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挨着的加拿大 -- 你所不知道的国外生活》
第25节作者:
yrcrab 日期:2010-12-29 09:49:09
c.贵得要死的教科书
国外大学无论学费多少钱都是不包括教科书的,学费就是上课的费用,教科书要另买。由于教科书是由本堂课的教授自己决定用什么书,所以不光不同课之间所费差别巨大,就连同样的课不同老师之间也有差别。由于每个老师每节课用的教材都不同,故此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市场,由于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加引号是为了说明另一个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维持学术界或是学校的经济利益),这些书都由学校的附属书店销售而且定价贵的要死。
究竟有多贵呢?比如精算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的教材,虽然是硬皮包装但不过160页的16开,无论如何只能称作小册子,但定价却高达170元加币,大约人民币1100元。这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书本身就是个黄金屋了,上此专业的同学都说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一字值千金。当然,这还是好的,因为虽然书很贵但是不经常再版,所以旧书还可以转卖给别人。而理科中的教科书经常再版造成了大量的钱花费在教科书上回不来。比如说数学书,虽然教授们喜欢的大概就是那两三本,不过这些热销的教材每两年是一定会再版,而数学、统计这些课主要要求例题和练习,再版会把这些都改掉,所以每本100多加币的教材就只好束之高阁了。当然,很多时候老师会体谅这种情况,贴心的写下新版和上一版的不同题目和页数,但也只有刚换教材的那一学期,过后就只有买新版教材了。
理科是这种情况,你以为文科没有再版的问题会好一点?其实文科教材也会再版,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政治的定义也须臾不会改变,地球更不会因为再版就多出一块大陆来,所以再版对于文科影响不大。但这并不代表着安全,老师的不同个性和喜好造成文科教材甚至比理科花费还大。有的基础课如历史、地理,教材就是全彩的一大厚本,虽然看着很华丽,但是价格一般也很华丽,要100多块。而语言类教材大概只有80、90元,但是还要单买一本练习册,又要70元。这些都是基础课程,二年级以上的课程就不需要这些介绍性的教材而有了专攻方向,此时老师的因素就开始体现了。有的课虽然每本教材都不贵,大概20、30元,但是一门课要用4、5本书,比如上政治思想课时,就买了柏拉图《理想国》、洛克《政府论》、尼采《超越善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托马斯阿奎那《论法律、道德和政治》、米尔《自由论》和亚里士多德《政治论》一堆书,其中《美国民主》是双卷本,马恩选集也很厚,其他虽然都还好,而且因为都是经典著作所以标价也不贵,但是这么多本加起来也超过了200元。当然不是每门课都这么疯狂,但是一般来说文科教材都要不止一本,所以虽然单价便宜但是总数却没变。上英语100也就是英语文学的基础课时需要买的教材有短篇小说集、诗集还有英文写作教材,而这些教材是只有我这个教授用,其他的教授有的喜欢莎士比亚,有的选用非洲文学,有的专情于19世纪诗歌,有的是女权运动支持者,所以选的都是女性文学作品,甚至一些高号的大三、大四课程,有的老师选爱丽丝梦游仙境之类的儿童作品,可见在文科里主观因素和老师的随意性是很大的。很多老师自己有出书或是同事出书,很多时候也拿来当教材,而且多数表明很重要,不买还不行。比如一个印度老师写的联合国概论,无名出版社出的很像是国内自费出版的专门学术书籍,但还是拿来当我们国际政治课的教材,结果整个一学期也没有用到。而另一个医疗系统与政治的课,老师则选了他和另外一位老师合编的三卷本套书,不过这次还好,课程的演讲就要求选用书中的文章,所以还不算浪费。这种时候就不免会怀疑老师是为了增加版税而选的教材了。
如果四年大学要求的教科书全部购买,堆满屋子不说,这笔开销也是很巨大的,所以一般在上过1、2个学期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教材也就会变成选择性的购买。比如理科的教材,一般来说老师会在图书馆放上一本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可以到图书馆借出来,虽然限定两小时归还,但也足够把例题和作业复印下来了。而文科的一些经典教材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是政治思想类的书籍都可以找到中文版,不怕麻烦的话还是可以省下很多钱。而最主要的是,很快地你就会发现这些教材有的根本没用,有的老师只是为了应景而列。而这些教材更像选读书籍,老师上课完全不按着教材讲,基本是自由发挥。有一些课的笔记很全,或者老师会用完整的Powerpoint展示讲课内容,这些时候教材也没什么用。更多的时候是一堆教材一学期3个月根本不可能看完,因为一门课就有好几本,而这一学期会上4、5门课,所以只要有选择性的买会用到的就行了。另外一大法宝就是复印,很多人一进大学就为了省钱全本的复印教材,这个严格来说是违法的,但是多半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拿去复印店或是服务中心让人印就不可能了,所以要自己动手一页一页的印,一般要干一下午才能印完,而复印费大概也要一少 半的价钱,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再有就是买旧书。这里面也有门道,一般大学的书店会收旧书,但收购价格便宜得要死,你花100元买的教材如果下学期还有老师用,那么还能卖个40元,如果本校没有,对不起只能给你不到30元了,要是哪里都没用则书店就不会回购了。而一本十几元的书就算有人用也顶多给你个3、5块钱。可是这些旧书回到了书店就会重新贴上个标签,然后以八折出售。最后还是书店赚最多。另一个去处就是学生会组织的旧书市场,每学期开学时会开放一周,你把自己的旧书标上想卖的价钱拿去登记,卖掉了交给学生会10%的佣金,卖不掉你再拿回来,这时候去挑书就会发现同一本教材有人卖40元有人卖60元,各不相同。而最后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己写一张广告把你要卖的或是想买的书列出来,贴到学校广告栏去看有没有人回覆你,这是最简单而且很多时候也最有效的办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