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俄罗斯当倒爷的日子》
第17节作者:
中国倒爷 中国人很有钱,这是俄国人的看法,当然他们看到的只是身处俄罗斯的中国人。虽然有些片面,但最起码说明,中国倒爷在俄罗斯还算是有钱一族。曾几何时,走遍世界各地,最数中国人在俄罗斯牛B。是的,在这里,中国人无需打工,每个人都是老板,如果愿意,多顾几个俄罗斯售货员又何妨?老子我有的是钱。
中国人有钱了,俄国人怕了,嫉妒了。于是,中国人要抢俄罗斯领土,若干年后占领俄罗斯之类的“中国威胁论”就出炉了,反华排华的苗头渐渐出现了。其实,凡是发表反华排华言论的人大都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的,但凡到过中国,哪怕只有一次,他就会-摒弃这种臆断和毫无根据的猜想。前些天,我和烟大一位俄罗斯留学生卡佳聊天时,特别探讨了这个话题,她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些人和这些言论十分可笑和荒谬。卡佳觉得,中国人善良,友好,好客,勤劳,并非好战之徒。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俄国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沙俄曾经掠走了大片中国领土,有些人担心中国会和他们算旧账,于是爱怕并存。爱,中国能给俄国人带来实惠;怕,有一朝一日中国收复被沙俄占领的领土。这种失衡的心态导致俄罗斯在许多问题上做的有失公正,比如在安加尔斯克至大庆的输油管道项目上,反反复复,不断利用日本来削弱中方,压制中方。其实,这种想法是很要不得的,中国的强大对俄罗斯不但不是威胁,相反是俄罗斯强盛的加速器,因为中国与俄罗斯有很大的互补性。
中俄的历史错综复杂,如果总是揪住不放,双方都不会收到好的结果。因为,两国对中俄历史的解读完全不同,很难再找到楔合点。俄国沙皇在占领了中国的大好山河后,实行了种族灭绝,要么将原来居住在自己土地上的中国人赶走,要么进行屠杀,最后留下来或者迁移过来的只有俄罗斯人。另外,在所有资料和教科书中从不提及远东这片领土曾经是中国的土地。所以,当你和俄国年轻人聊天,说海参崴以前是中国的地盘,没有一个人会同意你的说法,因为人家早把这片肥沃的土地写进了自己的历史。历史也许不会再重新改写,失去的领土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它可以篡改,但不可以抹杀。不过,历史已经过去,对于我们来说,珍惜现在和未来,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把中国建成一个强国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是个善交朋友的人,所以初到彼得堡大多是与中国人来往,而真正要好的俄国朋友屈指可数。不过,我还是交到了一个好朋友,他叫瓦洛加。有一天,我住的招待所停电了,可能是保险烧了,我不懂俄罗斯的电路,只好去楼下找国民党,老太太当然也不会修,于是她找来了瓦洛加,一个大二的学生。瓦洛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长的帅,一米八的个头,黄头发,白皙的脸庞透着红润,一双蓝色的略带忧郁的大眼睛,高鼻梁,脸上棱角分明,极具立体感谢,上身穿一件中国皮夹克,虽然做工粗糙,但还很提气,挺有派头,下身穿着一条洗的发白的蓝色牛仔裤,像是土耳其产的,脚上穿着一双假阿迪旅游鞋,体格匀称又健壮。
瓦洛加手脚很麻利,从自己宿舍找来工具,没鼓捣侧几下,就修好了,整个三楼又重新灯光闪烁起来。为了表达我的谢意,我送了一个掌上游戏机给瓦洛加,当时,国人痴迷于玩一种叫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而在俄罗斯尚未流行开来。瓦洛加有着典型的欧洲君子风度,他十分客气,一连说了好几个谢谢。就这样我们相识,并逐渐成了好朋友。
一天,瓦洛加邀我去听他的课。虽然和俄国的学生住在一个楼,业余生活略知一二,但对他们的学业知之不多,我决定去体验一下。那天是堂大课,教室里能容纳二百人吧,大阶梯教室。我坐在教室的最高处,也是最后面。教室里挤满了人,这堂课的主讲是从校外请的一位名人扎伊采夫教授,名气很大,所以大家闻声而来。下午一时许,教授准时到场。教授西装革履,微胖,秃顶,周边的头发一丝不乱地围绕着顶部的亮光,有点"地方支援中央"的味道。名人就是名人,教授气质优雅,神采奕奕,一出场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教授是位社会学家兼企业家,今天探讨的主题是:人与爱心。
他走到讲台上,面带微笑,开始提问:
“同学们,如果在上学的路上有人被车撞了,请你帮忙送医院,你会为了不耽误听我的课,拒绝他的请求吗?”整个教室出奇的静,只有一个人举手。
“如果今天是你毕业答辩的日子,你会拒绝他的帮忙吗?”我环视教室一圈,有两三个人举手赞同。
“如果我今天现场发钱,每个人将获得一百万卢布,你会拒绝他吗?”教室里哄堂大笑,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瓦洛加也举起了手,而且一直举着。
“好了,年轻人,表决结束了,放下手吧”教授看着瓦洛加说道。
“老师,您能现在能兑现您的承诺,把一百万卢布给我吗,如果下次有人求我帮忙,我肯定拒绝”瓦洛加一本正经地说道,教室里又哄笑起来。
教授转过身,从讲台上的包里拿出一摞钱,
“年轻人,这钱归你,”说完把一百万卢布放在讲台上。大家不禁张大了嘴巴,面面相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