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生涯》
第44节

作者: gallant7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也有些实习生,根本不理会那一套。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就如此,船上就他一个中国人,外国轮机长总喜欢捏他的脖子,把他惹火了,就说再捏就把轮机长丢海里面去,那个轮机长果然不敢再造次,甚至在过道中遇到他马上自己身体背贴着墙壁让他先走,像这样的实习生那基本上不会受欺负,他不去欺负船长、轮机长已经是烧高香了。还有的实习生整天闹着要下船,叫他去干活就捂着胸口或者肚子喊这里疼那里疼,或者在床上打滚就是不起来,即便是善于做人思想工作的政委,碰到这种情况那也是一点辙也没有,能把人怎么样?炒他鱿鱼,正好合他的心愿可以下船休假,工资不发的话他可能还上海事法院申请扣船,一脸严肃地批评他吧,他嬉皮笑脸地望着你,全当那些批评不存在,这样的实习生以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毕业的居多,往往很快转行了。所以尽管这两所学校名气大,许多国际知名的航运公司却不是很喜欢他们航海专业的毕业生,更喜欢远洋船员学院的毕业生,转行的少,值得他们花代价慢慢培养。

  日期:2011-02-21 15:22:55
  我同学还在2004年去过位于战区的伊拉克,战区是由国际海事组织还是联合国划定的我们不清楚。当时有两票货物,一票是去索马里,一票是去伊拉克,都不是安全地方,公司就让船长选择。那次船上人是一起接的船,都做了七八个月想回家休假了,公司当时为了省钱,从不在国外港口换人,感觉伊拉克好歹也是亚洲,离家近一些,所以大家都怂恿船长选择从巴西去伊拉克的14500吨白糖。经过船长的交涉,北京的租家答应从进入战区开始到离开战区止的那段时间船员工资翻番。当时联合国对伊拉克实行制裁和管制,所以船在迪拜就抛锚等待联合国官员的检查,批准后才能去伊拉克。抛了一个星期锚船才重新开航,到了伊拉克南部的巴斯达外锚地,又抛了一个星期锚,美国大兵上船进行各种检查,看有没有禁运货物。当时船上除留下船长和做二副的同学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要求去船头集合。船长领着士兵去驾驶台,连各种导航设备都要检查。而同学则领着他们在生活区包括每个房间检查,看有没有藏着武器或者恐怖分子。检查完之后就等进港通知,从外锚地进入内锚地又抛了一个星期锚,伊拉克临时政府的官员要验货,得把货物样品送到巴格达去检验。是大年初一下午靠的码头。

  日期:2011-02-21 20:02:33
  码头很小,卸货速度很慢,花了21天时间才把货物卸完。在船上就能听到零星的枪声,船员也没有办登陆证,即使办了恐怕也没有人敢下地玩,那可真是玩命啊。码头边上有小贩卖蔬菜水果,也有卖烟的。每隔一段时间会有美国大兵开着吉普车,带着狼狗巡逻,而码头边上总有两个端着枪站岗的尼泊尔雇佣兵。卸了一个礼拜之后,舱里还剩六七千吨货物,突然官方说已经够了,剩下的货物不要了,你们把船开走吧。船上拿着这几千吨白糖也是个麻烦事,毕竟提单才是物权凭据啊。租家又反复催促代理,代理就找临时政府的人,接着又验货,还是得往巴格达送,所以拖了一个星期之后才又重新开始卸货。船上人闲得无聊都跑码头上去和士兵一起踢球,球滚到海里面就跳下去捞起来接着踢,那可是大冬天啊。卸货的码头工人好多兜里面都揣着手雷,船上人根本就不敢惹他们。港口官员或者临时政府的官员上船,送他们烟酒都不要,以为要找麻烦,船长给钱,结果钱也不要。然后他们自己提出来要船上的塑料水桶,空了的油壶,连废弃的油漆桶都要,洗衣粉和肥皂也非常受欢迎,有多少要多少。船后面还靠了一艘他们国内的小船,一船的伊拉克枣,船上人拿肥皂去换,两块肥皂就可以换到约15公斤一袋的枣,很好吃。

  日期:2011-02-21 20:07:08
  货卸到最后,剩余有40吨白糖,那些家伙又不要了,绝大部分都是成袋的,虽然少部分在舱底已经结块,因为袋子破了散落的很少。反正也不多了,船长就下令开航,然后清扫货舱,40吨白糖,那能装好几卡车啊。多亏那个船是欧洲造的船,生活区很大,所以当时就甲板部和机舱部两个部门分了,想着到时候能卖点钱。船上当时基本上所有库房全都堆放着白糖,随后船去的印度,那里本来就产糖,人家不要,接着从印度去了韩国,也没有捞着卖,从韩国装货回中国的鲅鱼圈,因为鲅鱼圈这个港口在海员中名声很差,经常发生黑吃黑的事情,有好多人甚至冒充丨警丨察敲诈嫖娼的外地人和船员,所以也不敢卖。在国内,大家就都下船休假了。想想真是憋屈啊,那么多白糖,从舱里吊到甲板上,然后一袋一袋地扛进库房,还得码齐整了,一个钱也没有赚到,又带不回家,只好全部都留给接班的船员了。

  日期:2011-02-21 21:14:06
  同学后来又碰到过接班的船员,问起那些白糖最后卖掉了没有,那人一脸沮丧:“别提了,没卖,全扔了。”原来是这么回事:船去了印尼,甲板部因为总有人在外面值班,所以无论是消息还是和码头工人做生意都总是抢在机舱的人前面,当晚就卖了五六袋,还把钱分了,机舱的人很快就知道消息了,就埋怨甲板的人也不通知他们一声,他们也想卖,也想分钱,其实甲板也卖得不多,再通知机舱的人那就更少了。这事三闹两闹就闹到船长那里去了,还不止一次,到最好船长火了,桌子一拍:“通通给我下海!一袋不留。”大家只好又把自己部门的白糖从库房里面搬出来都扔到海里面,非常可惜啊。那种白糖一袋五十公斤,在非洲至少可以卖到20美元一袋,船上装的货到卸货港少了一些很正常,分不同货物,有的只要是在一定的百分比以内都算正常,比如说千分之三,船东不负任何责任。好多专门从巴西运糖去非洲的船员每个航次都会偷货物卖,一个航次每人至少可以分一万人民币。所以从一两万吨的船上弄十几吨货物那是什么问题都没有的。40吨白糖,意味着至少1.6万美元,当时美元汇率还高,有8.2。但船上就是这样,不去一些合适的港口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都只能丢掉,有时船上的污水井很大,如果没有封好,装玉米或者大豆掏出来几吨货物简直太轻松了,好多情况下就只能白白扔掉。如果到了一些穷国家,往往卸完货物之后就有人到船上来捡漏,去货舱把一些边边角角都给扫干净,跟舔过似的,比如去印尼卸化肥就如此,有的人都不怕危险,直接就用厨房用的那种小刷子在克令吊下面扫洒落的化肥。

  日期:2011-02-22 10:29:31
  接下来来写一写我曾经共事的一些有特点的人,但如果写自己身边的同事,会造成一些麻烦,所以还是多写写台湾人,这样能稍微好点。台湾船长,遇到三个,姑且称为甲、乙、丙吧。甲船长个子很小,六十岁左右,是一个有菩萨心肠的人,善举非常多,不只是替那个倒霉大厨从公司找回一点补偿,我第一个合同也是多亏他的照顾。以前我从来没有外派货船经历,也就在沿海转转,那次在新加坡上船,半夜开航往印度去,正好我当班过马六甲海峡,那家伙,真的不像航道而像海上城市,到处灯光闪烁,雷达上往来船舶的回波密密麻麻,高频上也时不时有一个船呼叫另一艘船舶给他让路,同时赤道附近便是晚上也很热,我哪里见过这阵仗,紧张得一直冒汗,自然也找不到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个情调来。船长很快就看出我没有经验来了,一声没吭,就站在驾驶室左边的车钟旁边看我指挥航行,一直站了两个多小时航道宽阔一些了才下去睡觉,后来才知道在新加坡因为事务繁多,一整天他也没有睡觉。像我当时的水平,即使被炒鱿鱼自己也不会觉得冤,就连日本租家都来电传说我的航次报告做得不规范。但他就是自己累一些,对我做的事情多留意一些,让我渡过了最初艰难的三个月,老船长下船前还问我是不是想多干一段时间,如果想干时间长一些他下船后可以去公司帮着说说好话。

  日期:2011-02-22 11:02:3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