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罗斯当倒爷的日子》
第3节

作者: 中国倒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晚上八点钟,使馆派车把我们一行七人送到莫斯科的列宁格勒火车站。
  莫斯科和圣彼堡同为俄罗斯,也是前苏联唯有的两个直辖市。首都莫斯科是个国际化大都市,到底有多大啊,在世界上应该算是名列前茅的吧。莫斯科的大不在只在于她的城区有多大,而是这里极高的国际化程度。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国的人随处可见。作为曾经的第三世界的老大哥,东欧的老大,社会主义阵营的鼻祖,她最大的亮点就是吸纳了成千上万的亚非拉美的朋友。六十年代的越美战争使得一大批越南难民逃离家园,据文献记载有约150万越南人乘小船逃离越南,由于当时正值冷战时期,越战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所以战后大部分越南人辗转千里万里来到俄罗斯,从此,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俄罗斯成了越南人的第二家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有许许多多的越南村,越南楼,越式餐馆。所以,当你踏上俄罗斯,看到长得和自己的同胞肤色相同,身材相仿,饮食类似,但语言不同的亚洲人时,那一定是越南人。还有一拨人,也有必要在此大书特书一把,那就是来自我们的邻国----阿富汗人。他们类似于新疆人,但又不尽相同。1991年,伴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一大批阿富汗人作为难民涌入了俄罗斯,和当年的越南人一样,他们也在异国的这片土地上生存栖息下来。如果说,苏联时代,越南人,阿富汗人还是难民身份的话,当苏联解体,新的市场经济在俄罗斯萌芽之时,这些难民一夜之间,从地狱跨入了天堂。他们与后来的中国倒爷一起,加入到了国际倒爷的大部队中,活跃在俄罗斯各地数以千计万计的市场里。中国人,越南人,阿富汗人,成了俄罗斯市场上的三大主力,左右着,影响着俄罗斯普通百性的日常生活。除了来自亚洲的三大国际倒爷,在俄罗斯市场上还有一股势力不可小视,来自前苏联外高索三个小国的人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人通常把这三个国家的人叫做黑毛子,以和老毛子相区别。伴随着苏联的解体,无数黑毛子像孙红雷扮演的余则成一样在俄罗斯潜伏了下来,苏联的解体,给他们带了商机。凭借精通俄语的优势,他们迅速在俄罗斯的市场上占据了自己的半壁江山,其势力不逊于中国人,越南人,高于阿富汗人。

  与莫斯科不同,圣彼得堡的国际化程度要差了许多。可能是地理位置较偏的缘故吧,圣彼得比莫斯科要显得安静了许多。不过,作为一个波罗的海的海滨城市和重要港口,圣彼得堡与周围沿岸几个国家的联系倒是十分频繁。前苏联的三个小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则不必说,像波兰,荷兰,德国,芬兰,瑞典,挪威,丹麦,与圣彼得堡都保持着较大的贸易往来。圣彼得堡的鲜花全部来自荷兰,为了保持鲜花的鲜嫩,全部采用空运。而牛奶酸奶均产自芬兰,啤酒除了自产的波罗的海牌外,不是喜力就是喜士伯。至于俄罗斯人最喜欢吃的香肠基本上来自波兰。作为欧洲的老大,德国自然不甘落后,他们的产品行销俄罗斯各地,甚至连他们的垃圾都卖到了圣彼得堡,旧服装(滚包服装),二手汽车,让俄国的倒爷赚的盆满钵满,狠狠发了一把。

  除了上面说到的几派倒爷,也有来自前苏联其它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我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有的来自乌克兰,还有的来自哈萨克斯坦,以后都会一一谈到。在俄罗斯,印度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过他们很少去市场卖服装,多数经营药品及其它行业,所以在市场上很难觅到印度人的身影。
  有的朋友一定觉得奇怪,既然在俄罗斯做生意这么赚钱,俄罗斯人自己为啥不干呢?了解俄罗斯的人都知道,这是欧洲人的性格所决定的。俄罗斯人讲究休闲享受,做生意是非常辛苦的差事,没白天没黑夜,没节假日,而且多数在市场里打拼,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雪里滚,俄罗斯人哪受得了这般罪啊。另一点,对俄罗斯人经商不利的是,他们天生缺乏做生意的头脑。我们亚洲人做生意,常常是随机应变,价格随行就市,能多赚就多赚,不能多赚就少赚,该赔本时就甩卖,中国倒爷管这叫跳楼。而俄国人呢,从货品上架到售出,就是一口价,也许最初的定价是合理的,可熟不知,市场上瞬息万变,如果别人降价了,你不降,那还不是死路一条。我见过一个有趣的例子,某天,一个俄罗斯苹果商贩把一堆苹果摆在了柜台上,标价每公斤五百卢布。也许是价格过高吧,问津者寥寥寥无几。一周后,我再次路过苹果摊时,苹果已经发黄,局部出现暗色斑点,五百卢布的体格标签依然挂在那里。三周后,当我再次路过时,苹果大部分腐烂,价格变成了三百卢布,可依然没售出苹果,降价太迟,而且降的不彻底。做生意讲究随机应变,手疾眼快,而俄罗斯人还有那些西方人,是典型的循规蹈矩形的,做飞机大炮还行,但做市场,尤其是自由市场,与亚洲人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在俄罗斯的市场你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人,越南人,阿富汗人甚至是黑毛的摊位前,总会看到很多俄罗斯老太太站成一圈买货,而俄罗斯人的摊位前常常是门可罗雀。因为俄国人不讲价,如果和他讲价,他会给你白眼,有时还可能出口不逊,教训你一番。

  说到莫斯科和圣得堡,有必要说说俄罗斯的火车站。一个城市有几个火车站是很常见的事,比如,沈阳就有北站,南站,过去还有过东站,西站等,但都是以沈阳命名,但在俄罗斯完全不同。莫斯科共有九个火车站,车站通往哪个方向,就以这条线路的终点站命名。比如,由莫斯科去往圣彼得堡方向的车站就叫列宁格勒车站,列宁格勒是圣得堡以前的名字。这个城市曾几次易名,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格勒,在俄语里是城市的意思。莫斯科另一个著名的火车站是基辅车站,顾名思义就是去往乌克兰首都基辅方向的旅客在这儿上车。所以,当你到了莫斯科,人家说基辅火车站,你不以为这车站属于乌克兰呢?那真就成了笑柄了。比莫斯科少一些,圣彼得堡有五个火车站,其中最有名的是莫斯科火车站和芬兰火车站,前者开往莫斯科方向,后者则开往芬兰。

  对于我来说,莫斯科的列宁格勒火车站和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车站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在俄罗斯的五年里,差不多每周都会往返这两个城市一次,其熟悉程度,胜过我对沈阳火车站的了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