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18 16:21:00
更新(简体中文版)
===========================
6. 孙悟空最终被什么制服?
由以上分析可知,孙悟空的实际战斗能力,远远不只是菩提祖师教给他的两到三种。一方面,他的能力未必是他一开始就能意识到,并且在战斗中主动地投入使用的;另一方面,他还能一边作战,一边学习,越战越强。这几种能力的总和,已经使他成为整个宇宙内难有敌手的强势人物。那么,这样一个人物,还有谁可能击败他,甚至制服他呢?
我们来看看孙悟空的第一次“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起。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稍头钉住。
可见,整个战局的急转直下,就是源于孙悟空看见了己方军队的“惊散”。关于这一点,作者还有更细致的描述,包括“可怜冲散妖猴四健将,捉拿灵怪二三千!”“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抛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显然,作者如同感同身受一般,描写了众猴的惊恐、可怜和失去战斗意志逃生的状态。我们还记得,在前一天,当四健将对他哭诉,说独角鬼王和72洞妖王都已被捉走时,孙悟空还很平静地表示,“胜负乃兵家之常”“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等等,颇有名将风范。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同类”也就是嫡系部队还一个都没有受伤和被擒,有他们在,他自己的底气就会足很多,因为相信自己的同类最与自己同心同德。另一方面,他与五大天王和哪吒激战正酣,72洞妖王虽然被擒,但战场表现至少是勇敢的,没有惊慌和散乱。他更加没有注意到,他所信任的那些同类们,却一个个“深藏在水帘洞底”,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
现在,他终于亲眼看到在二郎神手下的“草头神”、鹰、犬、弓箭等低级别武器的攻击下,己方的猴军瞬间溃不成军的惨状。在这一刻,他所一直拥有并依赖的强大的信心开始崩蹋了。我们知道,孙悟空自学成仙术以后,“信心”一直是支撑他一举一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除了对他自己武力的信心,恐怕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的信心,是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正义性的信心。他相信自己是杰出的领导人,能够将整个天庭纳入正常的、合理的秩序和局面。而现在,他发现自己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花果山,都无法真正动员起来,那些在平时与他一起吃喝享乐、威风八面的“战友”,原来从心底里与他所追求的价值背道而驰。
忽然明白自己从始至终是孤军奋战的孙悟空,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连与几个人类将军战斗的勇气都没有了,只是一味的变化逃生。一个人,哪怕是像孙悟空这样天生的神人,一旦失去了信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 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龍踵。
在这一刻,孙悟空陷入了生平最大的信仰危机----一种对自已的“本份”的茫然。当他有意无意地变成一只花鸨的时候,他已经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人,也就不再需要人类的面子和礼仪。问题是,不是人,又该是什么呢?或者更重要的是,你有可能把自己变化成什么呢?
孙悟空发现,他无论怎样变化都行不通了。当那个叫做金钢琢的东西,不偏不倚地打中了这只“金猴”的头顶时,他如同一个泼妇,跌在地上向一只狗发出绝望的辱骂。“七圣”捉住了孙悟空,然后用一把勾刀刺穿他的琵琶骨,使他不能再有变化。其实这一细节仍值得反思:骨头被刺穿,为何会使他失去变化的能力?有两种可能性。第一,骨肉被刺产生的剧痛,使他无法再进入灵魂出窍所需要的某种状态。第二,即使他变化了,由于大骨被穿,那么别人也就轻易地能够识别出真假,那么变化的意义就失去了。
当然,我们很快知道,孙悟空信心的丧失只是暂时的。因为他颇有些古怪地发现,竟然是在自己被捕而失去战斗力之后,他的真正强大的一面----物质的肉体的力量----才第一次显露出来!
在这个问题上,连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都发生了严重误判。他对玉帝分析说,孙悟空之所以金钢不坏,是因为吃了蟠桃和他的仙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判,显然是因为孙悟空的情况超出了这位道教始祖的知识范畴。(当然,我们暂时无法知道元始天尊对孙悟空的来历知道多少,以及他计划和镇元子讨论的那个“混元道果”,和孙悟空有没有关系)那么,作为佛教一系的代表人物的释迦牟尼,会不会发生这种误判呢?
有可能会。也有可能不会。但是如来佛很谨慎,一见面就直接询问:
· “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