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轶事》
第13节

作者: 8707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尽管是个叫化子,母亲没嫌弃他,我与小妹站在走廊这边,远远的望着,不想太靠近那叫化子,总觉得脏兮兮的。雨慢慢停了,他也吃完了饭,习惯性的用手抹去嘴巴上的油腻,站起身来,母亲已舀了一瓢水,倒在他吃完饭的铁盆子中,然后又盛了杯茶给他饮了。可能是真被感动了,只见叫化子洗完他的饭盆子,放入米袋内,把袋子从肩上放下来,挂在我家厨房的墙壁铁钉上,捋了一下自己头发和衣裤,顿然双膝跪倒在地,面向北方,带着无比的忏悔,说出了他不为人知的事情,天啊!!!他原来不是哑巴,竟然开口说话了!

  他离我们这儿并不远,口音基本和我们一样,十多年前,他刚结婚不久,妻子与他母亲关系不好,常常吵架,在妻子的怂恿下,他爹活活被夫妻俩气死了,是吃农药死的。母亲也被他们赶出来家门,作出了忤逆不孝的事来,把母亲赶出门后不久,每次吃饭时,眼睛前面慢慢出现各种蚊虫影子飘来飘去,像蚊蝇,仔细一看,又不是。只要一吃东西,特别是吃饭,眼前就出现那些东西,白蚊、水蛭、毒蜂、树中的那种白色肉虫啊,毛毛虫、屋毛虫等等,看了就作呕,以至于渐渐没有了食欲,身体每况愈下,到后来都不能下地干活了,自家田地都给荒废了。没有了生活来源,不贤的妻子也在一天夜里跟着别的男人跑了。直到这个时候,他似乎才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远房亲戚给他请来了一个师傅,那师傅说是因他今生对父母不孝,本来应当遭雷劈的,由于他前世曾经救过一个小孩子的命,所以就仅受这个挂雷影的折磨,父母生养之恩,终生报答不尽,劝他要饭三十年,每次讨到米时,不论多少,也不论别人给与不给,都要扔一把到地上,以示报答天地父母养育之恩情。就出现了后来的一幕幕,我们听了都毛骨耸然,再也不敢和狗群一起去围攻他了。现在想起来,为人子女者,理应孝顺,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莫等到双亲走了,才假惺惺的烧几张黄纸,挤几滴泪水,百义孝为先,试问,我们都做好了这个本份么?

  那叫化子说完,已然是泪流满面,也许在他心里,那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母亲送走他时,还告诉他,要是太晚了,别人家要不到饭,借不到住宿,你还回来这里。自从那次后,我就很少看到这个丢米的‘乞丐’了。
  日期:2009-8-3 19:58:00
  活到八十八,莫笑他人掰脚瞎
  前面提到了叫化子,说起这叫化子,据说可分类成好几种,有大叫化,有小叫化,还有清叫化,浊叫化。就像丐帮中的净衣派与污衣派一样。大叫化中,有‘划家龙船’的,这种人一般有些法术,头顶一只小木船,船头是龙头,船身挂满幡布与各色绸带,还有的贴上一些印有符咒一类的黄纸,他们来到家门口,主人一般会用盛米的升子盛一满升米给他,这种人话不多,却特别容易受百姓尊重,因为他们往往能帮人治病驱邪。他们也有自己的规矩,主人不邀请,他们绝不进门,就连阶级也不能上,别人的施舍不论多少,不可讨价还价。大叫化中还有一种操蛇的人,他们一般怀抱一只竹篮,篮中有一只一米左右的花蛇,当来到各家门前,会从篮中抓出蛇头来玩一玩,这种人听说一般都有手段,他们不怕狗追赶,可以让狗伏伏贴贴的的蜷在地上一声不吭,记得有次一个玩蛇的人,不懂规矩,上了人家的阶梯,被主人用棍子赶得好远,当然,不懂的人,就随他们去糊弄了。除了‘划家龙船’的和操蛇的大叫化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如,算大卦的,玩狗的,耍猴的,等等。

  小叫化子就是一般肩上背一个袋子,纯要饭的那种,或带残疾的青壮年,或因家中困难而外出乞讨的男女,或者年老无人奉养的老者。这一类叫化子没有什么禁忌,不似大叫化子有靠技艺换生计,小叫化子纯粹是无条件的被人施舍。
  别看这些叫化子,虽然在好多人眼中地位不高,但万一你哪天对罪了他们,也够你吃一壶的。这不,我亲眼见过我们村邻队汪家女孩就惹过这种麻烦事。小时候我们都喜欢看耍猴,那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玩猴的人来了一个又一个,我们追在猴群后面,边追边笑,边用路边的小石子去扔猴子,还不停的说:羞羞羞,猴子红屁眼!羞羞羞,猴子红屁眼!可能也是猴子听得多了,也懂了意思,忽然有猴子突然回头用爪子来挠我们一把,很好玩。耍猴的人已经过去三四个人了,每个人都带着四、五只猴子,汪家女孩看今天这么多玩猴把戏要饭的人,有点生气了,干脆就把大门给关了,不让下一批玩猴的进来,刚要关门,一个玩猴的老头子,瞎了一只左眼,走路右腿一瘸一拐的,我们也跟在他猴群后面起哄。汪家女孩见人都到大门口了,也不好意思再关门,就到里屋米桶之中抓了一把米,伸手递来,我那时虽然小,但也懂得,给这种人米时,要用一个器皿盛着,双手端给人家,以示对要饭人的起码的尊重,遇上不计较或者不懂的大叫化还好,要是懂的人,就不会要你的米,果然,这老头望了望汪家女孩的抓米的手,也不吭声,更不伸口袋去接米,汪有女孩本来一只小手就不大,抓一把米肯定也抓得不多,米粒还从她指缝中挤出来往下掉着,估计汪家女孩也没受过什么家教,叫化子不接米,便骂了一句:“妈妈的B,死老叫化子,又瞎又瘸,还嫌少!”说着就把手中所剩不多的米扔到了地上,然后大门“嘭”地一声就关上了,她以为老叫化是外地人,听不懂我们那方言。都说老江湖老江湖,人家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不给也就罢了,人家七老八十岁了,还要骂人家,老叫化虽然听不懂,但知道汪家女孩刚才是骂了他。

  老叫化走了,我们一直跟着他的猴群追赶到了村口,才一一散去,直到傍晚时分,太阳要下山了,我在家里听到汪家那头在吵架,呵呵,连忙扒了几口饭,就跑去看热闹了,跑到汪家地坪一看,惊一了跳,一眼就看见那个老叫化坐在汪家大门口,旁边还坐着很多下午一路玩猴的人,汪家大妈正双手叉着腰说这些叫化子臭不要脸,那话很难听,不堪入耳,老叫化操一口安徽口音:我们不是来闹事,是你家闺女太不懂事,骂了我们,我们只是想讨个说法。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说,汪家遇上历害的人啦,看你平时还经常与人吵架不?有的说,这伙玩猴的人可真会耍赖,坐在汪家不走了,七八个玩猴的,几十只猴子,挤在汪家大门前,我看汪家怎么收拾这种局面!汪家女孩躲在房里不敢出来,好像听说是出来了,怕那些玩猴的人打她,其实玩猴的人也不敢动手,毕竟咱们是本地人,他们只是想借此得点好处,后来村委来了人,了解情况后,劝汪家不要惹这些跑江湖的大叫化,退财免灾算了,其中有个上了年纪的人,走到玩猴的老头子而前。学起江湖那一套,抱起双拳,说:“她家女儿不懂事,冒犯了您,您老大人不计小人过,让她家父母给你们赔个不是。”普通话虽然说得不好,但想必那老头子也听明白了,忙起身抱拳回礼:“好说,好说!” 这时,汪家已差人从街上买回来几瓶白酒,两条那个时候最贵的带蒂‘湘烟’,还有一些花生点心等,摆了一张桌子,汪家大伯把几个耍猴的人请到桌子边坐下,只得连忙道歉,心里可能还在骂,他妈的,老子今天是倒了八辈子霉了,遇上你们这些下家!那几个人也不客气,看样子吃得蛮开心,还把手中的花生壳扔给桌子下面的猴群吃。有说有笑,村里人就看着他们吃,一直吃到天快要黑了,他们才离去,村民们也散了……

  本来就是一件小事,说了句骂人的话,‘活到八十八,莫笑他人掰脚瞎,’人都有老的时候,世事多变,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再说人家上了年纪,何必再去笑骂人家呢?人家瘸也好,拐也罢,瞎也行,聋也可,那是人家的事情,谁愿意自己变成天聋地哑的人,何必再去伤口上洒盐呢?再说,尊重人,尊老爱幼既是一种起码的社会公德,也是做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在社会渴望和谐的今天,咱们更需要这些传统的东西。(当然,现在这些耍猴人很少见了,社会进步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