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斋志异》
第57节

作者: 第五支由尔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9-8 21:26:00
  按照布告,一家出一男丁。征丁征到悦苏大家时,看他年老体瘦,加上腿肿脚烂,竟然免了他的劳役,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小白追着咬他。敢情是小白通灵,早已经知道采木一事,所以才故意咬伤他让他免受劳役之苦。明白了这一节,悦苏大心里懊恼的要死,看着小白的蛇皮,悦苏大更是寝食难安。不过这生死祸福也或许自有天数,悦苏大的隔壁,是一个四口之家,女人体弱多病卧床已经多年,膝下一双儿女,女儿年方八岁,儿子刚满三年。自从开始征丁伐木,一家就天天啼哭,悦苏大本就心烦,天天听人夜哭心里更加不耐,有一天忽然心想,反正小白已经被自己打死了,自己一个孤家寡人,不如替人顶了劳役,也算积了功德一桩,万一不幸死在山里,也算是给小白抵命了。

  悦苏大这个时候并不知道,有一个马上就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此时也并未睡觉。他就是宋礼。自从接了圣谕,宋礼水陆连程,马不停蹄地赶往四川。此时此刻,他正住在马湖府的一个驿站,独自默默想着心事。
  这次离开应天,他特意拜访过内府一个有名的老木匠,老木匠送给他一句话:天下良木在四川,四川良木在沐州,而沐州的良木则在神楠山。
  相传,神楠山上共有神楠99株,其中一株号称楠王,这些楠木株株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合围都在丈余(一丈大概是3.3米左右),树高十丈不止;而楠王据说成长已近千年,合围有两丈余,树高则近二十丈。如果能伐下神楠山的神楠,北都的主殿梁柱就都解决了。然而,老木匠说,神楠山又叫牺牲山,据说常年被瘴疠笼罩,到处都是毒蛇陷坑,毒蚂蟥处处都有,这山上,从来没有人能进去,偶有牲畜游人误入,都只进不回,所以当地人才叫牺牲山,是说一进此山就如同将自己供奉给神楠山为牲畜。当然,偶尔的天晴,机缘巧合能看到神楠山上一群老树暴晒天光,这样的时机极少。

  各位看官,且容我插上一嘴。楠木是我国的一种特产树种,其产地范围小,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和湖南等海拔1000~1500米的亚热带地区阴湿山谷、山洼及河旁,唯四川、重庆产为最好。楠木木材,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据《博物要览》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楠山色清而木质甚松,惟可做桌凳之类。”这段是说,楠木分香楠、金丝楠和水楠三种。香楠的木质发紫有清香;金丝楠则产于四川的山涧之中,因木纹里有金丝而得名,木材向阳的那面有的有天然形成的人物或者山水图案。水楠则颜色略浅木质略微疏松,只可以做成家具。也确实如此,大部分的明清楠木家具都用水楠,楠木号称木中之王,(今人在嘉木排序中紫檀和花梨在楠木之前),又以金丝楠为王中之王,传说金丝楠木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不用刷漆可万年不腐不蠹,所以,皇家宫殿的建筑多离不开金丝楠。如果各位看官有心,可以到北海公园去看金丝楠大殿,整个大殿所用木料都是金丝楠,这样的大殿在承德避暑山庄也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木头发出深牙黄的光泽淡淡泛着宝光。还有,北京故宫里也多用金丝楠,象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等重要建筑都可以看到金丝楠的踪影。

2010-9-8 21:31:00
  既然“无楠不能殿”,宋礼惦记着神楠山的楠木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那不是一般的楠木,而是号称“楠木之王”的金丝楠。然而宋礼也知道,这些楠木株株都有百年之龄,得天地之造化,早已经不是一般的树木,要想顺利砍下运送去北京,不知道要费多少心机用多少心血。
  一大早,他就去马湖府衙,找知府安长山商议。安长山算是地方上的世袭土司,为人并无多少见识,但应传而来的沐州长官司悦谨直倒是个得体的人,他进言:“要想进神楠山采木,必须有几件事要事先准备妥当。第一,是要有领路人,虽说到了下官治下的白山坪,已离神楠山不远,但仍需开路,否则物资断不能进去,这要寻一个领路人,这个下官心里已有打算,下官有个本家亲戚终年在山里游荡,若论山势水脉他是最熟悉不过;第二,神楠山里据说群蛇盘绕,其中不乏毒性猛烈伤人即死之类,要想顺利进山必须用药驱蛇,这个从大人入蜀下官已经开始责令准备,但用药数量巨大,恐怕还要费些时日;还有一事,下官百思不得其法,神楠山终年烟笼雾罩,处处都是瘴疠之气,而且一年四季瘴疠不同,春天有青草瘴,夏天有夏汛瘴,秋天有新禾瘴,冬天有黄茅瘴;不仅有这些,杜鹃开花有杜鹃瘴,蛇虫交配有蛇虫瘴,还有沙瘴、水瘴、洞瘴……”

  宋礼是河南人,对四川的瘴气只有耳闻,一时也没有对策,又问,“可否备下治瘴之药,要有人犯瘴,则以汤药医之。”
  众人皆摇头。悦谨直又说,“大人可能不知,这不同的瘴气,侵人之后症状各自不同,有的喉咙肿痛无法呼吸重则因而憋死,有的浑身溃烂瘙痒而死,有的腹胀如鼓不能饮食,有的腹泻不止脱水而亡。即使所有的药都备齐,还有一种瘴气,当地人叫做瘴母,只听说其气若华,绚如桃花,但遇则必死,无人能幸免啊。”
  良久,宋礼说,“坐思良策,犹如束手待毙,不妨先将路开出,将一应物资先运到山下,至于瘴气,我们实地考察过后再议对策……”
2010-9-8 21:33: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