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第4节

作者: 新希望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说:“对,刘邦忍气吞声,去当了汉王。然后,他暗中发展力量,抓住机会东出中原。最后他打败项羽,建立汉朝,这才有了汉室江山,才有了司马迁写《史记》。”
  我由衷地赞叹说:“你在外企当老总,每天那么忙,还有空看书啊?”
  他笑了笑,说,毕竟还是半个知识分子嘛,书还是喜欢读的。

  有其他人在场,他没有把话挑明,但我知道他说这些话的真正用意。他分明是在告诉我,当年之所以选择沉默,就如同刘邦选择退让一样,实在是形势所迫,逼不得已,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无奈之举。
  如今,看着他金碧辉煌的豪宅,看着他幸福的家庭,再联想到我当年被“驱逐”的那几个同学,不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日期:2011-01-08 20:04:53
  从陕西娃家出来之后,我爱人常在耳边说:你那个同学,真是了得,真是了得。
  我承认这个陕西同学很是了得。因为我明白,他如今的辉煌是来之不易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成功是靠“忍”来的。艰苦的生活让他领悟到忍耐的智慧。他运用忍耐之道,成功化解了初出茅庐的一次危机。我想,他短短八年之内,爬到了A公司老总的地位,想来也与他的睿智是不无关系的。
  有空的时候,我常常思考这些事。我会在白纸上画出坐标轴,然后把这几个人标在坐标轴上,观察这八年来他们的生活轨迹:
  前四个人的运行轨迹是波折不定的,有起有伏,动荡不已;只有他的生命轨迹是一路向上,愈行愈高的。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

  当初,三个城里同学因为一时之忿,被那家著名的外企淘汰出来。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年龄,他们本来已经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可惜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结果错失了许多本可以得到的快乐。此后,他们的命运起伏,各自经历了许多挫折。
  比他们更动荡的是那个湖南的同学。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他本来可以留在大城市里,在这家公司努力打拼几年,然后在城市扎根,生活。然而,亦因一时之忿和自己笃定不移的信念,他被公司炒了鱿鱼。此后,他的生命曲线一路下滑,甚至跌到了底儿。
  而陕西娃,他本身也出自农门,少时家庭贫困,幼年生活动荡,但是,他能用贫困生活给予他的智慧,正确地处理身边的人和事。他没有因一时之忿而草率行事,而是选择了引而不发,隐忍待机。这样,他才没有像另外几个同学一样被赶出A公司的大门,而是留了下来,踏实工作,并一路升迁。他的命运在这里拐了个弯儿。30岁左右的时候,他已经当上了这个著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老总。

  我相信,当年他在选择忍耐时,未必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此举的重要;而在几年之后,也就是我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已经能用《史记》中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表白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觉得,相比几年之前,无疑他又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这个台阶,或者就是书上说的,从实践,拔高到了理论的层面。
  日期:2011-01-14 20:47:49
  3、看不见的食物链
  放下我的同学不说,先来谈谈生存竞争。
  在南美广阔无垠的草原,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有一种飞虫,肉肥味美,是南美蛤蟆的美餐。
  这种飞虫视觉神经极为发达,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察觉。所以不易捕食。

  然而,自然的进化给了南美蛤蟆极高的智商。在双方的博弈中,飞虫常常变成南美蛤蟆的“那盘菜”。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南美蛤蟆躲在池塘边,一动不动。一只飞虫在它面前飞来飞去,它也毫不动心。要知道,这种飞虫不仅视觉神经发达,而且动作极快,一不留神就会飞走。所以,南美蛤蟆任飞虫肆意玩耍,自己只静静地蹲坐水中。
  等了一会儿,这只飞虫招来一大群同伴。它们一起在水塘上嬉戏,却忽略了来自身边的杀机。
  南美蛤蟆忍耐许久,见对手已经放松警惕,就迅速地从水中窜出。它的长舌轻轻一卷,就把美味无比的飞虫吞进了肚子里。然后,蛤蟆再潜伏到水中,等待新的美味上门。
  南美蛤蟆谋食的方法,在谋略学上叫做“以静制动”。
  “酒足饭饱”之后,南美蛤蟆喜欢爬上岸边溜达溜达。

  在岸上,南美蛤蟆有时会遇到自己的克星——南美响尾蛇。
  响尾蛇把身子蜷缩成一团,外表看起来像一大块土坷垃。它的尾巴高高竖起,不停抖动,并发出“咝咝”的声音。
  刚刚吃饱的南美蛤蟆抬头见到不远处有物体飞舞,耳边又听见咝咝的声音,它就会误以为那是飞虫翅膀划破空气的声响,于是禁不住口水直流,蹦蹦跳跳地赶了过去。
  观察一会儿,确信没什么危险,南美蛤蟆便飞身一纵,要把响尾蛇的尾巴吞进肚子里。
  就在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响尾蛇的头突然从蜷缩的身子中探出,对准了空中窜起的蛤蟆,一口咬了下来。
  蛤蟆被响尾蛇咬住,拼命挣扎。它怎么也想不到,明明是自己的“那盘菜”,怎么变成了要命的“那把刀”。

  响尾蛇见到南美蛤蟆挣扎,并不着急。因为在咬住南美蛤蟆的那一刻,它剧毒无比的毒液就已经顺着毒牙刺进蛤蟆体内的伤口而注入蛤蟆的体内。片刻后,蛤蟆全身麻痹,一动也不动了。于是,南美蛤蟆成了响尾蛇的“那盘菜”。
  在谋略学上,响尾蛇的这招叫做“扮猪吃虎”。它先用伪装令南美蛤蟆失去了戒心,然后趁其不备一击毙命。
  日期:2011-01-14 20:49:15
  响尾蛇美餐一顿之后,得意洋洋地沿着草地散步。
  然而,让它想不到的是,就在前面不远处,有个贩蛇者正张开大网等着它。
  一般来说,响尾蛇性情暴躁,毒性猛烈,且行动迅速。普通人与响尾蛇遭遇,很难从它那里讨得好去。如果不慎被响尾蛇咬一口则更是不得了。响尾蛇的毒液会顺着血液渗入人体神经,短时间内就能致人死地。
  可惜的是,这次它遇到的是经验老到的捕蛇人。
  捕蛇人不会蠢到与南美响尾蛇赤手相搏。他手上握着一个犀利的工具——“捕蛇叉”。

  看见草丛里的响尾蛇之后,捕蛇人迅速跟了上来,让开蛇头,躲到蛇尾处,伸出捕蛇叉,轻轻一夹,就夹住了蛇的七寸。
  然后,捕蛇人用手掐住响尾蛇的头部,拿出一个玻璃瓶,放在响尾蛇的毒牙前。响尾蛇被人掐住,正怒不可遏,一嘴就啃在玻璃瓶上,死死咬住后不撒嘴。
  于是,毒液顺着玻璃瓶的内壁流进瓶体。看看差不多了,捕蛇人就把蛇拎起来,然后甩进一个大桶里。盖上盖子,再把响尾蛇的毒液保存起来。
  响尾蛇的毒液可以治成血清,还可以烘成干粉来卖。响尾蛇的蛇皮、蛇肉都能卖钱。此外,还可以把响尾蛇做成标本卖给学校,或者把活的响尾蛇卖给亚洲、北美洲的动物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