我是相信它存在更加合理呢,还是相反?
  这是我目前面临的一个选择,一个必须作出的选择。如果不作这个选择,就意味着承认吴承恩的构思,和以上引用的所有文字,都是基于一种混乱的思维,和毫无逻辑性的创作。
  这是我不能接受的,相信也是地下有知的吴承恩不能接受的。
  那么,我就必须找到镇元子和人参果树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万寿山的真主人,找到这个曾经辉煌的团队衰落的原因。
  日期:2011-7-9 19:39:00
  正当我感觉到隐隐有一些头绪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索,一条相当重要的线索。
  这条线索的主角是上边已经提到的“黎山老母”。我已经分析了不少高级神仙与镇元子的关系,但没有分析她。“黎山老母”与镇元子有关系吗?书中找不到直接的证据。但是,我们恐怕还记得一件事,就是这个黎山老母,恰好是在取经队伍进入万寿山之前,来对他们的抗女色能力进行测试的。

  这里有两处“不合理”:
  1.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这个“地点”?
  2. 更加不合理的是,为什么是“黎山老母”,而不是其他人?按照无性大象已经无数次证明过的说过,取经工程是一场由西天如来佛祖亲自策划,观音担任项目经理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既然如此,关心取经成员能否经得起环境考验,取经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当然也应该是如来和观音,哪冒出来一个“黎山老母”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搞清楚黎山老母是谁。可是,前边已经说了,整部书中没有这方面的介绍。
  好在,人是活的,其实不用作者介绍,我自己就知道黎山老母可能是谁。黎山老母,又叫骊山老母,她的另一个名字更为所有中国人熟悉----女娲,那是中国人的女性先祖。
  但是,如果就此认定黎山老母就是女娲,那就错了。因为书中对女娲是交待过的,而且,只提到过一次,所以这一次相当关键。是在第35回,银角大王在介绍他那个专吸活人的应声葫芦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
  这句话,颇不好理解,关键是什么叫“解化女娲之名”?但是,无论怎么理解这句话,有一点似乎是确定的,就是在《西游记》的架构中,原来当年进行补天的伟大壮举的,并不是女娲,至少不只是女娲,还有一个“太上老祖”。那么,后边出现在取经四人组面前的黎山老母,究竟是女娲呢,还是这个太上老祖呢?
  看来,依据现存的证据是很难分辨的,那么我们先分析第一种可能性。假如黎山老母就是女娲,那说明什么呢?女娲娘娘为什么如此关心取经团队的素质呢?为什么如此关心他们能否通过“男女大欲”的考验呢?或者,她关心的究竟是取经团队本身,还是他们只差一步就要踏进的“万寿山”??
  难道女娲和万寿山、人参果树之间,曾经有过什么关系?难道在“男女大欲”问题上无法过关,就没有资格踏进万寿山和五庄观?

  说实话,分析到这一层,我已经无法再相信什么“偶然性”了。以上所有的证据,只有一个链条,独一无二的链条,可以把它们串接起来。
  我确定抛出这个链条。
  女娲,是谁?人类的女性先祖,在西方称为 Eve 。
  Eve 为什么关心男女大欲问题?因为她曾经犯下过人类第一次的,也是最大的罪。
  她的罪,是和她的男性伴侣一起,偷吃了一棵树上的果子。
  这种果子的名字,叫做智慧果,人吃了以后,会变得“像神一样”。

  Eve 和这棵树所在的地方,叫做伊甸园(《圣经》),或者叫做“下临诸河的乐园”(《古兰经》)。
  园子的主人,叫做上帝,或者真主(安拉)。
  上帝将 Eve 和 Adam 赶出了园子,派了一个叫做基路伯的手下(据说是个天使),镇守这座园子。
  基路伯就是镇元子。
  智慧果树,就是人参果树,就是开天辟地的“灵根”。只有那唯一的一棵树,与宇宙同寿。
  这就是我的链条,独一无二的链条。正因为它是唯一的,所以我只能相信它是正确的。这就是埋藏在万寿山五庄观下边的惊天秘密。
  但是,问题还没有结束。如果以上推论是正确的,唯一的,那么我就必须解答两个问题,否则《西游记》的整个构思,仍然是混乱的。
  第一个问题:亚当在哪里?
  第二个问题:上帝在哪里?
  日期:2011-7-10 15:47:00
  继续更新:

  ================================
  当笔者准备开始踏上寻找这两位重要男主角的征途时,又一条线索,把我从踌躇满志的状态中拖了出来。
  还是在这一回,人参果的这一回。这真是《西游记》中神奇的一回。
  我发现,清风明月在向唐僧推销人参果遭拒之后,回到宿舍,私下间说了一句话 ----
  “好和尙!真个是西方爱圣临凡,真元不昧。”

  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们知道,唐僧的身份,所有《西游记》的研究者都认为是比较清楚的,当然最清楚的还是那些妖精们,金蝉子转世,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爱圣临凡”是什么意思?
  更奇怪的是,这个概念在全书中,只出现了这一次。那就是说,只有万寿山五庄观的人(通过前边的分析和判断,我们或许应该称之为“乐园系统”,与佛道两系区分开来),持有这个看法。而其他的所有人,包括那些顶级的仙佛,甚至包括如来佛本人,只认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
  那么,究竟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呢?
  我认为,两者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先来看看,“唐僧”作为“金蝉子”,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