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50集收视完毕,不吐不快的若干观后感》
第50节

作者: 规划员K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9-11 01:51:07

  对于从来不读武侠小说的同学们,实在抱歉。
  楼主以自己的个人爱好妄断了大家的阅读兴趣。直接把金庸的十五部小说当作咱中学课外阅读的辅助教材。因此本贴在以前就经常喜欢拿“金学”来比附“红学”。本次八贾母她老人家,又硬拉着韦爵爷来凑趣。这下开了篇,只能把本段讲完了。好在不涉及金庸小说的具体情节,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今天写的内容,可能扯得比较远。还会有一些佛学的专门典故。同学们务必耐心往下看。
  咱们还是得从《天龙八部》说起,金庸在这部小说的前言里大致的介绍了这个名字的由来,以及“天众”、“龙众”、“夜叉”、“阿修罗”等八个部众的神怪。具体请同学们度娘,我就不罗嗦了。若说书中以哪些人物分别对应这八部众,是个有趣的话题,留待我将来专贴八金庸的时候再说。
  今日只说这“天众”。“天”在此处是个佛教专门用语,和汉字中一般的意义不同。梵文写作Deva,音译为“提婆”。“天”的第一种意思是指“有情众生”之一,也是其中最高等、最优越的种族。金庸说“天”就是“天神”,这是个比较容易让大家明白的说法。但是会产生歧义。因为说起“天神”,大家想到的要么是中国神话里的盘古、共工、祝融、女娲,要么是希腊神话里的宙斯、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这些天神或者是人类的远祖;或者分门别类地掌管着人间世界的具体事务,比如生死、爱情、农业、战争、水火。

  但是“天”却有些不一样,虽然部分的“天”确实原来是印度教中的“天神”,比如帝释天、大梵天、四大天王(持国天、广目天、增长天、多闻天)等等。后来也在佛教世界里担任护法神。但是更多的“天”,或者按照汉语的习惯称为“天人”和“天众”(指群体)者,也只是一种生命形式。和“人”一样,但是“天人”的生命更为高一阶层罢了。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薰天香,飞行于虚空。以多披挂璎珞,飞于天空,所以又称为飞天。天人的寿命极长,可以达到人类的四亿多年。

  虽然“天人”的生命形式、生活方式、寿命长度比之普通的“人”,要高出不知多少倍。但佛家所谓“十道”,前四道为“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这四圣皆超脱了生死轮回;后六道为“有情众生”: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天人”仍然是“有情众生”之一,也就是说“天人”若没有参悟而进入“四圣”的行列,就仍然会堕入“六道轮回”之中,会变为凡人、畜生,甚至堕入饿鬼道、地狱道。

  而“天人”虽然一生风光无限,但是临终之前的景象却特别令人警醒。因为“天人”临终时会出现种种“衰相”。也就是通常说的“天人五衰”。先是“小五衰相”,这个时候“如遇殊胜之善根,仍有转机之可能”。及至“大五衰相”,就是“天人”面对死亡的时刻了,没有转机了。
  大五衰相:
  其一是衣服垢秽,本来天人的衣服光洁曼妙,但命终时,就会开始生出脏垢。
  其二是头上华萎,天众平日总是顶著明媚的华冠,但命终之际,这些华冠都会慢慢凋萎。
  其三是腋下流汗,照说天人平日身体是非常洁净的,但临命终时,两腋就会开始流汗。
  其四是身体臭秽,香洁的身体不再,而发出难闻的气味。

  其五是不乐本座,本来天人过的是最安乐的生活,但是到了命终,却不安於座,甚至感到厌倦不耐。
  因为天人平日过着极为享乐的生活,平均寿命又极长,因此很容易产生“常、乐、我、净”的“颠倒想”。也就是说会迷恋于这种极乐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相信这种生活是真实的、久远的(佛家认为这种世界观是错误的,与“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世界真实本质背道而驰)。而一旦临到天人五衰的境界,极乐生活即将破灭,天人就很容易起“嗔心”,也就很难不堕入“畜生、饿鬼、地狱”那些恶道了。

  佛经的譬喻,其目标还是真实的人间世界。所谓“天人”也好,“天人五衰”也好。不过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
日期:2010-09-11 01:53:27

  原本想从“天人”引入金庸小说的创作思想,再切入《红楼梦》和贾母的“正题”。结果因为需要说明一些佛教用语,越扯越多。这个部分今天无论如何不可能写完了。索性今天先写这一点,明、后天再慢慢来吧。
  可能多数同学不太接触佛学思想,其实这些东西很有趣。只是要三言两语的简单介绍讲清楚,困难很大。我尽力压缩,但往往一个概念牵扯到另一个概念,需要不断解释。同学们放心,聊这些内容和《红楼梦》原著是有关联的。
  再补充说明一下我的写贴状态:有同学之前猜测,楼主事先有个大纲,会写到哪些人物心里有谱。对于这个人物分析,也会事先谋篇布局。
  惭愧,惭愧。这位同学实在高看我了。楼主开八人物完全是随意的。前天写贾母,就是当天临时决定的。贾母之后是贾敏,这是糖糖同学布置的“作业”。因为人物主题都系无定,所以更谈不上对人物分析胸有成竹了。

  对于《红楼梦》人物,自然是极熟悉的,虽然最后一次通读原著大约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因为我看《红楼梦》相关的书籍比较多,这次写贴,就想刻意找出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人物。说出的话,不怕说错,但怕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因此,我写贴,基本就是当天本人最新鲜热辣的想法,同学们是可以和我同步感知到的。
  人物大体的感觉不会有什么变化,比如说到晴雯的时候,我只知道最后要对这个曾打动我的人物写一些“感性的文字”。如何写,却不是有个腹稿的。写出来的感觉,也会和设想有偏差。也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在落笔过程中诞生。
  比如现在聊贾母,韦小宝和《天龙八部》本来只是一个引子。后来却是想到了一些更有趣、更值得一聊的内容,就索性把其中一些涉及佛学的部分扩展开来。这也是我一再跟大家打招呼说:本贴纯属“漫谈”,东拉西扯在所难免,万望诸位海涵了。好在最后的着眼点,一定在《红楼梦》本身的。
  看到今日“天人”部分,猜到楼主本意的同学,切莫说破。容我对其他同学卖个关子吧。
  哎,话说回来,写《新版红楼赔钱了?》之类的文章对于我而言实在轻松胜任了许多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