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负三万米 国家秘密科研任务所揭示的真相》
第58节作者:
猪在天空 “让我们来分析一个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问题。”杨教授将我拉回到时间的起点,却又将我带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首先,我做出一个假设,人类会分身术,而在这个假设之下,我将设置如下情节:有一个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突然开始分身,分为A、B二个自己,A停留在原地不动,B向正后方沿直线方向倒退行走。在这种情况下,B始终可以看到A的后脑勺,也就是自己的后脑勺,B始终保持这种行走状态,B的视力很好,他始终可以看到A的后脑勺。过了一段时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A突然间看到B倒退着向他走来,A也看到了B的后脑勺。接下来,B与A重叠在了一起,他们合而为一了。A就急着问B,你怎么会跑到了我的前面?B摸着后脑勺说,我还想问你这个问题呢,你怎么会跑到了我的后面?我始终沿一条直线倒退行走,根本就不可能会出现在你的前面。A考虑了一会儿就对B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我站在了你所走的路线的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了终点上,所以我们重逢了。”
他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下去,而是看着我们笑,很明显,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这个虚拟的故事里发现点什么。不过,十分的不幸,我认为他的这个故事存在着一个严重漏洞。
我立刻对他说:“您所说的这个故事的确是解释了我们所面临的二个疑问,一是我们为什么会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二是背道而行的我们为什么会碰面。但是,这个故事却带来了另外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A怎么会既站在起点上又站在终点上呢?B可是始终都保持着直线行走状态,我们都知道,直线是开放的而不是闭合的,这是直线第一定理。”
然而,杨教授并没有做出解释,他依然保持微笑,目光在我们脸上划来划去,似乎正在等待着下一位同学发言。
2010-12-3 13:44:00
“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丁大海举起了手,“这是因为B一直都沿着一条闭合曲线行走,而A站在这条曲线上,所以A和B会重逢,B又回到了起点上。”
“你说的不对!”我立刻摇头,“杨教授说的很清楚,B始终都是沿着一条水平直线行走的。”
“但这是唯一的解释。”丁大海看着我,“只有当二个物体沿着一条闭合曲线背道而行时才会重逢,这个问题在小学课堂上就已经讨论过了。”
我一时间无言以对了,他所说的话根本就无法进行反驳,不过,实际情况却与基本几何定理发生了矛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B到底是沿着直线还是曲线行走的。”方小玲开始发表意见,“B遇到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当他沿直线行走时,却得到了一个沿曲线行走的结果。”
“我已经有点糊涂了。”我看着她,决定用事实去说明一切,“这样吧,光是嘴上说不够直观,还是在纸上画画来的清楚。”
说着,我从背包中拿出了笔和纸。我先将纸放在了地上,然后用笔在纸上画了一条直线,再在直线的中心点上画了一个黑点代表A,并用笔尖作为B,沿直线一直移动,直到笔尖延伸出了纸面。
“A和B会重逢么?”我抬头看着丁大海。
“但事实上他们重逢了。”丁大海看着我。
接着,我又扭头去看杨教授,希望他能够给出一个裁决,但他一直都面带微笑看着我,却默不做声。而他的这种表现,让我感到自己错了。
“这可就奇怪了。”我有些着急了,“难道是B的眼睛出现了问题,连自己走的是直线还是曲线都分辨不出来?”
我一直都盯着杨教授,他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啥玩意呢?不过,有一点我十分肯定,他之所以要举这个例子,其目的必定是要去解释科考队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但是,这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例子,能够去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么?
“杨教授,您就赶紧公布谜底吧!”方小玲笑了,“您这位725所的首席大科学家,就不要再难为我们了。”
我大吃一惊,不由地瞪大了眼睛,杨教授必定是非同小可。725所是一个什么地方,国务院直属科研机构,在行政级别上绝不亚于中科院,能够在那里面被称为首席科学家的人,其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在惊讶过后,我心中的一个疑问也随之化解了,为什么当我的脑子已然变成一团面糊时,杨教授却说他已经洞悉一切了。
接下来,我用敬畏的眼神看着他,并希望他能够尽快亮出底牌。
2010-12-3 13:46:00
不料,杨教授还是没有开口,而是伸手拾起了地上的纸,并将纸卷成一个圆筒形,让纸上的那条直线首尾相连。
“这……”我感到身体被狠狠撞击了一下,在这一撞之下,那些思绪如飞絮般围着我转,让人难以捉摸。
我的确是发现了点什么,但却无法立刻让它成型。
“我们的思维被限制在了水平面上。”杨教授看着我,他终于开口了,“B的确是沿着一条直线行走,而A的确是站在了终点和起点上,B的行走路线是一个圆形,它是一条闭合的直线,问题迎刃而解了。”
“这好像也不对啊!”我低头摸着脑门,看看他手中的纸筒,然后抬头看着他,“B如果一直沿纸面行走,就一定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掉出纸面,同时,因为行走线路是弯曲的,B就会因为视觉盲区而无法看到A,这点与您所说的那个例子不符。”
“这的确是二个问题,但我们却离真相越来越近了。”杨教授的眼中充满了智慧,“如果我们排除掉重力和视野这二个问题呢?”
“这样做不符合科学的思维方式。”我立刻摇头,“如果这样去做,我们将会陷入到一个用问题去解释问题的思维怪圈中……”
我还没说完,杨教授却突然站了起来,他在抬头环顾四周后,低头对我们说:“当真相被掩盖的时候,思维怪圈就会出现,而我们已经落入了一个完美的陷阱。”
2010-12-3 13:59:00
对了,我想对大家说几句话:
长大之后成为一名科学家,这是许多人儿时的梦想,虽然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但我想用这本书,准确来说是这套书,去唤醒那个已经被遗忘的梦想,或者是通过文字让大家去实现那个梦想。
大家还记得101团的那些“噩梦”么?我们曾经与多少个梦想擦肩而过,我们会自责么?
人性其实并不难琢磨,只是我们将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
科考队将会面临哪些考验,我们又将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在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那个被隐藏的真相必定是颠覆一切的,比鬼神更加可怕的,是人心!但是,比天堂更加美丽的,也是人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