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织香录:绘龙之卷》
第37节

作者: 六欲浮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5-19 17:40:00
  “哎呀,快起来,叨扰小娘子了。”沧桑而不失温厚的声音在她前方响起,话语带笑,听起来颇有些年纪了。迎香低着头,猜想发声的这位应当就是省城上来的吴大人,却不敢抬眼去看,更不敢贸然应答。这时另一道年轻些的男声又道小娘子快请起,这般大雨还让你前来,辛苦了。
  话音方落,便听得悉悉索索的裙摆移动声,从内堂后面又变戏法样的钻出几个丫鬟,笑吟吟地将迎香扶起来,引她在西侧下首落座,并奉上茶点。迎香紧张得心里砰砰乱跳,茶也不敢喝,亦不敢多言,道声蒙两位大人抬爱,便垂首不语。
  “唔……龙家娘子是么?”吴大人往她脸上盯了几眼,用力点头,抚掌大笑,连说了几个好字,朝李大人道:“李贤弟,你这桂川县果然是人杰地灵呀,把京城里的凤凰都引来了。依我看,这位小娘子可不是俗人,不但生得美,还有那般神妙的手艺,当真是好。”
  迎香脸上一红,头埋得更低了。
  李大人笑着接过话茬:“那也是一方水土方能养一方福地,祖宗们庇荫,留下这块儿洞天,才有龙娘子驻足的所在,吴大人昔年不也曾在此逍遥为乐么?”
  “哎呀,莫提了,当年那逍遥自在的日子再不可得,如今想来是何等美妙。可恨我昔日满腔少年意气,只想着出人头地,哪懂得山水忘情的妙处。”吴大人叹口气,摆手道:“后来入这官道,没有一日清闲,到如今,出人头地是出了,可这人,也快是再入土的年纪了。”说完哈哈大笑,拿起精致的茶盅抿了一口,李大人也陪着笑,说吴大人有陶潜之志,高洁不群也。
  两人笑过,吴大人放下茶水,朝迎香道:“小娘子来此地多久了?”
  “回吴大人话,已有大半年了。”迎香站起来,恭敬地回答。

  “哎哟坐下,坐下,无需这般拘谨。”这吴大人抚须一笑,招手让她坐,又朝李大人道:“贤弟,我只说想跟制香的龙娘子当面致谢,兼着讨教一二,又不是要审案子,千万别委屈了人家,不拘束才能好生谈话嘛。”
  “大人说的是。”李大人陪着笑,朝迎香道:“娘子请坐,万勿拘谨,咱们吴大人最是亲切和善的,对你那香可喜欢得紧,你瞧,这不正焚着么?”说完,他朝案上香炉一指,博山炉里袅袅的烟雾正在升腾,晕出沉沉漫漫的香气,这气息沉稳而绵长,散开得比人眼看到它的速度更慢,似乎沉沦在过往的时光里,要待你想一想、念一念,在心里琢磨几分,才会渐渐展开来,带出你熟悉又陌生的氛围——说熟悉,因这这味道存在于过去,存在少年时的鲜花碧草、蓝天沃野中,存在于洗得发白的旧衣中,存在于少年时读过的累累书本典籍中;说陌生,则是因这味儿早已不同于活生生的花草田园,不同于笔下的墨香,更非衣服簪环上可现得的香气,而是经过时间发酵萃取,经过人回忆向往加工后的香味,它滤净了所有不快的杂质,只留下值得铭记与珍惜的美好精华。

  迎香微微一笑,这香味她还未进门时便嗅着了,看这两位大人的反应,当十分喜爱,否则也不会拖自己来这里。
  “小娘子怎生制得出这香来?”吴大人叹道:“光赞你手巧,怕还折辱了娘子神技呢。好生奇特,我嗅着这香气,就如回到了当年。当年我还是个黄口小儿,读半日书,便满山野地乱跑,北山上、衣江畔,都有我的脚印,现在想来,真恍如隔世啊。有些事情年深日久的,我自个儿都快忘了,一嗅这香气,便又想了起来,好似一本旧书给翻开,哎呀……我这老朽也如回到了少年时。”
  迎香轻轻点头,笑而不语。自听得这位吴大人曾在桂川县住过,她制香时,便想寻许多当地特色香料来,后来北山上遇见松君,他所赠的那些奇花异草,当真是桂川各色异香精华,随意点选一些加进去,便如同画龙点睛,一块儿香料霎时给活了过来,也难怪吴大人感慨万千了。
  “……比方那年我贪玩,去北山上捉鸟雀,却失足掉下山涧。幸得山神庇佑,不曾折了筋骨,一路滚到溪水边,睁眼却看到丛丛的金雀蔓,异香扑鼻,我忍不住折了两支揣回家,养在水盆里,足足香了一旬。婶娘说这花草生在北山僻静处的溪边,最是难寻,香味柔和安然,却不靡靡,反而颇提振神智。我在花下读书,只觉文思如泉,下笔如神,家里都笑我跌这一跤,倒是跌对了地方。”
  吴大人边赞这香好,边讲起少年时的往事,座中几人都听得抚掌而笑,间或又问起迎香京城之事,迎香便拣轻快有趣的诉说一二。不知不觉已是正午,雨小了,李大人领诸人往花厅入席,好酒好菜地招待。迎香身为女子,又是庶民,本不当与他几人同席,但吴大人十分喜爱她的香,又正谈及制香中的讲究,便舍不得放她下去,只说还有许多趣事不曾讲完呢,龙娘子京城里来的,见过世面,不必拘那俗礼,让娘子陪着吃点小菜,说说话儿,我再跟小娘子学点制香的手艺回去。这话说得实在客气,把迎香闹个脸红,连说不敢当,却也不好再推脱,席上小心坐了,陪着吃完,便欲告辞回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